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新征程,争做新青年”主题作文构思演练

2021-12-21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张长伟张善存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11期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张长伟 张善存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相信未来》

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

重温教材中的经典佳作,学习先哲们的思想智慧。读了上面四句,你有了哪些新的感触和思考?学校将举办“开启新征程,争做新青年”专题讨论会,邀请你发言,请以其中的一句或几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发言稿,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把教材中的语段和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该题的主要特点。写作任务给出了讨论会专题“开启新征程,争做新青年”,实际就是写作主题,所以在符合写作要求的前提下,写出“新”内容,书写“新”形象,表达“新”认识,是其对考生的价值引领所在,也是写好该题的目标和高度所在。

所谓符合写作要求,即“以其中的一句或几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发言稿,这是显性的,文章应符合这一应用文体的要求;考虑考场因素,聪明的学生会“以其中的一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这样便于驾驭且易于写出深度。水平高的学生当然可以通盘考虑,几句都写,但是难度不小;若驾驭能力不强,很容易陷入说理空泛而流于散文化写作的怪圈。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似的将每一句话都点一下,远不如立足一点挖深写透,如此才能写出东西来,思想表达才可能深刻,作文也才有可读性,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写好本文首先要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选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关键点在于青年应该有豪气、霸气,看淡名利,有开阔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今天的青年更应该如此,面对民族复兴大业,更应有豪情有气魄有眼界有气度,让青春激扬,使思想闪光,除了激情和豪情,更要掌握新技术,拥有真本领,如此才能立足社会,才能利国利民。这也是其“新”之所在!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选自食指《相信未来》中的这句话,关键点在于,在青春的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困难,但是对生命应该热爱,对未来应该充满期望;相信努力和年轻会战胜困难挫折。——今天的青年更应该如此,相信未来不仅仅是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在黑暗的时刻,在低谷时期,在遇到失败挫折的时候,在很多人看不到希望的岁月里,更应该坚信光明和未来。就像23岁的顾城所写“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和平时期的青年一代该如何相信未来呢?该如何努力?怎样热爱?这也是其“新”之所在!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选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旨在让年轻人在职业选择的时候着眼于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今天的青年更应该如此,把小我融入时代的洪流中,让个人的追求与时代、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若只为一己私利,只顾眼前利益,完全从自身“前途”出发,甚至误入歧途,那就是狭隘的个人主义;在这个时代,不能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时代需求融为一体,“幸福”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其“新”之所在!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语意明确,要求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而新冠疫情的时代背景为这句话做了最好诠释——刚刚经历过这场疫情的一代青年更应该如此,“三有”是对时代青年的厚望,也指明了发展方向,那些时代的迷惘者和落伍者,更应该从中汲取力量,从中找到人生奋斗目标。这也是“新”之所在!

进一步解读写作任务,不难发现作文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都给出了明确导向。而“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这一隐性要求才是拉开写作档次的关键。说白了,不管你选择以上哪句话作文,都不能没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都要有“我”,而且这部分内容必不可少。所以这篇发言稿,既有约束性限制性,又有开放性,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表达自己的见解,是该题写作的关键所在。

考场佳作

以理想迎接未来,用努力开启征程

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本次“开启新征程,争做新青年”讨论会发言人,希望我的发言能为你前行的路,点燃一盏明灯。

青年是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青年是乐观开放且不畏艰难的,青年,也是自信的。那么,青年应以什么开启新征程,争做新青年呢?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知。

以理想为基。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之所以把理想放在前面,是因为理想是一个人学业和事业的起点,尤其是有成就的人;不然,本领和担当,理想和希望将从何谈起?

袁隆平在很小的时候,饿殍遍地的景象刺痛了他的心,于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让中国人民都吃上饱饭!他为着这理想年复一年奔走于试验田,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但他并未就此止步,先后培育成功亩产1000公斤、亩产1200公斤的超级水稻,又实验栽培成功海水稻。1930年出生的他,戏称自己也是“90后”,仍为“稻粱谋”,只因他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禾下乘凉梦”。正是不断追逐理想,袁隆平才超越了理想,创下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即便荣获共和国勋章,仍在带领团队向盐碱地水稻进发。

以坚持为砖瓦。都知道林清玄是当代著名作家,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里有27篇他的选文,为所有文人之最,被人称为“写作天才”。可又有谁知道,他在小学三年级之后,便坚持每天写作500字,初中坚持每天写作800字,高中坚持每天写1000字呢。须知成功永远不会一蹴而就,他是用大量汗水和心血,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得以成就写作的辉煌。

