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发展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策略的研究

2021-12-20姚思佳

公关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培育策略

姚思佳

摘要:培养高职学生“软实力”,是提高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内涵发展为背景,分析并延伸“软实力”的内涵,结合生活技能的能力培养,拓展和创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能力的多样化途径,为社会各界科学评价和把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职学生软实力 社会适应能力 生活技能 培育策略

一、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研究

1.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来源于学校的精神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们对高职院校软实力内涵阐释不一,但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共识:高职院校软实力相对硬实力而言,两者形成高职院校综合实力且相互作用;是由非实体要素形成的合力;是高职院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内部表现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在外部表现为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认为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软实力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上開展的,其中蕴含了高职教育的精神,也涵盖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思想定位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校风校纪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个人修养,都会对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产生影响。这些内容都是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所以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对这些指标予以特别的关注,只有注意了这些细节性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使高职院校的价值得以体现,吸引更多人积极接受高职教育。

2.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来源于学校的教育引导

(1)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以及个人行为上进行必要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了生活、劳动以及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价值的集中体现,只有具备了这项能力,高职院校毕业生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1]。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融为一体的。高职学生只有把自己未来远大的发展目标与日常行为密切结合,不断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借助积极参与使自己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使个人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主动迎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培养,同时也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认真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人际沟通能力

所谓人际沟通能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达自我、倾听他人的能力。在培养职业人才的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放在首要目标,而忽视其个人素养方面,也就是软实力的培养,再加上当前互联网及其相关文化的盛行,导致有些高职学生只会埋头干活,不会抬头说话,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又因目前高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思想比较严重,即便与他人产生沟通交际时,也是以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甚至是发泄自我为主,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际沟通。

内涵发展要求提升高职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表达自我和主动倾听他人的能力[3]。个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交流,应逐渐向高质量、有意义的双向沟通转变。因此,及时适应当前内涵发展的变化和要求,促进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中去,是提升高职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实策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根据语境,在这个“潜势”中选择适合语境的语言。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高职学生言语表达的热情,确保其有充分表达其意愿的平台和机会,最终达到更积极地参与和沟通这个过程。

(3)自我内化能力

“自我”是有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两部分内容组成,高职学生对自我产生认识也是主体与客体对话的过程,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高职院校学生要不断加大对社会现状的研究,避免被社会和家庭对高职教育的错误认识所误导,要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断加强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我,从而找到合适的心理宣泄渠道,使自己能够充满自信的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自卑心理较重,不良习惯较多,学习主动性、探索性不足,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养不高

团队精神是每一个高职学生都需要具备的素质,这不仅关乎团队成员的利益,也会对团队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存在自我意识过强,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他们在日常学习和为人处事中都喜欢围绕自我来开展各项工作,不愿意积极融入集体与他人合作,这充分说明目前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认真应对,积极采取措施对学生加以引导。

2.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力较差

高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在学校生活中也普遍存在着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一旦自己遇到困境就很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的现象,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会带来严重影响,也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所以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2]。

3.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部分高职学生在新生入学时,由于对新的环境不适应,有的学生第一天报到就喊着要退学,仅仅是因为宿舍环境不符合个人的预期,而原因大多是因为没有网络、没有独立卫生间、人多拥挤等诸多因素;有的学生因为生活习惯、日常琐事,引发寝室矛盾等;有的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只愿意选择工作内容简单的角色,都不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三、结合生活技能的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策略的途径

1.确立“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理念

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与高职学生软实力的提升是互为表里、互相依存的关系[4],高职院校的育人理念决定了其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而学生也因为学校的育人理念能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在一个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本主义的高职院校中,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度普遍较高,且这种满意度能培养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软实力。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本理念的缺失已成为严重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成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培育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人本化的育人理念。

2.完善校园文化,以活动作为载体提升学生软实力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已然成为校园的“第二课堂”,以培育软实力文化素养为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文化社团活动帮助学生确立成才目标,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各种社团的组建,各种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獨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养。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扩大了交友范围,充分发挥特长、全面展示才华。

3.强化实践导向,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就业指导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技能知识,更加要适应社会发展力的需求,将高职学生融合到企业文化中去,不仅要求高职院校拥有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而且要求高职学生从思想上认同企业文化和职业理念,才能转化为行动的助力。职业教育要让学生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深度的校企合作,即“产教融合”的模式恰好能够促进“学生”和“职员”双角色的身份认同,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走向社会。近年来,N学院全面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学校办学与企业需求相衔接,呈现出了校企育人“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的育人生态。

不同于传统教学围绕书本课堂开展的统一教学的单一模式,N学院的“产教融合”让职业教育更有生长的空间。在这一模式下,校企共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教材与教案,展开更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特色培养,并共同组织考核。同时,校企双方开展学徒制试点、项目试点,形成深度合作,实现一体化育人,形成“招生即招工”的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职业精神的教育,让广大青年人以学生面貌走进来,以职业面貌走出去,迅速成长为贴合企业需求、具备综合素养的优质职业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育职业人才的重担,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构建新型职业课程体系,完善校园文化和强化实践导向,丰富和创新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培养途径,多维度、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软实力,让高职学生更好地提前融入职场环境。

项目名称: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内涵发展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策略的研究——以N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Y201942993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孙云志.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脉络与走向[J].职教论坛,2014,(16):50-55.

[2]孙云志.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情况调查分析:以江苏省12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95-99.

[3]尚娜娜.基于社会实践的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J].职教通讯,2017,(2):32-34.

[4]李清霞,石贤举,祁建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的路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2):17-19...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培育策略
拓展训练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的作用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篮球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德才铸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