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古诗文赏读教学策略

2021-12-21

江苏教育 2021年80期
关键词:互融断肠人诗文

李 季

目前古诗文赏读教学大多是“感觉式”局外“观赏”,诸如修辞运用、形象分析、情思理解等。这种结论式、标签式赏析,往往是由于找不到适切的赏读方法所致。而引导学生探讨古诗文文法艺术,则是进行古诗文赏读教学的一条有效路径。

一、抓住“超常”之处,品析诗文蕴含的独特情感

我们知道,意象是在特定语境下生成的,比如“大漠孤烟直”,其中“大漠”形象可以传达各种审美情感,“孤烟”亦如此,而只有将“大漠”和“孤烟”放在一起,才能表达出诗人对边塞的独特感受。可见,意象的客观性、情感性、情境性是融为一体的。但有时作者为了表达个人独特的感受,往往运用“超常”表现艺术,即词语的使用、事理的表达等往往违背常规。而这正是作者匠心之所在,也为我们赏读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抓手。例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笔者根据文本特点,在赏读环节利用文本的“超常”之处展开三个环节教学。

【环节一】组织学生寻找“超常”之处,并提示学生从景物特征、词句特点等方面着手。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学生找出两组“超常”:一组是第二句与第一、三两句描写的景物特征不协调,即第一句景物用“枯”“老”“昏”等暗色调词语描写,第三句用“古”“西”“瘦”等无生机词语渲染,而中间第二句却用“小”“流”“人”等带有生命活力的词语来描摹;还有一组是曲的前三句存在“超常”表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环节二】运用反向思维,探析“超常”艺术效果。在此环节笔者以问题形式提示学生:如果第二句与第一三两句使用色调相一致的词语、前三句运用正常句子表达,其效果如何?经过品读讨论,学生认识到“超常”之处存在的意义。

【环节三】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寻找已学诗句中的“超常”表达。

其实,诗文中“超常”表达是作者使用的“陌生化”艺术,即对日常语言、修辞、事理等强制扭曲、使其变形以表达作者独特情感的手法。因此,抓住并运用诗文中存在的“超常”之处,可以使诗文赏读教学有法可依。

二、抓住意象群中的“意核”,洞见诗文的层次或联结方式

诗文中虽然有许多意象,但其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发挥核心统摄力的意象,这个意象就是“意核”。诗文意象会围绕意核进行有序组合和联结。因此,只要抓住意核,我们就可以洞见诗文意象的层次、联结方式,进而品赏其组合艺术。所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不妨引进“意核”理念来赏读诗歌意象。

例如,《天净沙·秋思》中意象比较多,学生很难理清其间组合关系。教学时笔者利用意核理念设计了两个主问题:这首元曲是围绕哪一个意象展开的?你能把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用图画出来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绘画。在展示环节,学生对第一个问题意见比较统一,认为中心意象就是“断肠人”。而在第二个问题上,学生画出来的图就多种多样。有的用箭头表示意象由远而近,走向“断肠人”,最后又走向远方;有的是以层级来表示意象之间围绕“断肠人”逐层展开。难能可贵的是,有一组学生竟然能用绘画知识展示出“断肠人”的意象组合关系(见图1)。

(图1)

学生对上图解释说:整首曲围绕主体“断肠人”展开三幅背景画面,而每幅背景画面也有自己的主体。第一幅画“昏鸦”是画面主体,“枯藤”“老树”是背景;第二幅画“人家”是主体,“小桥”“流水”是背景;第三幅画“瘦马”是主体,“古道”“西风”是背景。而这三幅画面组合起来,由远及近,又共同作为主体“断肠人”的背景。可见,学生用绘画中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把核心意象的功能解释得非常巧妙,并且能够区分出每个意象群的核心意象。最后,笔者向学生点出这个起主导功能的意象是“意核”。可见,诗歌教学引入意核理念,能为学生赏析意象组合提供依据和抓手。

三、抓住诗文“转换”的章法,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古诗文中经常运用“起承转合”手法。其中“转”的部分往往是一篇诗文最关键、最出彩的地方。诗文中的“转”有实景与虚景之间的承接,有事与事之间的过渡,有景与情之间的转换,等等。当然,抓住“转换”,如过渡句(段)、观察点等,可能只是表象。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透析出作者如何在“转换”处进行内在章法勾连的结构艺术,体会“转换”的背后作者情感的变化。

例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经常会讲到诗歌“前半部分写实景,后半部分写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相应,如此而已”。“虚实结合”是怎么结合?学生搞不清楚,惑之不解,只能记答案了。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虚实结合”转到“虚实相生”,“虚”“实”之间如何“互生”。于是,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曹操,登山望海诵读《观沧海》,感受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心理变化;二是启发学生仔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并尝试说出“想象之景”与“自然之景”之间的内在关系。活动一采用学生个人诵读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触景生情的内心感受;活动二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在活动一中,学生要说清感受来源,分辨“想象之景”与“自然之景”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对于活动二的问题,学生能够利用背景进行理解:曹操“击败袁绍、北征乌桓、平定北方”后,途经碣石山而作此篇。这时教师就要点出作者的立足点——“东临碣石”在诗中的转换作用,让学生理解“东临碣石”在诗中完成的三重使命:观景、实景与虚景转换、力量与抱负的承接,使得全文章法浑然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抓住诗文中的“转换”,可以为诗文赏读教学开启一条便捷的路径。

四、抓住行文技法,赏读行文思路

“文体互融”并不是两种或多种文体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汲取所长,以实现单个文体无法达成的艺术效果。基于此,我们可以利用文体互融来赏读行文思路。我们知道,文体互融主要是通过“文体间互通”来实现艺术的综合效应。据此,可以先将互融文体转换为某一文体,然后将两者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品赏出互融文体的行文特色。

例如,《岳阳楼记》融合“记”“赋”“论”等文体。教学此文时,笔者根据文本特点设计了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先把课文改写成一篇表达“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观点的议论文(可以用思维导图表示),要求学生先个人改写,之后小组交流;二是把原文与改写后的议论文进行对比,说出原文表达的好处,要求先组内交流,之后小组代表展示。

第一环节,学生能够根据文意画出作者表达观点的思维导图(见图2)。

(图2)

第二环节,按照思维导图与原文进行对比。此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慢慢领悟到:作者先以“记”这种平实语气叙述写作缘由,而后以“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作结,并开启下文,展示出“记”基本的叙事功能;接着运用“赋”描绘悲景喜景,极度渲染迁客骚人“因物喜,因己悲”之情,这样既增强景物现场感,又令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极尽“赋”体之能事;而在“论”中,作者又静心评述,逐层推出观点。学生在对比中不仅理解了“记”“赋”“论”各自的作用,而且还会发现它们组合的优势。

其实,以“文体互融”进行技法赏析,古已有之。金圣叹以“诗、文、赋、小说互通”评《水浒》;方东树、刘熙载等坚持“诗文同理”进行诗文鉴赏和创作。这些都为我们运用文体互融开展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财富。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只有遵循作者文法思路,逐步引导学生解开作者在文中设置的艺术密码,才能进入诗文之境。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走向“教学阅读”[1]——教学生学会阅读的正道。

猜你喜欢

互融断肠人诗文
悼玲秀
临江仙·昨夜星辰
走遍万水千山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中职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教学“互融”“互促”的常态化建设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鉴分流与互融并行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只好离开
何处再寻“断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