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红嫂精神”的传播创新研究
2021-12-20宋桂花
宋桂花
【摘 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阵地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移动互联网,从而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症候。作为沂蒙红色文化典型代表的“红嫂精神”,亦面临着形象同质化、叙事刻板化与传播渠道单一等诸多困境。要实现“红嫂精神”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中的传播创新,可秉承保护、传播与传承于一体的整体理念,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用户生产内容”,强调把关;二是内容创新,讲好“红嫂故事”;三是善于运用新技术,重视用户体验。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红嫂精神;红色文化;数字人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编号:20BDJ076)、临沂大学沂蒙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编号:18LDYMM3)、临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编号:2021LX191)的阶段性成果。
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2021年《第 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6%。[1]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的传播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延伸至移动互联网,从而呈现新的态势和症候。“红嫂精神”作为革命斗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党爱军的崇高品格和精神,亦面临着诸多传播困境,如“叙事模式的刻板化和模式化”[2]等问题。移动互联网语境对红色文化传播究竟有何影响,“红嫂精神”的传播现状如何,以及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传播,这些都关系到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的传承,从而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一、移动互联网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
对于“红色文化”,有学者将其定义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着力建构的主流文化或主导文化,其内涵和外延比革命文化更广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3]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即时与便捷、互动与分享,深刻影响着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传播的聚合与裂变,影响着红色文化传播的速度与广度。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关系连接,诸如QQ、微信等具有极强的社交性与私密性,使得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各种社会思潮得以在网络空间迅速聚合。与此同时,伴随着移动应用软件强大的复制、粘贴、截图、分享、转发、点赞等功能,往往让各种敏感话题在不经意的瞬间得以裂变式传播,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传播范围的最大化,从而改变了红色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二是部分网民对宏大话题的“戏谑化”表达,影响着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度。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赋权每个人一定的话语表达权,降低了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加之社会转型期的特殊语境促使个人倾向于利益诉求的自由表达,从而引发了网民对政治性宏大话题的强烈关注,并偶见以“戏谑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另外,某些政治性的“灰色”段子往往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得以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话语和文化形态。[4]网络上一度出现的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恶搞与质疑的言论,就是这类网络文化的一种表现。
三是移动传播的碎片化和场景化,影响着红色文化传播的效度。移动互联网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碎片化的内容,往往使得人们的思想处于浮躁和浅阅读的状态,不利于人们对红色文化深刻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人人在场的直播,带给受众更多沉浸式体验与“在场”的真实感,使得场景化传播意义凸显。未來红色文化的移动传播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各种场景化的设计,这对红色文化而言是机遇亦是挑战。
二、“红嫂精神”的传播现状
