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胞磷胆碱钠碱降解杂质的制备与结构确证

2021-12-21许云强孙宗彬程战立刘金明李铁健张贵民

食品与药品 2021年6期
关键词:冷冻干燥冻干纯度

王 鹏,许云强,孙宗彬,程战立,刘金明,李铁健,张贵民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胞磷胆碱钠是合成细胞膜组分磷脂酰胆碱的中间体,为卵磷脂生物合成所需辅酶,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及手术后的意识障碍[1]。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的质量研究中,发现相对保留时间1.8倍处有一未知杂质,其含量超过鉴定限,需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强制降解实验发现,该杂质含量在强碱性环境下能明显变大,遂使用动态轴向压缩柱制备色谱系统对其进行分离制备,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证,以期为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NP7000型DAC-50动态轴向压缩柱制备色谱系统(汉邦科技);85S2真空冷冻干燥机(美国Millrock);R-220 pro型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LAMBDA 36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PerkinElmer);Nicolet IS1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AV400型核磁共振谱仪(德国Bruker);SQD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Waters)。

1.2 试药

胞磷胆碱钠(山东新时代药业,批号:183049);甲醇,异丙醇(德国Merck,色谱纯);磷酸氢二钾,磷酸(国药集团,分析纯);四丁基氢氧化铵(Sigma,分析纯);氢氧化钠,乙酸(西陇科学,分析纯);氘代二甲亚砜(美国CIL试剂,纯度99.9 %);乙腈(潍坊中汇,制备级);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检测条件

色谱柱为Welch XB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和四丁基氢氧化铵(取0.01 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用磷酸调pH 4.5)等量混合]:甲醇=95:5],等度洗脱40 min;流速1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76 nm。该方法用于粗品溶液和杂质制备过程中的分析检测。

2.2 杂质样品溶液的配制

取胞磷胆碱钠适量,加水溶解并制成每1 ml中含胞磷胆碱钠10 mg的溶液,加入10 %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置90 ℃水浴加热3 h,冷却至室温,加乙酸调至中性,得溶液A,作为杂质样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检测,目标杂质色谱纯度为29.58 %,分析图谱见图1。

图1 杂质样品溶液的HPLC图谱

2.3 目标杂质的分离制备

2.3.1 制备柱装填 取干燥的Sepax HP C18填料(10 µm,120 Å)300 g,置于烧杯中,缓慢加入异丙醇并同向搅拌,保持总体积约800 ml,超声30 min进行匀浆。将匀浆液倒入DAC-50柱管中,调节气阀大小,使气压保持0.4 Mpa进行制备柱装填。保压30 min后,以萘-甲醇溶液(1 mg/ml)2 ml为测试溶液,流动相为无水乙醇,流速50 ml/min,波长254 nm,检测柱效,若N≥8000,柱效合格,若N<8000,则柱效低,需按以上方法重新装填至合格。

2.3.2 一次分离制备 制备液相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0.5 %乙酸,流动相B为乙腈,流速50 ml/min,检测波长276 nm,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将2.2项下溶液A注入DAC-50动态轴向压缩柱制备色谱系统,进样体积6 ml,收集目标杂质峰所对应的洗脱液,一次制备图谱见图2。一次制备收集液置40 ℃水浴中减压旋蒸至约原体积的1/3,得溶液B,作为样品溶液进行二次分离制备。

表1 一次分离制备梯度洗脱程序

图2 一次分离制备图谱

2.3.3 二次分离制备 制备液相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水,流动相B为乙腈,流速50 ml/min,检测波长276 nm,洗脱程序见表2。将溶液B注入DAC-50动态轴向压缩柱制备色谱系统,进样体积20 ml,收集目标杂质峰所对应的洗脱液,二次制备图谱见图3。二次制备收集液置40 ℃水浴减压旋蒸至约原体积的1/2,得溶液C,作为待冻干样品。

表2 二次分离制备梯度洗脱程序

图3 二次分离制备图谱

2.3.4 冷冻干燥 将溶液C倒于专用不锈钢盘中,置于冻干板层,开启真空冷冻干燥机,按表3程序进行冻干,冻干结束氮气回填,氮气保护出料,最终得到360 mg白色固体粉末。按2.1项下色谱条件检测,目标杂质色谱纯度为96.34 %,分析图谱见图4。

