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碑

2021-12-21

支部建设 2021年32期
关键词:王淦昌邓稼先原子弹

王淦昌: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王淦昌,1907 年出生,江苏常熟支塘镇人。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2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 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 年获博士学位。1934 年4 月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49 年5 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淦昌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1941 年,他独具卓见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实。1959 年,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64 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1984 年,他又领导开辟了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新领域。

王淦昌参与了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多项重要奖励。王淦昌于1998 年12 月1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 岁。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

邓稼先,安徽怀宁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45 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 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 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 年8 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 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 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 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 年10 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 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 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 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 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 年7 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 年7 月29 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蒋筑英:光学界优秀人才

蒋筑英,浙江省杭州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56年他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是靠人民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生育我者父母,教养我者党”。他学习异常刻苦,准备将来报答党的栽培。大学期间10 个寒暑假,有8个他是在学校图书馆度过的。1962 年,他大学毕业时,写信说服了母亲,来到长春,考取了王大珩招收的研究生。

蒋筑英是我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他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他那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淡泊、坦荡的高尚人格,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代主任。在老一辈光学专家的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建成了国内第一流的光学检测实验室。他是一个在光学传递函数的计算、装置、测试以及编制程序、标准化等方面的专家。他还特别注意科研成果的实际运用,帮助长春和外地不少光学仪器工厂解决了许多生产上的困难。

蒋筑英对待同志、荣誉和个人利益有着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他掌握英、德、法、俄、日5门外语,翻译了大量外国资料,但从不占为己有;他帮助同事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论文,可是发表时却不让提他的名字;他和别人共同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光学界的重视,被邀请出席学术会作报告时,他让一起合作的同志去,把荣誉让给别人;研究所评职称、分房子、提工资,他都多次主动让给别人。

1982 年6 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逝世。

猜你喜欢

王淦昌邓稼先原子弹
王淦昌:以身许国铸长剑
艰苦奋斗的邓稼先
“我愿以身许国!”
——纪念王淦昌诞辰115 周年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运载历程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徒手“撕开”原子弹
与诺奖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