“目前,网络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三种不良倾向,分别是低俗庸俗的文化恶搞、刻板乏味的平铺直叙和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宣传。”[5] “红嫂精神”作为沂蒙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当下的网络传播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比如有一副名为《红嫂》的摄影照片,[6]其画面刻意突出成年女性裸露的乳房,无疑是对“乳汁救伤员”的“红嫂”形象的一种亵渎。作为沂蒙精神的精髓和象征,当下“红嫂精神”的宣扬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但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红嫂”形象的同质化和叙事的刻板化问题。当前红色人物形象塑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质化问题,“红嫂”形象也不例外。“沂蒙红嫂”不仅仅包括“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六姐妹”等先进典型,也代表着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拥军支前的广大农村妇女的群体形象。但目前宣传集中于以上少数典型人物,无法体现时代背景变迁下“沂蒙红嫂”形象所应做出的改变,使得人物形象在深层内涵的挖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7]此外,红色人物形象塑造多是从宣传角度出发,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往往被忽略。这种单一视角和叙事模式的刻板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红嫂”形象的符号化和标签化,不利于满足时下年轻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影响到“红嫂精神”的传播。
其次是“红嫂精神”的传播方式较为传统,渠道不够多元。“红嫂精神”的发扬与继承,与“红嫂”的各类文本的生产与传播密切相关。[8]《沂蒙六姐妹》和《沂蒙》等影视剧,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红嫂”形象,深受大众喜爱;但其传播渠道主要局限在电视、电影以及网络上的视频播放频道,“红嫂精神”的传播并未实质性地扩展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空间。此外,以“沂蒙红嫂”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点,如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所涉及的只是少数几位英模“红嫂”事迹,受制于空间局限,且呈现方式多是以静态的雕塑、图片、实物等内容为主,很少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场景式地“还原”“红嫂”事迹,无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而影响到受众更好地感受“沂蒙红嫂”的奉献精神。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红嫂精神”的传播创新策略
当前“红嫂精神”的传播,或依赖于有关红嫂主题的文献、小说、影视与民谣歌舞,或文化旅游的红色场馆等,皆缺乏一定的互动性与技术创新的因素,从而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因而,“红嫂精神”的传播创新要充分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与时俱进,以更好地弘扬沂蒙红色文化,促进沂蒙精神的传承。
(一)注重“用户生产内容”,强调把关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具有平民化特征,每个人都可以在平等、开放、协作中生产、传播与分享信息,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网络信息;但同时,也要注意可能带来网络信息的主观性和非理性问题。这要求有关媒体与部门在“红嫂精神”的传播上既要放手又要做好信息的把关人。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用户生产内容”。媒体可以借助特殊的节庆日积极地进行策划,以征集音视频、图文等形式充分挖掘有关“沂蒙红嫂”的信息与资料,尤其要注重抢救性地收集与整理依然健在的“红嫂”群体的史料,如建国前的老党员、识字班班长、妇救会会长等农村妇女,她们几乎都参与过拥军支前的活动,其事迹与感人的细节值得挖掘、记录与珍藏。为此,可以充分动员“红嫂”故事的亲历者、知情者,“红嫂”本人、亲属与后人,以及基于地缘关系的村民等群体的力量,积极参与到“红嫂”故事的传播之中,形成传播的合力。如山东卫视的《寻声记》节目就通过寻访“红嫂”明德英的孙女李守英,生动还原了明德英救助小战士庄新民的细节。同时,也要重视发掘“沂蒙新红嫂”的典型人物及事迹,如沂蒙“兵妈妈”朱呈镕、“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等,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红嫂精神”的时代内涵。
另一方面,要有效地防范网络文化中的“娱乐化”倾向对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侵蚀,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下对革命烈士与英雄人物的质疑与恶搞。有关平台要切实做好信息把关人,做好甄别与监管,以保障“红嫂精神”在新时代传达出应有的正能量。
(二)内容创新,讲好“红嫂故事”
与时俱进地创新内容,讲好“红嫂故事”,对“红嫂精神”的传播尤为重要。首先是叙事角度的创新。网络生态下信息传播一大特点就是宏大叙事逐渐转变为日常叙事。讲好“红嫂故事”就要尊重历史与人性,转化视角,要从单纯的党政宣传的政治视角转变为平民化视角,注重细节的挖掘,从家庭、个人等多角度多侧面挖掘“红嫂”的人性美、人情美和地域美。山东卫视的《寻声记》是以新时代青年人的视角,以老歌新唱的方式对“红嫂故事”进行青春化解读;央视《记住乡愁》第四季的《马牧池——仁义敦厚》的纪录片中,讲述了参与“火线架桥”的“沂蒙红嫂”中有的落下残疾,有的怀孕流产造成终身不育……这些“红嫂故事”真实而富有时代气息,给人以心灵震撼,增强了“红嫂精神”的传播力与感染力。
