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技术
2021-12-20刘金萍
刘金萍
(辽宁省本溪市城市运行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117000)
赤眼蜂成虫大小仅为黄蚂蚁的一半,有翅能飞,因其1对复眼和3只单眼均为红色,故名赤眼蜂。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能寄生于多种害虫的卵内,取害虫卵内物质供子代发育,导致害虫卵不能正常孵化。赤眼蜂是许多农林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也是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寄生性虫类,可人工大量繁殖。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放蜂防效调查是检验放蜂质量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防虫效果[1-3]。放蜂防效调查要求操作人员工作细致,放蜂前设立对照区(不放蜂),详细统计各区的田间落卵量,以便进行比较。对照区应尽量选择绿化植被长势、环境条件等与放蜂区差异不大的地块,两区要求相距200 m以上。放蜂防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卵寄生率、虫口密度和植被被害率、植被生长量等指标。植被生长量受天气、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一般仅在影响植被生长量较大的暴食性害虫大发生的年份进行调查。调查时要求放蜂区和对照区的土壤条件相似、造林时间一致、养护方法相同。现将放蜂防效调查的主要方式介绍如下。
1 卵寄生率调查
放蜂防效调查首先应查验害虫卵的寄生率。一般在害虫产卵初期、末期分别调查1~2次,害虫产卵盛期调查2~3次,也可以每放蜂1批或几批调查1次。计算并比较放蜂区和对照区害虫卵中赤眼蜂的寄生率。
1.1 挂卵考查法
释放赤眼蜂时,诱集一定数量的害虫成虫,将害虫产下的卵人工黏在植被上,或将害虫放于纱罩内,分点罩在放蜂区和对照区的植被上让其产卵,产卵数量应与相应虫口密度的自然产卵量相同。根据放蜂区和对照区的害虫落卵量,分別收集相同数量的害虫新鲜卵观察赤眼蜂的寄生情况。高温干旱天卵粒易干瘪,暴风雨天卵易遭雨水冲刷,因此人工挂卵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在正常天气条件下防治卵粒大而不易干瘪的害虫;或让害虫将卵直接产于植被叶片上,卵粒上带有黏性较强的胶质,受天气影响较小。
挂卵后,在害虫卵孵化前及时取回,置于相对湿度8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保存,以免影响计算卵寄生率的准确性。待卵出蜂后(个别未出蜂的卵,用放大镜解剖进行检查),分别计算放蜂区和对照区的卵寄生率。放蜂区卵寄生率经对照区卵自然寄生率的校正,即为实际放蜂卵寄生率,也称校正寄生率。如果卵自然寄生率不高,放蜂区卵寄生率减去对照区卵自然寄生率,即为放蜂提高的卵寄生率,也接近于放蜂的效果,并将卵寄生率填入表1。
表1 田间害虫卵寄生率
卵寄生率(%)=(标准地内虫卵寄生量/标准地内虫卵总量)×100
校正寄生率(%)=[(放蜂区卵寄生率-对照区卵寄生率)/(1-对照区卵寄生率)]×100
1.2 定卵考查法
定卵考查寄生率,即在田间放蜂时分別在放蜂区与对照区查获数量大致相等的新鲜虫卵,作好标记,在虫卵孵化前取回,用上述方法观察计算两区卵寄生率和校正寄生率。
1.3 取卵考查法
放蜂后3~4 d,分別在放蜂区和对照区采集一定数量的虫卵,按以上方法观察计算虫卵寄生率。
挂卵考查法、定卵考查法和取卵考查法各有优缺点,需针对不同情况适时采用。挂卵考查法适用范围广,要求能够诱集到害虫,并及时将鲜卵挂于田间;定卵考查法要求害虫卵的“体态”易于辨认;取卵考查法误差较大,一般不采用,仅在未及时采用前2种方法、错过考查时机时使用。
2 虫口密度和植被被害下降率调查
虽然害虫卵寄生率的高低能说明放蜂效果的好坏,但是各年份害虫发生数量不同,同样的卵寄生率,单位面积内虫口密度和植株被害情况往往不同。因此,调查卵寄生率后,还需考查虫口密度和植被被害下降率,方可较全面地说明放蜂防治害虫的效果。
应在放蜂期结束后调查虫口密度和植被被害下降率。分别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均匀布设10株植物,每点检查10株植物或1 m2植被,计算出各区害虫的幼虫数和植被被害下降率,并用下列公式分别计算放蜂区幼虫虫口下降率和植被害率下降率,并填入表2。
表2 田间害虫幼虫数和植被被害下降率
放蜂区虫口下降率(%)=[(对照区害虫数-放蜂区害虫数)/对照区害虫数]×100
放蜂区植被被害下降率(%)=[(对照区被害株数-放蜂区被害株数)/对照区被害株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