APP下载

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扩招生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研究

2021-12-21杨小林,王珮瑶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9期
关键词:学分成果教学资源

杨小林,王珮瑶

[摘           要]  在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学分银行能够使高职院校对扩招生的学习经历、工作实践、培训经历、技能证书、岗位竞赛等成果进行综合性认定与转换,实现扩招学生教学成果的全面量化。结合高职扩招的具体背景和生源特点,以学分银行理念为引导,整合扩招生各层次各类别学习成果并完成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助推高职扩招教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扩招;学分银行;学习成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49-0135-03

高职扩招背景下,生源主体多样化,且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诉求均呈现多元化现象,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优化扩招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学分银行有效理顺学习成果与教学质量的关系,从而推动扩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基于学分银行,高职扩招生将各层次、各类别的课内外专业教育和学习相结合,无论是正规学历教育获得的既有学习成果,还是通过国家承认的培训机构进行的非正规学习成果,甚至是历年来非正式教育和学习(如企业行业工作经验)获得的学习成果,都可以根据学校制定的标准进行成果认定并按一定比例转换成学分,存储在个人学分银行内。因此,在扩招教学过程中引入学分银行,根本目的是科学评价扩招生各级各类学习成果,并进行学生个人学习成果的认定并转换成学分,当学分在学分银行储存到足够的量,可根据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规定兑换成毕业证书,为学校及社会所认可。

一、高职扩招背景下推行学分银行的实践意义

高职扩招生源多样,学生的成长经历、技能水平、学习需求有较大差异,学业基础参差不齐,按照常规学业模式进行管理,容易造成相同、相似内容重复学习。且百万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存在师资不足、授课地点分散、学生学习时间不固定、课程考核结果难以评定等困境,而学分银行首先有利于扩招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存续学分,形成更具效率的弹性学习制度,使专业技能培训与专业学历教育有机融合;其次也可以让授课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利用在线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部分课程的线上教学,弥补师资不足的问题;最后,扩招生在校内、企业、社会上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也能在学分银行进行存续,从而激发扩招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原则

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最终目的是客观评价扩招生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根据相关认定和转换制度,使得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能有机衔接和整合,并转换为扩招生的个人学分,储存累积在个人学分银行内。因此,在认定和转换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可以理解为是对扩招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等价估量和学分转换,因此要客观分析扩招生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特点,对其所能转换成的学分价值进行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分析,确保客观且科学的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渠道顺利开通。

(二)包容性原则

建设扩招生学分银行的目的是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科学评估扩招生不同类型及层次的学习成果,从而让不同学习经历和知识基础的扩招生能实现学习层次的纵向提升和学习成果的横向累积。因此,在扩招生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体现出学习成果的包容性特点,将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以及非学历教育的不同成果等都纳入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细则能被扩招生个人和企业所接受,更好地发挥学分银行的功能。

(三)可操作性原则

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体系所涉及的学习成果类型和具体内容较多,涉及扩招生同层次学历教育和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因此,对认定和转换细则的可操作性有一定的要求,既能满足学习成果认定的需求,也能顺利推动学习成果的转换并储存在扩招生个人学分银行内,进一步推动扩招生教育教学管理秩序的稳健发展。

(四)以生为本原则

扩招生的成长经历、技能水平、学习需求有较大差异,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要结合扩招生学情特点,立足以生为本,切实、全面做好前期宣传引导工作,深入解读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细则与体系创新,并建立以生为本、切实有效和畅通便捷的认定和转换平台,力求每个扩招生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均能顺利得到认定和转换。

三、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体系模式构建思考

(一)关键点:制定管理制度,成立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管理机构

基于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若要顺利推进,需具备配套的指导性文件制度保障和负责运行管理的机构,来加强引导保障学分银行建设。首先应明确推行学分制改革,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充分发挥学分银行的存储积累功能,结合扩招生的学情特点,切实推行工学交替和弹性学制,如教学条件允许,也可试行弹性学期制。最后,各二级学院成立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工作小组,客观公平地追溯扩招生已有的工作经历、相关培训经历、技术技能等学习成果,并通过学分银行对扩招生各类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认定和转换。