表3 冻干程序

图4 目标杂质冻干样品的HPLC图谱

2.4 目标杂质的结构确证

2.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 目标杂质水溶液在205 nm和262 nm有较强吸收峰,两处吸收峰分别为杂芳环E2带和杂芳环B带吸收,提示分子结构中含杂芳环结构。

2.4.2 红外光谱(IR)分析 KBr压片法结果显示分子结构中含羟基、酰胺、甲基、磷酸酯和醚等结构。其中:3411.93 cm-1处的吸收峰为羟基中氧氢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701.64 cm-1处的吸收峰为酰胺中碳氧双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474.20 cm-1和1390.46 cm-1处的吸收峰为甲基中碳氢键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264.86 cm-1和1109.29 cm-1处的吸收峰为磷酸酯中磷氧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055.16 cm-1处的吸收峰为醚中碳氧碳单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53.59 cm-1处的吸收峰为磷酸酯中磷氧单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2.4.3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分析 目标杂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m/z分别为:490.2[M+H]+,488.2[M-H]-。

2.4.4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1H NMR(400 MHz,DMSO-d6)δ:3.14(s,9H),3.62(m,2H),4.02(m,3H;m,2H),4.32(m,2H),5.64(d,1H),5.79(s,1H),7.79(d,1H),显示目标杂质含7组(共计21个)非活泼氢,从低场到高场积分比例为1:1:1:2:5:2:9,见图5。13C NMR(100 MHz,DMSO-d6)δ:53.13,59.84,65.18,65.45,69.80,73.12,82.72,87.71,102.08,140.82,150.85,163.20,显示目标杂质含14组碳信号,化学位移53.13 ppm处碳原子因化学等同发生信号重叠,见图6。HSQC谱图显示化学位移163.20 ppm和150.85 ppm处的碳原子与质子无相互耦合作用,为2组季碳。31P NMR谱图显示目标杂质含2组(共计2个)磷信号,从低场到高场积分比例为1:1,化学位移分别为-12.55,-12.68,-13.53,-13.66 ppm。

图5 目标杂质1H NMR图谱

图6 目标杂质13C NMR图谱

综合以上波谱数据及胞磷胆碱钠结构,确定该目标杂质为尿苷二磷酸胆碱(U D P C,C14H25N3O12P2),其结构见图7。

图7 UDPC结构

3 讨论

此前,有人提出,由于胞磷胆碱钠嘧啶环上的两个氮的孤对电子都没有共轭,在酸性条件下,氮与氢离子结合后有利于氨基离子(-NH3+)离去,水再作为亲核试剂取代,最后异构为杂质UDPC[2]。实验证明,碱性条件下,胞磷胆碱钠也可降解为UDPC,其降解产生机制见图8。

图8 UDPC产生机制

该杂质分离制备过程中,一次分离制备得到的目标杂质色谱纯度约92 %,二次分离制备后其色谱纯度达98 %,样品冷冻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粉末其色谱纯度为96.34 %,色谱纯度较冷冻干燥前有所降低,表明UDPC易降解,具有不稳定性。另外,发现UDPC固体具有极强的吸湿性,冻干后所得固体颗粒极易吸潮融化,较难得到高纯度的固体对照品。通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该杂质的分离制备方法及冷冻干燥程序,得到了色谱纯度较高的固体对照品。该分离制备及冷冻干燥过程整体可控,可为分离制备具有相似性质的该类杂质对照品提供方法与思路。

近年,杂质研究成为药品研发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充分地研究药品中的杂质,需通过技术手段对药品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纯化,以制得杂质对照品,这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传统的制备纯化技术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替代技术。高压制备型液相色谱系统(Prep-HPLC)是一种新型的制备色谱技术,同传统低压制备色谱方法相比较,应用该方法分离纯化的产品在纯度、回收率和分离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兼具泵流量大、进样量大及分离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在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的研究及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10]。其中,动态轴向压缩技术(dynamic axial compression,DAC)是工业色谱中最常用、最易实现、效果更为理想的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技术。DAC系统因其柱效高,重复性好、分离效率高、制备量大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1]。

猜你喜欢

冷冻干燥冻干纯度
疫苗的泡沫冷冻干燥工艺分析
冷冻干燥法制备稻壳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改性研究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冻干鸡肉优势突出,2021-2025年市场需求在不断释放
·广告目次·
浅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前景
磷酸法合成肌苷酸工艺的优化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稳定同位素氘标记苏丹红I的同位素丰度和化学纯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