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的百年探索历程与启示
2021-12-20秦利杰杨胡列
秦利杰 杨胡列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为指导,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民生思想,在中国近代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百年辉煌历史,党领导的民生实践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存型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生活型民生、改革开放时期的富裕型民生以及新时代的品质型民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探寻党带领人民进行民生实践的百年历程,对厘清党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汲取以往民生实践的经验教训,对新时代更好地推进党的民生实践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民生实践;民生建设
[作者简介]秦利杰(1995-),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人,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杨胡列(1963-),女,山西省平陆县人,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11-0027-06
民生问题事关民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的牢固性,因此必须把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予以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探索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说党成立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改善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光荣史。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民生”二字,但民生思想却贯穿其一生的理论著述当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关心底层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一生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
首先,以“现实的人”为起点。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人是主体。“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①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构成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只有人民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来建造历史伟业。
其次,关注“现实的人”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需要是人实践的动力,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②同时,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其中,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民生需要。“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③
再次,人的需要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需要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资产阶级片面追求资本积累無视工人阶级民生改善的需要,残酷的剥削和掠夺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造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异化,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历史的阶段性产物,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
最后,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场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同时要相应地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也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后要尽快地增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民生改善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劳动成了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们可以随自己的兴趣从事任何实践活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而且也表现为人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使人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实践活动。
(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源远流长,“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的是百姓的生存之道。《辞海》中认为民众的生计就是民生。此外,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体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
老子的民生思想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最迫切的利益需求。老子具有强烈的爱民、重民情结,其民生思想的核心是“道治”,主张统治者要以民为先、与民为善,同时要勤俭抑奢使百姓得以生计,反对实行苛政,主张慎刑薄赋,倡导以正治国,渴望建立一个秩序良好的“道治”社会。儒家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民生思想主要体现在“富民”和“教民”两个方面。《论语·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有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⑤这句话揭示了孔子的理想社会之道:一是要有足够数量的人民;二是要使民众富足;三是使民众接受教育。墨子的民生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主张平等无差别的爱人,破除了传统的等级尊卑之别。孟子“制民恒产”思想也闪烁出其民生思想的火花,强调要给百姓一定的“恒产”,百姓方能安居乐业。说明百姓只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精神理想道德上的追求,民有“恒产”方有“恒心”。
(三)近代中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昔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陷入统治危机。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新的启发,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往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劳动人民最迫切的现实利益诉求。党认为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中国最广大的无产阶级,他们所受的压迫最严重,革命的愿望最强烈。但是要争取广大劳动人民参与到革命事业中去,就必须要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需求,“得民心,解民情,舒民意”⑥,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的探索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生存型民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政府东方大国的美梦,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为了改变中国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现状、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了“民生救国”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增加人民的福利。
首先,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要想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要解决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抗战时期实行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翻身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其次,带领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不仅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保障,也是改善民众生活的必要举措,毛泽东认为一切空话都是没有意义的,要给人民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物质福利。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实行持续的经济封锁禁运,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一系列的经济建设: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垦荒地以保障根据地的粮食供应问题,最终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发生了严重的生产困难。毛泽东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性特点,为了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党向军队和人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人民从事开荒、种粮、种菜,还进行各种手工业生产,不仅给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支撑,而且还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繁荣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保证解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保障前线物资和人员供应,党在解放区取缔官僚资本、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禁止在解放区流通蒋币,实行以物易物的政策。
最后,重视教育。党历来重视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为了启迪民智,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党创办劳动补习学校,教识字的同时在工人当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受到工人热烈拥护。土地革命时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积极推行文化教育,创办夜校、识字班,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素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培养抗日干部,党创立并且增设各种干部学校;为了提高民众的民族觉悟和民族文化,党大规模发展人民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和文艺体育运动;为了培育后代的民族精神,党还重视发展小学教育。解放战争时期,党实行扩大教育统一战线、把党的教育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警惕西方文化渗透的文化教育方针。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生活型民生。毛泽东强调改善人民生活的必要性,认为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必须二者兼顾,他指出:“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來,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意思。”⑦但由于刚刚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此,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发展工业,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党不失时机地领导和带领人民进行三大改造,在农村通过农业生产互助小组、初级社和高级社的形式顺利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产量增加;在城市,稳步实现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国家民生保障和改善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前提。毛泽东特别注重对城镇失业者的救济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大力进行社会建设,发展教育,扫除文盲,基本普及了小学义务教育;进行除“四害”和各种传染病的防治;针对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儿童首创“五保”制度;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在农村实行“赤脚医生”制度,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全国的人口死亡率由20%下降到6.25%⑧,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民生立国”的伟大转变。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富裕型民生。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民生困苦局面,党带领人民迈向了“民生富国”的伟大征程。邓小平认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和改善民生必须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将民生同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民生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邓小平制定了实现民生理想的“三步走”战略蓝图:从解决人民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最后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标准之一,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江泽民2000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并完整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开始着手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民生发展的目标取向。通过再分配调节人们的收入差距;重视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长期反哺工业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三农”问题,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就业;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六大以来,为了回应广大民众对发展的殷切期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⑩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增强,政府针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最能体现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到3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39.3%。
