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现实审视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2021-12-21袁宇清张咏欣郑锨淇方燕君
袁宇清,欧 瑶,张咏欣,郑锨淇,曾 旸,方燕君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00)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职业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伍天章教授对医师职业精神的阐述:是一种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对职业理想与信仰的追求,并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培养,而医疗志愿服务则是在这培养过程中的催化剂之一[1]。医疗志愿服务是指具备专业医疗知识的医学生或医务人员在自愿的前提下,不计报酬,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医疗救助、疾病预防和医学知识宣传等方面的服务[2]。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医疗志愿服务的研究集中在它的育人功能及其对医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3-4],而有关医疗志愿服务对医师职业精神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以理论为主,少有实际调研[5]。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探讨医疗志愿服务对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形成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临床方向各年级本科生共440名为研究对象,筛选有效问卷368份,有效回收率83.6%。其中,参与过医疗志愿服务者226人(61.4%),未参与者142人(38.6%)。
1.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梳理,借鉴已有研究,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3个维度修订《医疗志愿服务对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的影响》预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筛选条目形成最终问卷,问卷克隆巴赫系数为0.908,效度检验KMO值0.908,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对指标内涵越认同。
采用SPSS 25.0录入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采用(±s)描述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各细则评分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1.3 研究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参加医疗志愿服务情况以及主观体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3个维度各7项总共21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评分越高表示对指标内涵越认同。
2 结果
2.1 医疗志愿服务因素在职业精神上的比较
在同一年级中比较发现,参与过医疗志愿服务者和未参与者在职业精神3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2019级、2018级、2017级医学生中,参与过医疗志愿服务群体3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未参与群体(见表1)。
表1 同年级内参与医疗志愿服务与否在职业精神上的比较(±s,分)
表1 同年级内参与医疗志愿服务与否在职业精神上的比较(±s,分)
变量 人数及占比[n(%)]职业认知 职业情感 职业意志 职业精神2019级是否P 19(20.9)72(79.1)4.66±0.388 4.60±0.470 0.623 4.36±0.378 4.34±0.520 0.844 3.78±0.438 3.71±0.718 0.712 4.270±0.315 4.221±0.476 0.594 2018级是否P 52(51.5)49(48.5)4.58±0.454 4.53±0.442 0.608 4.24±0.484 4.05±0.501 0.057 3.68±0.847 3.50±0.696 0.250 4.170±0.509 4.032±0.448 0.152 2017级是否P 90(89.1)11(10.9)2016级是否P 55(84.6)10(15.4)4.52±0.425 4.25±0.732 0.072 4.63±0.543 4.55±0.465 0.455 4.14±0.404 3.66±0.717 0.054 3.98±0.400 3.93±0.427 0.462 3.43±0.677 3.30±0.847 0.549 3.11±0.575 3.41±0.758 0.613 4.033±0.392 3.739±0.675 0.185 3.910±0.410 3.963±0.349 0.707
2.2 年级间职业精神的比较
在参与过志愿服务的群体中,不同年级间职业精神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年级在职业精神上的表现(±s,分)
表2 年级在职业精神上的表现(±s,分)
年级 人数及占比[n(%)]职业认知 职业情感 职业意志 职业精神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P 19(8.4)52(23.0)90(39.8)55(24.3)10(4.4)4.39±0.620 4.08±0.915 3.88±0.698 3.81±0.703 4.10±0.655 0.027 4.54±0.567 4.27±0.779 4.05±0.673 3.84±0.780 4.38±0.615 0.000 4.46±0.703 4.12±0.842 3.81±0.795 3.62±0.839 4.13±0.568 0.000 4.463±0.534 4.157±0.775 3.915±0.649 3.758±0.724 4.200±0.501 0.000
2.3 医疗志愿服务主观体验与职业精神的相关性
调查发现,医疗志愿服务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等方面呈正相关(P<0.01),见表3。
表3 医疗志愿服务主观体验与职业精神的相关性(r)
3 讨论
3.1 医疗志愿服务与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
本研究显示,医学生是否参与过医疗志愿服务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3个维度的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参与过医疗志愿服务的医学生得分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医疗志愿服务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同时调查发现,超过80%的学生认为医疗志愿服务能“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奉献精神、仁爱之心及对患者的责任心”“增强对医师社会价值的理解”,70%以上的医学生则充分肯定了志愿服务在“协调患者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能力”“坚定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决心”等方面有正面影响。除此以外,愿意继续参加医疗志愿服务的医学生达到90%。由此可见,通过参加医疗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而统计学没有显著差异有诸多因素:(1)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访谈者提到,“不容乐观的医疗环境对职业精神有消极影响”“复杂的医患关系、社会负面新闻会降低学医的积极性”。(2)大部分受试医学生参与次数少,38.9%的受试者参与志愿活动的总次数少于7次。(3)医学院内志愿服务活动存在某些不足,被访谈者认为“志愿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连续性”“被安排在不喜欢的活动组削减服务热情”等也可能会影响结果。
