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主义论纲》

2021-12-20

全国新书目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列宁观点理论

李忠杰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1.8

88.00元

本书是一本站在时代高度,系统完整揭示和解析列宁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全书结合作者近30年研究所得,立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变化、俄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以及列宁自身实践活动,特别是列宁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以及通过共产国际帮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呈现列宁主义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和实践成效。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列宁主义,根本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列宁主义。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出科学,实践出真理。理论来自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理论的正确与否要由实践来检验,同时又要通过反复的实践不断地加以深化和发展。

列宁主义诞生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它的最大的特点之一也就是实践性。列宁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提出研究课题,因而所研究的都是实践中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总是密切注意实际斗争的发展,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他将其理论用于指导实际的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经受检验,对的就坚持,错的就改正,从不被某一既定的结论束缚手脚。他总是紧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脚步前进,不断地在理论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正因为如此,列宁主义才有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今天对待列宁主义,也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要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列宁主义的各种观点,用实践的成就论证列宁主义的科学性,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纠正列宁主义的某些偏差,根据实践的新情况将我们的理论认识往前推进。

第二,要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列宁主义。

正因為列宁主义直接来自实践中,所以列宁主义的各种思想理论观点也往往与当时当地的特定历史条件相联系。有的是从这种具体历史条件中抽象出来的一般真理,有的只有在这特定的历史范围内有效,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可能变成谬误。在某种环境中,列宁是这种说法,到了另一种环境又可能是另一种说法。同一个原理,往往有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初可能是简单的、粗糙的、不完整的,后来才变得较为系统、全面、完整。

所以,当我们学习和理解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时,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把列宁主义的观点孤立起来,简单地背诵现成的词句。“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曾经大量引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实际上把列宁限于俄国特定历史条件的论断普遍化了,结果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灾难。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切切要记取。

列宁曾经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联系具体的历史经验加以考察。这一思想方法对于我们领会和掌握列宁主义也是适用的。

第三,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虽然它还不如马克思主义那样严整,但它的各个部分之间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割裂开来。

首先,在整体上,我们要看列宁主义的主导思想、内在逻辑、基本观点、主要方面,以此掌握列宁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每一个局部的思想、观点,都要联系精髓和实质来理解。列宁的有些论断、言辞,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是片面的、错误的,有些语句甚至是尖刻、粗鲁的。对此,我们既不要把它当作圣经,一个字、一句话都要顶礼膜拜,又不要抓住这个别的问题夸大其词,从根本上否定列宁主义。

其次,对于列宁的具体论断,要适当地按其内在逻辑联系到其他论断来理解,以便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列宁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从一个侧面加以论述,到另—种情况下又从另一个侧面加以论述。其原因主要是列宁总是立足于解决现实的问题而不是作抽象的理论论证,所以强调的重点往往不一样。对此我们则要综合起来,以便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和体系。如果取其一端,就很可能错误地领会列宁的思想了。

总之,对于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我们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当年,恩格斯曾经借用海涅的诗句嘲讽马克思的一些模仿者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我们今天号称继承列宁主义的人们,要成为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只有老老实实地照马克思、列宁的科学精神办事。否则,由龙种到跳蚤的嬗变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猜你喜欢

列宁观点理论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拉美有多少“列宁”?
盛满理论
纪念列宁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