(二)突破点:明确成果类型,出台认定和转换指导性文件

从学分银行制度的角度出发分析,扩招生学习成果可划分为三类:

基于这三类学习成果,出台《扩招学生学分兑换管理办法》,明确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以及学分累积的详细规则。

(三)切入点:整合认定主体,创设多元主体衔接的认定和转换平台

基于学分银行制度,扩招生取得学习成果的途径和方式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在校学习课程,还能扩展至网络教学平台、企业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或技能比赛等渠道。由此整合出校内授课教师、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企业等学习成果认定多元主体,从学习成果获取渠道的精准化、综合化、多样化等方面着手,通过学分银行完成扩招生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

1.校内认定主体——授课教师

扩招生在高职院校内所学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可采用面授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考核采用多元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如高等数学课程考核合格后,经授课老师认定,该门课程的学习成果进入智慧教务系统内的学生个人学分银行,并按1∶1的比例转换成公共必修课学分进行存储。

2.网络认定主体——在线教学资源平台

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多样,课程类别众多,可覆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工学交替全过程。如某位化工专业的扩招生本学期通过本校智慧教务系统选修了一门学分为2的“地方文化”某树在线课,并在与智慧教务系统对接的某树平台用本人学号注册了账号且考核合格。同时,该生在学习“地方文化”过程中,又在某树平台选择学分为3的“煤化工工艺学”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且考核合格。此时,通过遵循《扩招学生学分兑换管理办法》中的学分认定机制,以学分银行为载体,协同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转换标准,“地方文化”和“煤化工工艺学”两门课程的学习成果都被认定,并分别按1∶1的比例转换为公共选修课2学分和专业选修课3学分,进入学生个人学分银行储存。

不同的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在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不同,而不同的学分内涵与计算方法会导致具有同等学习基础与学习结果的在线教学学分确认出现差异。学分银行可以作为学分评估、储存和累积的第三方机构,衔接沟通教务处、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和扩招生本人,以学分银行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细则,确定统一的学分评价标准,从而可以解决不同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对于学分认识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课程学分不等值问题,进一步推动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顺利展开。

3.校外认定主体——企业

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从扩招生学业需求、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教学资源、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促进校企合作,扩大扩招生教学成果的獲取渠道。

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遵循《扩招学生学分兑换管理办法》中的学分认定机制,扩招生可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安全、技能、岗位提升等相关培训,由企业人事或相关部门出具学习经历证明材料作为学习成果并按每10学时为1学分进行认定,同时以1∶1的转换比例转换成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扩招生参与企业技术、工艺更新并取得相应成果,由企业技术主管部门认定为学习成果,如能出具相关认证材料的也可以认定为毕业设计学习经历并转化成毕业设计学分。扩招生在其所在企业工作满2年的或在同一岗位工作满1年的,其工作经历可以认定为顶岗实习课程学习成果并以1∶1的转换比例转化成顶岗实习学分。

四、结语

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扩招生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实施,是高职扩招教学管理的重大变革,涉及常规教学运行的各个方面。因此,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需要建立科学的认定和转换体系,通过第三方的学分银行,做到认定过程和转换过程透明、科学、公平、公正,确保扩招生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的质量,助推高职扩招教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毅.基于学分银行的慕课学分互认探索[J].成人教育,2020(9):87-93.

[2]张秀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61所高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7(1):79-83.

[3]刘红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与学分银行制度对接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88-94.

[4]孙淑萍.基于MOOC的我国“学分银行”系统设计研究[J].成人教育,2015(6):57-59.

[5]付雪凌.变革与创新: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23-32.

[6]薛峰,王成礼,蔺旭鹏.基于高职扩招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8):94-97.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学分成果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学分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