3.2 年级差别在医师职业精神上的不同体现
职业精神得分在年级上的变化趋势为“U”形,即一年级得分最高,其次为五年级,二、三、四年级医学生职业精神得分依次递减。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刚入学时,学校对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视,比如开学典礼、宣誓仪式、职业规划课程,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及人文素养有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刚入学时医学生对未来职业充满期待,自我评价较高。而四年级医学生在初步进入临床阶段后受到现实因素的冲击和干扰,对职业的认知更复杂、更困惑,思想有所动摇,调查发现,在“我会坚定从事医疗行业并因此感到自豪”“我对医疗行业的发展感到乐观”条目中得分最低,且他们对“当重大传染病爆发时,我愿意坚守岗位”及“医务人员应为无支付能力、情况危急的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的认同感也最低,可见课堂与现实的反差。当进入五年级后,职业精神又有所回升,医学生完成了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又参与了医疗志愿服务活动,职业精神水平有显著提高,这也体现了培育的过程性、渐进性、阶段性和合力性。
3.3 医疗志愿服务主观体验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医疗志愿服务与医师职业精神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说明参与医疗志愿服务活动对提高医师职业精神有积极促进作用:第一,绝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志愿服务能加强职业认知,加深对基层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了解,有利于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第二,赞同志愿者行动对职业情感有积极作用,通过志愿服务,能提高奉献精神、仁爱之心及对患者的责任心并且增强对医师职业价值、社会价值的理解。同时,绝大多数医学生在医疗志愿服务过程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满足感、成就感。第三,医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坚定了救死扶伤的从医决心。
4 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医学生医疗志愿服务的体系化建设,提升活动的持续性,以推进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
通过数据解读,我们对所调研的5个年级医学生在职业精神3个维度得分情况有了整体认知和把握,虽然志愿活动对于职业精神的影响尚不显著,但其积极作用不容否定。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了志愿活动过程中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例如,现有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由于随意性较强,缺乏可持续性,志愿活动形式单一,规模较小,广度和深度不够,使志愿服务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优化志愿组织的管理,调整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准入门槛,设专人统筹安排志愿服务行动,校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也应参与到活动中,随时监督指导,积极培养医学生的实践服务能力。活动结束后及时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志愿者及其服务对象的想法和意见,并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医疗志愿服务的质量。
4.2 加强医学生医疗志愿服务的针对性,提升活动的实效性,以促进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
从目前的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看,主要形式是医院导诊、测量血压、发放并宣讲健康知识、陪伴老人或残障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相对单一,与医学生专业知识结合不够,影响了医学生持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增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型志愿活动,调动医学生积极性,为医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要重视医疗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建立志愿者和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纽带,避免形式化。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医学生的阶段性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志愿服务项目也要有针对性,如增进一年级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让认知不动摇;给予二、三、四年级医学生更多的正面体验,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情怀;五年级为准医师,要让医学生参与全程救护志愿活动,坚定从医信念及保持良好的心态。
4.3 发挥医疗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升活动的正能量,以增进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
由调查可知,通过参加医疗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医学生个体,应减少功利性,理性对待激励机制,端正态度,在志愿服务中用心观察、细心体会、认真感悟,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为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积累一定的素养。医学院校要加强志愿精神的宣传,强化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引导医学生主动参与服务。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对医学的需求。面对疫情新挑战、“健康中国”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新要求,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医疗志愿服务这一平台,结合高水平本科教育及临床实践,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