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化传播中涉民族因素的网络舆情研究
2021-12-21冶进海
冶进海
【摘要】社交化传播中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升级,往往会呈现随机性、突发性、复杂性以及多层级传播等特征。充分运用网络监测技术,分析研究社交媒体平台上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方式以及受众反应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舆情危机辨识能力,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凝聚民族地区法治共识。
【关键词】网络舆情 传播特征 涉民族因素 应对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问题自古以来便是治国理政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湘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延边等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以及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全面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深刻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前瞻性的新认识、新观念、新思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今年8月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交融,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透力与日俱增,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②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具备了以前从没有达到的社交传播高度,“无社交不传播”已经成为传播活动的一种发展趋势。对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分析、判断、引导等,需要考虑社交化传播中的传播特性和用户思维。“媒体的社交化有三个层面,即社交化传播、社交化生产、社交化运营,其核心都是用户角色的升级。”③其中,社交化传播往往呈现即时性、互动性、延展性、随机性、丰富性等特点,每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是一个传播中心,利用相关用户在碎片化时间的有效社交关联,实现传播的多方抵达,而其传播效果则往往是多层级、指数级、裂变式的。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传播内容,是人们面对一些民族问题或有关现象的情绪、意愿、态度或意见的表达,在某种条件刺激下,其表现很有可能存在主观臆断、偏离事实等问题。所以,分析、准确掌握、把控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是我们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工作。
一、把握舆情传播特征,提升监测分析能力
社交化传播中,每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都会成为一个自发的传播节点(传播者),只有感染力强、可以打动用户内心或事关重大利益的传播内容才会引发多个节点的振动(传播行为),由此实现裂变式、指数级的传播效果。这也就意味着,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意见气候”,是一些问题、观点或情绪态度的突然、集中爆发。这时候,需要注意防止意见过度分裂,预防过激情绪引发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问题,“网络技术、言论匿名化、情感性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在涉及民族因素的网络讨论中容易发生群体极化效应,从而生成网络舆情。”④同时,由于涉民族因素网络輿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敏感度高、冲动情绪化表达多,应对起来难度大、责任重,因此,从舆情发生到发展、从敏感点到拐点,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更大的舆情反弹和社会问题,导致群体极化的负面效应。
目前看来,社交化传播意味着信息的传播借助社交网络中的关系激发出每一个传播节点的能量。社交化传播中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出现、发展,往往源于某一个新闻“点”或某个网络平台中的一篇文章、一个观点、一句话,并由此产生集合行为。“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流动也呈现出一种异常状态,在这里,要辨认谁是信源、谁是信宿是十分困难的,几乎每个人都是消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消息的接受者。”⑤在这样一个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员参与进来,再加上“关键人物”的推动,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进行发酵,有可能引发大的舆情。
在社交化传播中,对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需要根据不同社交平台上的关键词监测、热点分析等全天候搜集监测,一旦发现有舆情发生,就要立即进行客观分析、综合研判。“虽然传播层级多、路径复杂,但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直接观测到信息流动的每一个路径及落点,以及用户信息阅读的深度、信息引发的意见等。”⑥
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监测能力和辨识能力,完善舆情处置机制;同时,也要考虑到涉民族因素舆情往往“被标签化、跨地域性、工具性以及意识形态化等”⑦,要“制定配套性程序规范、完善司法救济、加强规范政府行为的制度建设以及促进民族地区法治共识的形成等”⑧。面对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地方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应该主动发声、详细解释、全面解答,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并根据相应的舆情处置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多方引导依法依规表达态度或意见,进行理性对话,斩断负面舆情的传播渠道和路径。
二、提前布局传播渠道,多屏共振,积极表达
要提前占据社交化媒介平台上的舆论阵地,抢占传播渠道,多屏共振,积极表达,掌握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中的话语权,以真实、全面的信息做好宣传、解释、服务工作,充分研究新媒体平台的特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与民族群众产生共鸣,实现传播覆盖面最大化,成为社交化传播中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
如果能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颇具影响力的媒体账号,一旦遇到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立即发声,多“屏”共振,自然能以最快速度做到以正视听,担负起指南针和定盘星的引领和引导作用。而在舆情指向是批评性的、冲突性的、非理性的时候,这些媒体账号则可以通过及时全面的解释说明等得到大多数受众的认可,从而化解危机。
当然,这些媒体账号在日常管理、维护和进行政策性宣传、主流价值传递时,需要运用网民看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和叙事方式进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宣传工作。比如,运用短视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民族地区生活建设等,其关键词、互动设置等也要讲究,不能粗制滥造,更不能随意敷衍。
三、有效沟通和疏解,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在社交化传播中,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和各地主流媒体要形成合力,要在相关媒体账号之间建立紧密的交流互动关系,在面对一些热点话题或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时实现同频共振,放大主流舆论的声音。在社交媒介平台上,自媒体账号作为拥有大量社交关系网络的重要节点,也要考虑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使其发挥独特作用,要从价值观、法律、情感、事实等方面与他们进行沟通和管理。
主流媒体不仅要在社交化传播中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媒体账号,同时还要在法律框架下与受众保持持续对话,建立起良好的社交网络,通过正面宣传,排除有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公众意见”⑨,舆情不是“敌情”,社交化传播中不应回避合理的批评性意见,而要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素养为目标,把舆情当做社会风向标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疏解,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共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法治共识的形成。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1-08/28/c_1127804776.htm.
②王晓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占领互联网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6-11/28/c_135862917.htm.
③彭兰:《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传统媒体转型的三大路径》,《新闻界》,2018年第1期。
④严庆、崔舒怡:《涉及民族因素的网络舆情解析——以群体极化的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2版,第87~88页。
⑥彭蘭:《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第1版,第9页。
⑦张春华:《网络舆情的民族因素解析及舆论引导力构建》,《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4期。
⑧吴新叶:《社会冲突中的涉民族因素及其解决——兼论法治在民族地区的实现》,《学术界》,2015年第2期。
⑨彭兰:《网络传播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第4版,第278页。
【本文为国家民委科研一般项目《社交化传播中涉民族因素的网络舆情研究》(项目编号:2021-GMB-0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