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定位和体系建设*

2021-12-20张秀丽张李江

图书馆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公共服务专利

张秀丽 陈 喆 张李江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科技创新力与知识产权的竞争。建立健全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效能,对于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国家图书馆是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网点,在培养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传播知识产权文化方面,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主要是指提供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特定领域知识产权等各类知识产权信息的信息公布、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检索、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文献翻译、信息系统开发等知识产权信息加工服务的信息服务新类型,是知识产权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基础[1]。

1 图书馆在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定位

1.1 公共图书馆的定位

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国知发服字〔2019〕46 号)[2](以下称《意见》),明确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和目标及图情机构在其中的定位,即“以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区域或专业性公共服务节点为骨干、社会化信息服务机构为网点”的结构体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是便民利民。《意见》指出,高校、科研院所、图书情报机构等信息服务网点参与承担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联接依托主干网络,是体系建设的服务终端[2-3]。截至2020 年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在该体系中,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有60 家,主要依托高校知识产权学院和图书馆建设;吉林省图书馆通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遴选认定,是全国百家TISC建设单位中唯一一家单一性质的公共图书馆。

2020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实施办法》(国知办发服字〔2020〕46 号)公布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的认定、保障和管理方法[4],《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指引》(国知办发服字〔2020〕43号)明确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服务主体、服务原则、服务重点、服务内容和服务保障[5]。这标志着公共图书馆加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已进入实施阶段。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网点,是主干网络与创新创业群体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也是公共服务终端,是解决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主要面向社会公众、创新创业群体以及特定行业提供基础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

1.2 国家图书馆的定位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情报机构、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机构、行业组织等机构,主要服务于本机构或行业内部,以对内服务为主。如高校主要针对本学校内管理层、科研人员、学校知识产权转化部门和企业、学生,提供面向学校和学科发展决策、面向科研全流程、面向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支持、面向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可提供连续的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流程服务。

国家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在文化普及和传播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具有对内和对外服务的双重任务。对内服务主要满足文化和旅游行业、图书馆业界以及本馆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对外服务是国家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责,对外服务的对象涉及文化和旅游部以外的中央国家机关、机构内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不足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创业群体、其他公众等。用户的需求零散地、非连贯地分散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以往用户需求多通过传统的参考咨询业务和社会教育工作来满足。结合公共图书馆在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中的定位,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馆的业界服务职责以及开展服务实践的基础和能力,以确定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定位。

国家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主要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是文化和旅游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机构及公众知识产权信息素养宣传与教育机构。其致力于建设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网点及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节点,知识产权知识和文化普及传播、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支持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要阵地,我国公共图书馆业界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核心力量和国际公共图书馆界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重要力量。

2 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

吉林省图书馆2019年7月对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开展调研,结果显示,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专利检索服务的有25 家,多数是专利检索及专利全文提供服务[6]。我国公共图书馆目前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多以参考咨询服务为基础,服务内容以专利信息服务为主,国家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开展了商标信息服务探索,重庆图书馆在知识产权法律信息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国家图书馆已完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备案工作,正在筹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职机构。在专利信息方面陆续开展了专利检索与全文获取、专利专题文献检索汇编、专利无效检索、专题文献资源导航等服务以及针对机构、学科方向及特定技术主题的专利分析服务;在商标和地理标志信息方面,推出了针对商标影响力评价和诉讼证据的商标检索服务,近年来还拓展了地理标志申请信息溯源检索服务;在知识产权信息和文化传播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免费的专利数据库和检索分析工具,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提供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和知识产权信息素养培训,为读者免费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获取、分析与利用的方法指导。并通过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协作网,推广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经验,同时推动业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上海图书馆作为TISC 中心,可提供专利战略研究、知识产权评议服务,与地方知识产权局合作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研究与规范化研究,面向企业和图情业界定期举办专利查新、专利分析、专利地图等培训班与研讨会。吉林省图书馆作为TISC中心,尝试开展专利信息导航、专利分析服务、专题专利数据库建设和公益性知识产权讲座等服务内容。桂林图书馆于2018年提出公共图书馆应结合自身条件开展深层次专利信息服务工作[7],并深入科研生产单位开展培训。重庆图书馆2016年与基层法院跨界合作建立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分馆,定位为提供知识产权法律相关文献的借阅服务场所、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平台和知识产权法律相关从业人员的调研基地。面向法院开展专题文献动态支撑服务和书刊常态开放服务;面向公众开展普法服务、审判常识宣传和专门法律问题解答;面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题文献服务[8]。成都图书馆提供馆藏文献复制证明和商标、品牌信息查证专题检索证明服务,为用户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纠纷问题提供帮助。2015 年成都图书馆成立了“阅创空间”,配置由图书馆资深学科馆员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创客们提供专利检索、科技查新、竞争性情报等专业信息检索服务[9]。