其次是多元平台内容的创新与加工。“红嫂精神”的传播还要结合微博、微信等平台受众轻阅读、碎片化阅读等特点,重新加工与编辑有关“红嫂”信息与内容,细致梳理与剪辑既有“红嫂”文本中的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片段,如京剧《红嫂》中的那段“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的经典唱段,芭蕾舞剧《沂蒙颂》中“我为亲人熬鸡汤”的片段;电影《沂蒙六姐妹》中“火线架桥”、“公鸡拜堂”等经典情节,都可以剪辑成短视频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推送。总之,“红嫂精神”传播应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以好的故事引发人们情感的共鸣,从而实现精神价值上的理解与认同。
(三)善于运用新技术,重视用户体验
首先,针对有关“红嫂”主题的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等固定载体分类进行数字化存储与保护,将与“红嫂精神”有关的报纸、老照片、文书档案、影像资料等通过扫描、拍摄等数字化手段统一转化为数据,构建为容易管理与使用的MongoDB数据库,以利于后续检索、读写、分析与可视化处理等。对于“红嫂”主题的文艺作品可以采取数字人文的技术进行深度的文本挖掘,如通过“模式发现与可视化”方式将作品中的形象生动呈现给参观者,通过“作品情感分析和人物关系挖掘”提取有关情感的关键词与梳理作品人物关系,探寻作品思想情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红嫂”文艺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借助在线阅读的方式,开发数字化的“红嫂”文艺作品,便于人们随时随地接受“红嫂精神”的熏陶,提升公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9]
其次,注重传统与现代表现手法的融合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被图像和声音充斥着的视听时代,图景和音景传播对红色基因传承意义重大。因此,可以通过雕塑、绘画、图片、图表、照片、纪录片、微电影、短视频,以及音乐、民谣、歌剧、融合新闻等多种体裁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激发与演绎现有的“红嫂故事”,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2019年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就將山东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舞台美术设计融为一体,讲述了以海棠为代表的“沂蒙红嫂”为拯救革命后代,甘于牺牲自己孩子的感人故事,生动演绎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最后,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中的直播、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营造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在场”感,给公众以沉浸式的体验。在央视“国家记忆”节目中,讲述“支前模范沂蒙红嫂明德英”的故事时,节目“采用全息影像和三维动画等技术,多场景还原历史细节”,[10]将历史影像、明德英故居、人物照片、亲人口述等信息综合呈现,让历史与现实对接,给人以真实而强烈的精神震撼,使“红嫂精神”的传播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红嫂精神”的传播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新媒体、移动社交等方式加强传播,并充分借助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强化用户的体验。同时在纪念场馆布局与旅游开发等方面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给参观者营造身临其境的在场感。但也要注意技术手段的运用应适度,以免VR/AR创造的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新关系,动摇了“真实”这一概念,[11]使得人们难以区分历史真实与虚拟现实的界限。有时候,过度使用技术反而可能不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另一方面,要秉承保护、传播与传承于一体的整体理念,借助民众力量抢救性地收集整理目前健在“红嫂”的口述资料、音视频等内容,以丰富“红嫂”群体的历史资源,更好地弘扬“红嫂精神”以及沂蒙红色文化。
注释:
[1]CNNIC.2021年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1302
411.html. 2021-08-27.
[2]秦国杨,邓小明.新媒体时代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J].青年记者,2017(23).
[3]魏本权,汲广运.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17.
[4]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03-104.
[5]杜敦科.受众视角下的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16(05).
[6]云水禅心1966的博客.刘铮观念摄影作品《革命》[EB/OL].http://blog.sina.com.cn /s/blog_9f0ea5910102want.html
[7]薛文萍,王昊,周昊,谭必勇.档案与红色人物形象塑造——以沂蒙红嫂为例[J].山西档案,2020(03).
[8]魏本权.沂蒙精神的生产与传播:以“红嫂”文本为中心[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9]王昊、薛文萍等.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以红嫂精神为例[J].山西档案,2020(02).
[10]耿娟.《国家记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传媒,2019(23).
[11]彭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场”与“在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3).
(作者: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
责编:项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