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2021-12-21李培文

学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李培文

摘 要:小学劳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必经之路。弘扬劳动精神、重视劳动教育是小学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学生只有从小养成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劳动教育应該多样化和生活化,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教师应该从劳动增智、劳动树德、劳动育美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本文探讨小学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教育;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2-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2.034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有更多接触劳动的机会,而且学校有自己的劳动基地,这种资源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教育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离不开教育规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开发劳动教育渠道,给学生创造温馨舒适的劳动学习环境,使劳动教育取得实效。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智力获得发展

头脑清晰、思维活跃、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往往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这与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动手密不可分,劳动在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其中也蕴含脑力劳动,学生的思维意识处于运动和探索中,他们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劳动效率、如何使劳动成果变得更加完美,研究解决各种劳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见,学生劳动的过程也是思维过程,他们的大脑时刻处于活跃状态,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劳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

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家人的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依靠家长去做,不愿意劳动。即便劳动也是怕脏、怕累。因此很多学生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毛病,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开展劳动素养培育,让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劳动的艰辛,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还能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锻炼勤俭节约、踏实苦干、团结协作、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来源”。

(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用劳动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也为广大青少年指明了奋斗的方向。通过学习先进劳动人物的事迹,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劳模、劳动和工匠精神扎根于心中,培养了崇高的道德品质,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断努力。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素养培育的策略

(一)在实践活动中落实劳动素养培育

劳动素养的培育和劳动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不亲自参加实践学不会劳动。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小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伯伯了解各种农业知识,学习各种农业技术,并且可以亲自体验劳动,在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端正对劳动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热爱,升华学生的劳动情感。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进入工厂参观或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当一天“小交通协管员”、做一次环保志愿者、到养老院做一天小义工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不同劳动者的辛劳,增强学生劳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城乡结合部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离不开校内实践活动,小学教师要广泛吸收有益的劳动教育经验,增加学生动手劳动的机会。可以建立班级值日生制度,安排学生每天轮流打扫教室和校园卫生,在此基础上制定卫生评比标准,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此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劳动。教师还可以开展种植活动,让每位学生种下自己喜欢的种子,每天对其进行管理,感受劳动的快乐。

(二)在学科教学中推行劳动素养培育

劳动课是学生获取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主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尚小,对很多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兴趣和爱好出发的。单纯的劳动知识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所以小学教师要创新劳动课程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用更加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劳动兴趣,深化学生对劳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作为劳动课程的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符合学生心智的教学情境,采用更多新鲜元素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融入劳动课的学习。劳动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加入具体的演示和示范,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确保学生更积极、活跃地参与实际劳动,避免出现事故。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后,小学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操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更加完美的劳动成果,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劳动技能和审美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在班级管理中优化劳动素养培育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班级纪律和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的今天,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城乡结合部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目标。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品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生活,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前提,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为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名人参加劳动的故事,用真实案例告诉学生劳动的光荣和伟大。还要为学生分享普通人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懂得平凡的劳动者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在班级的卫生、纪律管理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长轮岗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集体的劳动和管理,充分发挥监督机制,促使学生主动遵规守纪,促进班级和谐。教师要为表现较好的小组长颁发奖章,一方面增加学生对劳动的认可,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鼓励作用。

(四)在家校合作中突出劳动素养培育

对城乡结合部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只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把在学校接受的劳动教育坚持下去,家长还需要积极配合,通过家校合作实现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传递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激励和表扬,将学生劳动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及时告知家长,教师和家长一起督促学生改正。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让家长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学生每天在家的劳动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奖励,让学生体会劳动的甜处,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教师可以定期舉办各种劳动技能竞赛,如削苹果、钉纽扣、切水果、缝沙袋等比赛,既能检验学生家务劳动的成果,也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亲子劳动,优化亲子关系,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意志品质。家长要放开双手,让学生参与日常的生活劳动,如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等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都可以让他们完成,在劳动中学生可能会受伤、会出错,但也可以从中收获受用一生的劳动品质和生活能力。

(五)在社会媒介中强化劳动素养培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介时代已经到来,为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开辟了新的路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媒介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劳动教育的变革。利用社会媒介的正面信息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感动中国》等电视节目,给学生灌输工匠精神,让学生感悟普通劳动者的奋斗历程,将“劳动创造幸福”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观看以后,可以要求学生书写一份观后感,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报纸、杂志、电视等社会媒介以劳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加强学生之间劳动技能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融入社会提供帮助。社会媒介的信息良莠不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学生的认知判断能力,避免不良社会思想对学生产生误导。

三、结语

劳动素养教育是新时代的教育使命,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教师应深刻把握教育体制改革要求,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带动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对劳动的情感,让学生更加崇尚劳动。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忠银.略谈小学生劳动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11(6).

[2]   俞燕.小学劳动教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20(5).

[3]   张姬娟.浅谈小学生劳动教育素质的培养[J].新智慧,2019(20).

[4]   李红婷.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1).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社会融合的意愿分析
城乡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分析
全民健身实施目标下我国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培养良好预习习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广州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屈光发育状况及进展的纵向调查研究
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中的利益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