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之道对后人的启示
2021-12-20陈熹
[摘要]毛泽东一生特别爱读书。他读书广博,活到老,读到老,真读实学。毛泽东的读书学习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表率和标杆。读书使毛泽东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加了智慧;读书使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成长为一个坚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纵观毛泽东读书之道,可以对党员干部有立信、问学以及求实等启示。
[关键词]读书;启示;立信;问学;求实
[作者简介]陈熹(1978-),男,汉族,中共淮安市淮阴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11-0004-03
毛泽东一生特别爱读书。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①他读书广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加了智慧,在青年时代就成长为一个坚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纵观毛泽东读书之道,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表率和标杆,对党员干部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立信
所谓“信”,就是信念、信仰、信心。
毛澤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抱着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理想。1920年毛泽东在给罗璈阶的信中说到,“我不赞成没有主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我想我们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②
这一时期他开始读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书,寻求解决中国落后问题的办法。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曾对斯诺说:在那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我对“十九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③
通过对各种思想的比较,毛泽东意识到这些思想在中国显然是做不到的。1921年12月1日给蔡和森的信中提到:“我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的主义,以及德谟克拉西主义,依我现在的看法,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④
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曾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⑤
党员干部如果没有了信仰,就会得精神上的“软骨病”。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⑥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读书学习是一个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⑦
从近些年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他们底线失守,逐步坠入腐败深渊,因腐败而玷污了本该引以为傲的人生。而他们走向深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放松了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迷失了方向。读书学习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性之本,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作为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够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下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贯彻落实中坚持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提高运用中坚持实践性与创新性。总之,每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问学
所谓“学”,就是学问、认识、本领。
习近平指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作‘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也是这样。”⑧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是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而当下党员干部最为核心的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而要学深学透就必须要发扬毛泽东提倡的“挤””钻””底”三字精神。
(一)“挤”出时间学习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到,“‘没有功夫’已成为不学习的理论、躲懒的根据了。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开会的时候,人多得很,就要挤进去,才得有座位。又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就可以挂衣裳了,这就是木匠向木头一‘挤’,木头让了步,才成功的。自从木头让步以来,多少木头钉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我们现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叫它让让步,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⑨
毛泽东一生钟爱读书,一生拼命读书,一生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读书。青年时期,毛泽东读书“像牛闯进了菜园吃个不停”,晚年的毛泽东多种疾病在身,不能站立、不能走路,但每天仍坚持躺在床上读书。与毛泽东相比,任何一个党员干部都没有理由说自己挤不出时间学习,如果说挤不出时间学习,就是拒绝学习,甘愿落后,最后是要迷失方向甚至犯错误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发扬“钉子”精神,挤出时间进行学习。
(二)“钻”进去弄明白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看不懂这种情形的确存在,有的同志‘宁可挑大粪,不愿学理论’。看不懂的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道理,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读不懂的东西要当仇人一样地攻它。现在有些人是不取攻势只取守势,那就不对,马克思主义决不会让步,所以不攻是得不到结果的。从前人称‘校对’为‘校仇’,校对确实很难,非以仇人对之是不胜所为的。对于难,我们要像仇人一样地进攻它,对于仇人我们是不讲感情的。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固然很难,如果我们以‘仇人’的态度不讲感情地攻它,一定是无攻不破的,一定可以把它的堡垒攻下来。过去韩文公《祭鳄鱼文》里,有一段是说限它三天走去,三天不走,五天、七天再不走,那就不客气,一刀杀掉。我们要像韩文公祭鳄鱼一样,十天不通,二十天,三十天,九十天……非把这东西搞通不止,这样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东西变成看得懂的。正面搞不通,可以从旁的方面着手,如打仗一样,顽强的敌人,正面攻不下,就用旁袭侧击,四面包围,把它孤立起来,这样就容易攻下。学习也是一样,正面的东西一时看不懂,就从旁的东西看起,先打下基础,就可以一点一点地搞通正面的东西。‘攻城莫畏坚,攻书莫畏难’。”⑩
党员干部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能时,应该要学会这种“钻”的精神,“攻”的办法,在悉心钻研中把理论学深透,把原理弄明白,把观点搞清楚。只有这样,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才能把握方向,少走或不走弯路。
(三)坚持到“底”学习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到:“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今天开会后要把它克服下去。”⑪
不坚持到底也就是做事不坚韧,常是半途而废,这样最终是做不成事。党员干部只要有学到底的精神,破除自满的思想,才能有所成就,有所突破。毛泽东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同时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前进,而且学习是无止境的。毛泽东曾说过:“学到一百岁,人家替你做寿,你还是不可能说‘我已学完了’。因为你再活一天,就能再学一天,你死了,你还是没有学完,而由你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再学下去……活到老,学到老。”⑫人们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特别是形势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正如“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更有资料显示,只有以每年6%~10%的速度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持之以恒才会有书的传咏和文脉的兴旺,才会有思想的升华。
三、求实
所谓“实”就是实际、实践、实事。
习近平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⑬
学习和应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是基础、是过程,应用是目的、是结果。如果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用,那么学习就变成了走过场。因而党员干部的学习是应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毛泽东的读书不同于经院式的读书,他灵活地读书,最重视学以致用,抱着改造社会的目的读书,他一生经历无数,决策无数,许多重要的治国策略都是在阅读中受到启发而获得的。
毛泽东一生爱读中国史籍,而在其读过的诸多史籍中,他批注文字、圈画符号最多的是二十四史。一部二十四史与与毛泽东朝夕相伴24年,从1952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止,24年手不释卷。⑭
1960年12月24日,毛泽东在会见古巴妇女代表团和厄瓜多尔文化代表团时的谈话中说:“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我们要注意区别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时期的东西。当封建主义还处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的东西还是不错的。”⑮
可以看出毛泽东为什么24年手不释卷读二十四史,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借鉴历史,从历史中寻求、汲取治理国家的智慧、方略、启示、经验、教训,让其更好地为现实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毛泽东这种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党员干部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把学習党的理论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同自己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注释]
①徐文钦.毛泽东读书治国[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1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497-498页.
③程曦敏.毛泽东的入党时间为何是1920年[N].学习时报,2019-3-15.
④张家康.毛泽东:从“呼声革命”到“武装革命”[J].党史文苑,2014(23):23.
⑤[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1页.
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网.2012-11-1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9/c_123967017.htm.
⑦⑧習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人民网.2013-4-28.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428/c40531-21322026.html.
⑨⑩⑪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2-11-1].http://www.cssn.cn/sjxz/xsjdk/mkszyjd/mzdsx/840204/84020401/201311/t20131124_878260.shtml.
⑫毛泽东1938年在中央党校讲话稿全文首次发表.人民网.2013-11-26.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1126/c87423-23660267.html.
⑬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网.2013-3-3.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03/c64094-20656845.html.
⑭徐中远.毛泽东读书生活十二讲[M].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106页.
⑮徐中远.毛泽东读书生活十二讲[M].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114-115页.
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