林清玄说:“我并不是出生就会写作的。”诚然,没有谁生下来就会写东西,只有以坚持为砖瓦,不懈地努力,才可能筑就理想的大度。岂不知,实现了理想之日,亦是拥有本领之时。

以奉献为顶。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打倒,这就是奉献的意义。疫情期间,无数医疗队争分夺秒地赶往一线,他们不顾病情的严重,不怕被传染,毅然奔赴前线,因为奉献!说白了,担当其实就是一种奉献,不是吗?没有奉献的担当不过是肥皂泡,经不起风吹。

开启新征程,争做新青年,就要以理想为基,以坚持为砖瓦,以奉献为顶,筑就一座座属于新时代新青年的高楼大厦,当一座座坚固的高楼大厦耸立于华夏大地之时,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自然就会移到新一代年轻人肩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指日可待。

理想一旦被点燃,本领就不再遥远;有了本领,担当才不是一句空话;有了能够担当起国家前途的一代,民族复兴的希望还会远吗?青年们,让我们斗志昂扬,踏上新征程吧!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点 评

本文的标题“以理想迎接未来,用努力开启征程”富有内涵,显然是以第四则材料为主写作,而且兼顾主题,审题精准,取舍得当,属于典型的黄金标题。整篇文章采取的是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这种结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说理更有说服力。作文主体部分分别从“以理想为基”“以坚持为砖瓦”“以奉献为顶”三个分论点行文,最后再将三个分论点归纳到“青年们踏上新征程”上来,有力突出了中心,做到了主题鲜明。最重要的是,三个分论点之间存在内在的层递关系,最后归结于“以理想为基,以坚持为砖瓦,以奉献为顶,筑就一座座属于新时代新青年的高楼大厦”,自然融为一体,构思巧妙独特。

作者对这三个分论点的阐释并未停在表面。“以理想为基”重点在理想,举袁隆平的例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理想的重要性,而且突破了对理想的一般认知。“以坚持为砖瓦”举了林清玄的事例,重点谈“本领”。“以奉献为顶”联系新冠疫情,重点说担当。最后再说“当一座座坚固的高楼大厦耸立于华夏大地之时,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自然就会移到新一代年轻人肩上”,这一结论升华主题,水到渠成。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扣题意识特别强,最后再次回到了“开启新征程,争做新青年”的话题上来,结尾发出号召,也突出了发言稿的特点。这都体现了作者不一般的语言建构能力和思维发展素养。

写该题最忌讳那种“分而不合”的作法,不管是写哪个话题,只要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行文,都不应自成一体“各自为政”。“分”是为了更好地“合”,“合”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这才是这篇作文结构上的成功所在,也可以说是“总—分—总”这一常见结构的突破与创新,值得学习借鉴。

写作启示

审题立意准确,有话可说,情感真挚,表现出应有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以及有理想、有担当的价值观,文章符合文体要求,这是完成写作任务的根本。而能够对所写内容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深刻认识,说出自己的心声,倾诉自己的情感,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思路清新,层次分明,则是写作的高要求。

这个作文题,材料都是学生熟悉的材料,立意上难度不大,所以整体上偏题、跑题的情况不多,主要切入点集中在家国情怀、追求理想、责任担当等方面。恰当切题的立意角度如:放飞梦想,与时代同频共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开启新征程,青年勇担当;立时代潮流,书青年新章;凝聚青春之力,争做时代新人等,都是可以写出东西的角度。但是呈现在阅卷老师面前的,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出彩的、有新意或者说质量上乘的作文并不多;既有气势又有文采的作文,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主题相对单一,使用素材雷同。大部分集中在责任、担当、理想、如何争做新青年几个角度,而又说不出新意来。部分同学在论证时,缺少结合当下、联系自身的感悟与思考意识,说明审题不到位。还有个别考生对文题材料中的“内容指令”视而不见,尤其是对材料内容不理解,只好用空洞无力的口号代替说理,造成空话连篇,没有实际内容;个别考生只是对四则材料进行扩写,缺少总论点的支撑。列举事例过于大众化,千篇一律地使用平日背诵的作文素材,分析论述杂沓,语言啰嗦。新冠疫情中钟南山、李兰娟等抗疫英雄再次成为热门素材,缺少新意,反映出学生写作素才的贫乏。

整体而言,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要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不能几个任务相互交叉,文章内容主体不明,会导致立意不精准、不深刻。另外,要力求突出文体特征,每一种文体都有写作格式、行文结构、语言风格等内在要求,写作时要具体落实,不能因文体不明或者不符合文体要求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