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楚望生平略考

2021-12-20苏兰朵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张岩龙港永嘉县

苏兰朵

在很多官方资料中,浙派古琴宗师郭楚望都被标注为永嘉人。前不久,我到浙江龍港采风,在一个展示馆中,看到一尊郭楚望抚琴的雕像,旁边的简介文字清楚地写道:郭楚望,名沔,南宋平阳县慕贤西乡郭宕人。展开浙江省地图,永嘉县在温州北,平阳县在温州南。那么,这位古琴大师究竟是哪里人呢?他为什么又会出现在龙港历史名人的展馆中呢?

想要弄清这些疑问,必须先了解温州的历史。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中,永嘉县是温州市的下辖县,但在历史上,却是先有永嘉郡,后有温州府。永嘉早在东晋时期就已设郡,最初的管辖范围几乎包含了现在温州市辖的全部地区,自然也包含平阳县。在历史沿革中,永嘉郡、永嘉县的名字几经废弃、重置,一直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所管辖的范围都远远超过现在的永嘉县。所以,说生活于南宋时代的郭楚望是永嘉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等同于说他是温州人。

我们再来探究一下郭楚望与龙港的渊源。龙港这一地名相比永嘉、温州、平阳要年轻得多。龙港二字为龙江港区的简称,因位于鳌江(亦称青龙江)港口而得名,最初这里只有五个小渔村。1983 年,这里由村变镇。为吸引人口,实行了大胆的户籍改革制度,允许农民自购土地建厂房,民营经济得以蓬勃发展起来。自此“中国农民第一城”登上了历史舞台。2019 年,龙港撤镇设市,成为中国第一个镇改市。它也因更多的标签——“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被国人所熟知。可以说龙港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21 世纪注定是龙港大放异彩的时代。而如果回溯到北宋至清末,龙港的地域甚至还只分属于四个乡:慕贤东乡、慕贤西乡、金舟乡、亲仁乡。其中的慕贤西乡当时由平阳县管辖,而郭楚望出生的郭宕村正是慕贤西乡下属的一个村落。

如今,在龙港最新版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郭宕村这个地名了。撤镇建市以后,龙港再一次以“扁平化管理”的模式走在了全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前列,取消了乡镇和村的行政管理,而由龙港市直管102 个社区。郭宕村的旧址处于现在龙港市龙金大道与世纪大道交叉口,邻近九龙湾公园和龙港体育馆。如果以现在的地名来考证,郭楚望应是个地道的龙港人。

但是,一个浙江龙港人,名字里为何有沔和楚望呢?沔字除了做人名之外,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指沔水。沔水一般指汉水的上游,在陕西境内。古代也泛指整个汉水,主要流经陕西、湖北。由此看来,郭楚望的祖籍很可能是陕西或湖北。我的这一判断最终从《龙港镇志》中有关郭宕村的记载得到了印证,“……郭景孜系中唐汾阳王郭子仪八世孙。其父郭太初于广明年间(880—881 年),为避王仙芝、黄巢战乱而来钱浦(今钱仓小山垟),至郭景孜即从钱浦转徙来此定居,以姓名村,号郭家宕,意为郭姓聚居之处。”郭楚望出生于郭宕村,显然是郭子仪的后人。而唐代知名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正是出生于华州郑县,也就是现今的陕西渭南华州区。所以,郭楚望的祖籍应为陕西。家人将沔字取做他的名,是希望他能够铭记祖居之地。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郭楚望最被人熟知的是他创作的千古名曲《潇湘水云》。其与《高山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并列为中国十大古琴名曲,流传至今仍被众多古琴名家和爱好者广泛弹奏。除了作曲家、古琴演奏家的身份外,郭楚望也是一位成功的音乐教育家。这不只体现在他直接或间接培养出了刘志方、毛敏仲、徐天民等门徒,并最终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古琴浙派”,更体现在他搜集、整理、编纂古琴谱方面的巨大成就上。明代中叶以前各类琴谱集里所传的古琴曲,很大一部分是由他整理的。可以说郭楚望为中国古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正是这样一位时至今日还在与我们发生着联系的艺术家,他的确切生卒年份却无法考证。只能大致推断他生活在1180 年至1263 年之间。我想这一方面说明了艺术家在中国古代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郭楚望毫无功名之心。试想在他编纂的各类琴谱中,哪怕留下只言片语的编者简介,也能让今人对他的了解更多一些啊。

故而,对于他曾做过南宋主战派官员张岩的门客,并试图求取功名一说,我是不认同的。准确的说法应为做“清客”。清客和门客的意义大不同。门客的人生目标是通过依附权贵、服务权贵求富贵、取尊荣、建不朽之功业。而清客基本与政治不沾边,做的只是文学、艺术等才艺方面的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1 回有这样的文字:“……上月藩台和我说,要想请一位清客,要能诗,能酒,能写能画的,杂技愈多愈好;又要能谈天,又要品行端方,托我找这样一个人。”这里的清客是指古时大户人家养着的在社交场合展示才艺的人,通过清客显示主人的身份、雅趣,并活跃社交气氛。孔尚任《桃花扇》中也写过,“前日才请一位清客,传他词曲。”这里的清客特指寄住在富贵人家,教授吹弹歌唱的艺人。从郭楚望寄住在张岩家的一些文字记载来看,他应该属于专司音乐的一名清客。

张岩是当时的权臣韩侂胄的属下。韩侂胄是主战派代表,当权时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秦桧官爵,力主“开禧北伐”,并发动“庆元党禁”,禁绝程朱理学。作为皇族的外戚世家,韩侂胄家里有很多珍稀的祖传古琴谱。同样喜爱古琴的张岩也藏有多种从民间搜集的谱本。张岩将这些琴谱交给郭楚望,郭楚望视若珍宝。他反复研读、试奏,帮助张岩整理出了《琴操谱》15 卷。正当琴谱整理付梓之时,韩侂胄伐金失败,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杀死。张岩受此事牵连被贬。郭楚望自此归隐山林。后来,郭楚望辗转移居到了湖南衡山。他常在潇、湘二水处泛舟。每当远眺九嶷山为云水所蔽,便激起他对山河破碎、复国无望、身世飘零的感慨。传说中,九嶷山是贤君舜的埋葬之地。正是在这种心境之下,他创作出了流传后世的《潇湘水云》。

郭楚望终生未仕,因而未被政治裹挟,最终以其对故国的忠贞获得了古代知识分子极其珍视的道德上的清誉。而在他之后,“浙派古琴”的另一位大师毛敏仲却走上了与他截然相反的道路。1276 年,元兵破临安不久,毛敏仲去大都追求功名,创作了歌颂元代统治者的《观光操》,结果未被召见,客死于馆舍。可能正是有了这种人格上的对比,《潇湘水云》听起来才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张岩龙港永嘉县
四季的眼睛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岜沙苗寨绣花女
【文学社巡礼】浙江省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鹅浦文学社
永嘉县中学生闲暇体育现状调查
阳光
《工程力学》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永嘉县人民医院
浙江:永嘉县建成国家级稻鱼共生标准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