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寻“梦”
2021-12-20王益军
王益军
踏进初秋的瓯南,确切地说是温州的龙港市,午后的太阳穿透樟树密密层层的叶子,将阳光的圆影投射到地上。略带咸味的风刮来了作物成熟的气息,也将旅途的困倦一卷而去。走在这片被高高的天空、淡淡的云朵、蓝蓝的海洋、红红的霞充斥着的土地上,这样的美柔和得让人陶醉,让人痴迷。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若偶遇些什么,大约也会让人变得亢奋,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和梦想吧。
三天的龙港之行,我便沉浸在梦幻之中,久久不肯醒来,做着一个又一个绚丽多彩的美梦的同时,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次又一次惊奇的冲击,梦与现实的交织,让脚下的这片土地充满魅力。
我的家乡位于南通市属的“左耳听江,右耳听海”“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如东县,是一个“通江达海”的优美平原。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将我祖上八辈子的命运都紧紧地拴在了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泥土的气息渗入骨血。可是,传承的过程中也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我的爷爷竟然冒出了不安分的念头,试图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冒着杀头的危险帮助私盐贩卖者挑私盐,昼伏夜行挣点外快,但终究没能逃离靠刨土地过日子的命运。传承到我这一辈,墨水的灌入让羁绊双脚的绳索有了松动,不安分的因子在体内躁动叫嚣,高喊着打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枷锁。梦起梦回,梦生梦醒。与我一般大的后生们,异床同梦做了一个又一个,可能梦想成真的又有几个呢?握得不够紧的钢笔最后又无奈地被锤头替换,直得不够挺的背只能再度弯下,黝黑的脸颊、干裂的双手是对命运的妥协。呜呼哀哉!梦,如果不去努力便只能是梦,在龙港这片连空气里都透出坚毅的土地上,我知道了“闯”的意义。
谁都知道,几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最关心、最头痛,无法回避又无力解决就是农民生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也在一直努力探索一个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又几乎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农民吃饭、穿衣、温饱和致富的道路。几十年来,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农业合作化,建立人民公社,曲曲折折,几起几落,艰辛地摸索着,苦苦地探索着,直到迎来改革开放大变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才逐步过上了好一点的日子,从而使农民的后代,变成不再受土地束缚的劳动力,变为新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农民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而农民生活富裕与现实还差得很远。怎样让农民腰杆子挺起来,让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又成为我党所面临的新难题。在这条不断前行而又艰苦探索的道路上,真正能让农民梦想变成现实,温州龙港人用自身的实践解决困扰领导和学者的难题,用朴实而管用的做法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有跟进者的奇迹!
1984年,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那些亮着古銅色脸庞的渔民,那些祖祖辈辈赶海的弄潮儿,忽然聆听到一声号角,在脚上的泥土还未洗净,身上的鱼腥味还未散去的情况下,迎着别人异样目光,洗脚上岸,光脚进城!购地,自带户口(自带口粮进镇落户,户口本为绿色)进城建房,拔地而起5000余间前店后厂楼房,成为勾勒龙港市最初的街巷,“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就这样诞生啦!在原本贫瘠的滩涂上,点燃了龙港人新的烟火人生,新生的家庭作坊,渔民用撒网的手播下了勤劳致富种子,用透着海盐味的汗水浇灌着奔小康的希望。自1984年建镇以来,短短的三十七年间,龙港人一步一个脚印,从小渔村扩大到农民城,把农民城建成了小城镇,又把小城镇建成为今天的龙港市,不断把车轮向前推进,实现了中国农民梦想的农村改革三次历史性跨越,龙港也一跃成为当代都市文明和乡土文明链接的样板,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
龙港的渔民建设农民城,新一代渔民成为市民,绝不是80年代那个“陈奂生”进城的重复,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当年陈奂生那种自卑、窘迫。现代的龙港人处处彰显着现代都市人的精气神,他们的脚步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节奏在跳动,无论生活怎样变迁,他们都心气勃发,在精神上、气质上的吐故纳新,引领时代新风尚,奋进、向上成为龙港人建设的主旋律。
一个在1985年还只有6000人,陆域面积只有5.2平方千米的小渔村,为啥会在2019年发展到38.87万常住人口,陆域面积扩大到183.99平方千米,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也达到316.40亿元,城镇化率达63.2%的新型城市?
其实,历史画卷总在岁月不经意流逝中镌刻着现实的情怀。龙港人几十载的奋斗历程,他们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朵泪花,每一次微笑,都定格在历史的坐标上!如果说龙港人创业那份“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当初出道的真实写照,那“无中生有”“不安分”“勇闯天下”就是渗透在他们骨子里的精髓。当我们坐船沿龙港十里白沙母亲河而下,来到龙港第六中学,观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经学家、古文家、诗人刘绍宽老先生的生平展览,就能窥见龙港人别具一格精神风貌。1867年出生的刘老先生真是生不逢时,国家处在风雨飘摇,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老先生他忧国忧民,但从不怨天怨地,而是凭着一股子不尚空谈的爱国心劲,咬定“教育救国、人才立国”的目标,身体力行办教育,把救国、强国作为自己终身追求,为了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不顾年迈体弱,自筹资金,东渡日本,学习先进办学理念。这在当时需要何等的勇气啊。正是在刘老先生教育、泽被下,他担任过平阳县小、平阳中学、温州中学校长的地方,涌现出王理孚、张鹏翼、苏步青、夏鼐、郑振铎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为龙港这块土地的人文积淀、文脉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今天龙港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文化支撑。
“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耐温存”,今天龙港人站在先贤的肩膀上,享受着山水田园之美,呼吸着芬芳恬静的空气,不会忘却当初创业那份“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艰辛,不会忘记寻梦之初那份执着追求。在追梦者的队伍中,有个人和群体。当年一名从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的贫困渔村走出来的小伙子王均瑶,26岁那年就成立了第一家包机公司,他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在盖了100多个图章后,硬是在中国民航格局森严铁桶一般的大门上撬开了一条缝,相继开通全国各大城市间的400多条包机航线,一夜之间,王均瑶成为中国吃螃蟹“胆大包天”的第一人。
温州精神里的那份敢于冒险、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让今天的我们站在龙港新区土地上,就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国印刷城”的浓厚氛围。“在这里只要是印刷品,只有你不想印的,没有我们印不了的。”在与当地人交谈中,其言语中流露出的那种镌刻在骨子里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发达的印刷业也着实让人惊叹!数量之多,总体规模之大;专业分工之细,反应速度之快;生产能力之大,印刷成本之低让人瞠目结舌!有人把龙港比作一台精密的机器,那每一个龙港人就是这台机器上的某个部件,各自在所处的位置上发挥到极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印刷城”的美誉,让龙港人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成真。
海风温柔地包裹着这个渐渐透出秋味的城市,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它携起几片落叶独自玩耍着。摆脱了靠天吃饭的束缚,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早已忘却了四季的更替。撤镇建市才两年的龙港,他们追梦、圆梦,创新创业的实践历程,是温州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样本。
龙港,它犹如新生的婴儿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必将成为全面小康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高地,龙港的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