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青阳
2021-12-20瓦四
瓦四
青阳有山,群山耸翠,阡陌纵横;青阳有水,秀水涓流,碧波微澜;青阳有佛,佛光普照,纵然灵智;青阳有腔,放欢一遇,既醉还休。入皖南蓉城,风景里踱步,品味厚重文化,领略纤纤秀美;青阳红色古色绿色,特色叠加,群山秀美,雄奇险幽。一方山水一幅画,青风青韵亦如歌。
到青阳,正是青阳腔,最先入耳。一阵锣鼓喧天,犹暴风乍起,似骤雨突袭,青阳腔便如痴如醉,从嘉靖年间缓缓走到我面前。那甜美腔调,随气成形,或蕊或翘,慢慢地流出嗓子,轻轻地滑落指间,像白云袅娜地飘过,像涟漪缓缓地荡漾。
青阳腔入耳,委婉起伏,曲水流觞,幽静雅致,仿佛感受到生命的静美。好一曲天籁之音,人间雅乐,聽得我如醉如痴,似仙如神,心底拍案叫绝。此腔只应仙界有,凡间难得听一回,从此便有了扯不开的情缘。
我本籍蚌埠,当与拉魂腔结缘,然唯喜京剧,欣赏之余,每每寻根。
在我的知识库里,清乾隆年间,徽商率四大徽班,在京城擂响戏鼓,京剧形成。而今行走青阳,知青阳腔为京剧鼻祖,其位之显赫,为青阳自豪,亦为安徽骄傲,更为自己惭愧。身为皖人,却不知青阳腔,不知京剧的根在青阳,更不知京剧与青阳腔的渊源。
戊戌年终,至皖岳西,晚间欣赏高腔,落座间,忽然“唱、帮、打”,浑然一体,一唱众和,声调高锐,锣鼓伴奏,今生萦思。听罢青阳腔,稍作了解,方知根本,乃青阳腔遗脉,甚是感慨。
抵青阳当晚,赏青阳腔博物馆,知《贵妃醉酒·百花亭》《白兔记·出猎回书》《窦娥冤·送饭》《拜月记》《百花赠剑》等,为青阳腔经典剧目。馆内小剧场,观青阳腔,其戏《美周郎》,演绎得出神入化,公瑾翩翩美姿,多谋善断;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洞房之夜,男欢女爱,牵肠挂肚,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
青年演员,表演超群,令人叫绝,当刮目相看。不听青阳腔,不知其味,观看悦目,听罢成瘾。如同嚼橄榄,始为清淡,越嚼越有味,余味回甘。
青阳腔流水般,悠扬顿挫,清丽娇美,仙界雅音,猛夫莽汉听罢,也会静心沉思,醉倒……
看罢剧中历史,又到太平山房触摸历史的痕迹。
青阳人的自信,源于文化自信,起于“古”成于“今”,乃历史文化根基。陵阳所村,聚两千年陈酿,太平山房,温六百年千日酒,所村千年繁荣,一把金钥匙,文化支撑。
太平山房,呈长方体,坐北朝南,镌错村头。远视仿佛江南水墨,灰暗高墙,青黛覆瓦,飞檐翘角,庄严静谧,屋顶燕子盘旋,动感倍添;近看犹如工笔,神得形,线立形,形达意;临其境,恰似禅宗画,房中有禅,禅中有房,禅与房完美结合,归天人合一。
太平山房,四字之名,乍入眼帘,便默默奖饰。明永乐年间,陈氏族人陈馨捐资建造,徽派格局,始陈氏公堂,于今六百余年。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 年),改作学馆。时秋浦县令钟学书“聚德堂”赠予学堂。房正门顶鲤鱼跳龙门浮雕,下嵌楷书勒刻“积善流芳”石匾,匾下砖雕双龙戏珠。两侧镌刻凤落宝地和麟吐玉书,花砖镶边,壁画映带,栩栩人物,气势恢宏。
所村人丁旺,齐之临馆,张袂成阴,连衽成帷,族人集资,三进扩五进,遂成今之规模。后进寝楼,前两享堂及门厅,前后隔三天井,内置明柱,合抱之围,计一一六根。怀敬畏之心,步履缓又轻,体验古老的历史,想象陈氏宗族荣华与蕃昌。立右侧仰望,一溜山墙,仿庐山瀑布,垂挂空中,气势壮观。墙面斑驳,色泽灰暗,顿感凝重,历史气息,文化沉淀,迎面扑来,此静穆时刻,心与物碰撞岁月,达无言共鸣。
抗战期间,所村家庙庵堂,鬼子皆焚毁,独存学馆,盖祖荫佑之,奇迹否?莫非得益于:取五方山峦形势,东木、西金、南火、北水,土居其中,与五行适相符合?
谁能想到,我在青阳能遇老乡。那乡音扑面而来:“上回书说到,常十万常遇春,九华深山老林里,左手握盾,右手挥剑,撩开反贼陈友谅大军蝗虫般飞箭,一场鏖战在即,今晚凭我三寸不烂之舌,这场大战厮杀开来……”我表爹“大鼓架子”,突然马步一蹲,架势一拉,带我到两军阵前。
其时,尚年幼,不知鏖战于何处,只知常遇春打败陈友谅,为朱元璋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后暴卒军帐,年三十有九。朱元璋听闻,悲恸绝顶,挽诗曰:“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后追封开平王。此青阳之行,途经将军湖,下车观光,方知当年鏖战于此,顿感脚下,千军万马,厮杀震天,横尸遍野,血流漂杵,常遇春傲视群雄,势如破竹。陈友谅闻风丧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逃至九江。人们缅怀将军常遇春,修建将军庙,逐渐形成了拜将军的习俗,正月十五,到此放鞭炮,舞龙灯,纪念久去的将军。
将军湖于朱备镇将军村,21 世纪第三年,于此建造牛桥水库,青阳实现高峡出平湖。大坝屹立,相连对峙二峰,天堑变通途。水库建成不久,武侠金庸,应邀畅游,有感《倚天屠龙记》情节,欣然题名“将军湖”,三字笔力刚劲,红彤彤嵌入山岩。湖面薄雾升腾,盘绕在群山,顿时遐想颇丰,沿水库大坝漫步,众名家相伴,幸福倍增。
将军湖周遭,公路盘旋,伫立远望,如丝带轻拢山腰。群山抱湖,湖绕群山,葱茏竹木,众溪潺潺入湖,透凉清澈,湖面清幽,悠悠白云间,九华诸峰倒映,山色湖光,相映生辉,尽纳九华山灵气和禅意。
正在遐思时,招呼上车,车行不远,谁喊一声,到将军像了。我疑再问,知常遇春大理石雕像于此。我与将军为乡党,虽几百年过去,但亦有他乡遇故知激动,下车拜谒,像前三鞠躬,倾情抚慰,默默问道,您在他乡还好吗?
青阳的山水、名物、历史、古迹,匆匆的造访难以采撷其万一,行走之意义恐怕就在于这匆匆中的一点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