(四)新时代的品质型民生。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之后,民生需求导向也从过去的“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人民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更加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关注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人的尊严的获得。面对新时期新的民生需求,探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民生强国”目标成为这一时期党的民生工作的主旋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突出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回答了当代中国民生实践“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党统筹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了扭转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趋势,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在“七有”民生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惠及全国14亿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惠及近10亿人口,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20年,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圆满成功,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⑪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引领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朝着共同富裕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秉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果断采取应急措施,举国上下一盘棋,不惜一切代价挽救人民生命。2021年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完成,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全体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强起来。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启示
(一)要妥善处理好民生改善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民生改善与发展经济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民生问题既要做到“尽力而为”更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片面追求高水平的民生。否则,就会因高福利而影响国家长期稳定发展。事实证明,政绩工程不仅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反而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从而失信于民。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不仅要医治战争创伤,尽快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而且还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党急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积极处理民生问题,但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急躁冒进,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不仅不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且还影响了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程。因此,改善民生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稳步前进,循序渐进的步骤。
另一方面,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而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使人民生活富足。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以资本积累为生产的唯一目的,忽视“现实的人”的需要的满足,物的世界的增值同工人生活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锻造的是自身的“掘墓人”,随着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的积累和贫困在工人阶级手中的积累,最终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如此,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人民生活的进步改观,在实际工作中若视GDP为唯一的政绩指标,而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实事视若罔闻,很难保证地区经济可持续性、稳定性发展。“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建设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⑫应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把经济发展同改善民生统一起来,要知道发展经济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好更便利和更幸福。
(二)民生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造成工人片面、畸形发展,人同自己的本质相异化,提出作为社会主体的每个人应该在个性、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完善。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摆脱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分工得以消除,任何人没有自己特殊的活动范围,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每个人可以随自己的兴趣从事任何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开始追求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满足。因此,党的民生工作要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关注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的满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解决民生问题,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政策实施体系的现代化、民生化,在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使党的民生政策更好地与人民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相契合,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首先,要坚持民生共商的原则。人民是民生建设的主体,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充分利用和发挥人民群众当中蕴涵的深厚的民生建设智慧和热情,民生政策的制定要充分汇集民意,听取民众的意见,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⑬其次,要坚持民生共建的原则。人民是自己利益的切实维护者,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生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人民主人翁意识。在各项具体民生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广泛收集人民对民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把人民的满意度纳入各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体系中,充分发挥民众在民生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最后,要坚持民生共享的原则。人民不仅是社会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社会发展成果享有的主体。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理应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中国与剥削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自党带领人民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站起来”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富起来”,再到进入新时代实现“强起来”,党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享受到国家强盛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民生建设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爱民、保民、安民、恤民、富民等民生思想在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曾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但其本质上是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治国安邦的一种手段,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带有很大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⑮前者只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这种民生思想带有明显的“君本位”色彩,民众的生活取决于统治者的“良心”,统治者高高在上,对民众实行自上而下的施舍、救济,常常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区别于中国古代传统民生思想的工具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一切行动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方面,党的领导保证了民生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民生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⑯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秉持群众的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态度,关心百姓安危冷暖、体恤民生疾苦、为人民排忧解难,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百年栉风沐雨,向人民交上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中国民生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要归功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因此要始终发挥党在民生建设中把方向、谋大局的作用。
另一方面,党拥有的强大的号召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党的各项民生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了党能够号召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民生建设当中。例如,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后,在党的号召下,大批驻村第一书记心系群众、扎根基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党向人民发出支援抗疫前线的号召,各地医务工作者、官兵战士、群众志愿者先后都请愿去抗疫最前线,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集中一切力量用一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四)民生建设要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家历来主张藏富于民,治国必先富民。孔子把人民拥有充裕的物质财富作为实施礼乐教化的基础,主张对民众要在“富之”的基础上“教之”,认为人民富足是国家富足的重要来源和基础,即“百姓足,君孰于不足”⑰,倡导统治者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使人民获得富足。
人民富足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始终重视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准备充足的物质基础。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如果不发展生产力,那么提升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⑱马克思恩格斯也曾强调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要建立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基础上,“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⑲生产力是推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发展,人民不再受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困扰时,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⑳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国际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激发人民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美好生活需求的“催化剂”。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可以看出,民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在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民生需要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从生存需要转向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正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又不断得到满足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充裕的同时,社会矛盾冲突等不和谐的因素也在与日俱增。行业间、区域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人际关系日益冷淡和疏远。自古以来,矛盾冲突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就是利益分配的不合理性,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除了从纵向自我生活状态的历史比较中感知,还通过横向上与他人生活水平的差距中感知。此外,社会公平程度与社会成员生产劳动积极性呈正相关,与社会总体生产效率呈正比。因此,一方面应该妥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通过制定公平的社会制度来保障社会成员的权益,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均等的发展机会,确保起点、过程、结果公平。在坚持国家基本分配制度的基础上更要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扭转中国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要奋力补齐民生发展短板,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为此,在新时代要继续坚持把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加强薄弱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重点提升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习近平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5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531页.
④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⑤李小宁.民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⑥唐任伍.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深刻红色基因与百年发展历程[J].国家治理,2021(18):29-33.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史.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七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⑩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
⑪习近平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
⑫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
⑬孟子.孟子·梁惠王下[M].
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⑮尚书.夏书.五子之歌[M].
⑰论语·颜渊[M].
⑱毛泽东.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一版.
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⑳赵宗正,王德敏.管子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方杲,张小佳,张镦允,马亮.提升民生“三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准则探析[J].重慶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09):141-14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1-08-17.http://www.gov.cn/xinwen/2021-08/17/content_5631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