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把专利信息作为产业报告和领军人才评价的重要信息源为政府决策服务;针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专利分析、专利动态监测和知识产权预警分析。设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0],建立起由知识产权培训、研发管理培训、标准化培训和人才沙龙培训组成的立体培训体系。

3 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受制因素

公共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公益服务基础和经验,可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利于知识产权知识和文化的普及传播。但目前我国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数量依然很少,服务内容和模式单一,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各知识产权局的业务范畴,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思想。短期内无法得到具体的政策、财政和资源方面的支持,缺乏跨界发展的动力。

(2)定位不清,重点服务对象不突出。服务定位和设计未体现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机构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差异和互补作用。服务对象泛化,未确定适合本馆和当地实际的重点服务对象。

(3)服务主体专业性服务能力不足。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未建立馆藏数据与知识产权信息之间的关联,甚至未采购知识产权信息商业数据库。除上海馆外,均无专职机构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员主要由参考咨询部门人员兼职,绝大多数未取得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业资质。

(4)服务内容同质化,特色和重点不突出。对外服务信息类型单一,集中在专利信息服务,对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信息的研究很少涉及,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机构的社会教育职能的先天优势尚未开发。对内服务能力不足,对著作权的研究集中但尚未找到著作权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合理平衡点;对文化和旅游行业内部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需求缺乏调研和相应的服务设计。

(5)标准规范欠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人员从业资质、资源管理、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尚未形成可操作性的标准和规范。

(6)服务零散,缺乏组织与协作。各公共图书馆之间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引领与合作,各自开展同质化服务,尚未形成具有辐射效果的服务网络。

4 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4.1 建设原则

在明确国家图书馆在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的现状和受制因素研究,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需遵循以下原则。

(1)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优化顶层设计。研究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在整合服务资源、强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等方面深挖潜力。

(2)突出行业特色和重点,差异化发展。结合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文化传播平台优势、特点,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中突出文化和旅游领域特色和以著作权研究、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文化培养和传播为重点,与知识产权信息中心、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行业机构等差异化发展。开发蕴含知识产权信息在内的特色和亮点知识服务产品。

(3)融入传统参考咨询业务、分层分步开展服务。结合工作基础,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融入日常的文献传递、社科咨询、科技咨询、舆情监测、信息专报等参考咨询工作和社会教育工作。首先,保障公益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免费提供知识产权公益培训、检索查询和分析、辅助和指向性信息咨询等基础性服务。其次,提供低成本专业化公共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专业检索和分析、专题数据库建设、专利导航、专利查新、商标检索等。再次,深化现有服务,在信息专报、舆情监测、科学评价等服务项目中加入知识产权信息内容,丰富决策咨询的内容。

(4)深度融合,延伸服务边界。在与图书馆传统业务融合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知识服务建设相融合,建设开放式知识服务平台。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争取政策、资源支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提供商、公共图书馆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构建开放共享的新型开放合作关系,促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度融合发展。

4.2 体系框架

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为国家图书馆,以文化和旅游行业政府决策机构、创新创业群体、社会公众和公共图书馆业界为重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重点突出文化和旅游行业知识产权研究和决策支持、图书馆业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以及知识产权知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致力于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和传播知识产权文化,为公众和创新创业群体提供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满足政府和决策机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其服务体系框架如图1。

图1 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

4.3 建设内容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包括以下要素:服务客体、服务主体、服务平台、服务管理和评价。

4.3.1 服务客体研究

对服务对象的特征和需求研究并结合工作实践遴选重点服务对象,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先导性工作。现阶段国家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面向的4类重点服务对象及其需求分析见图1。随着时代的进步,用户需求也将随之发展变化。建立服务对象及需求研究的常态化机制和科学方法,结合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等手段跟踪研究服务对象需求变化,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4.3.2 服务主体建设

复合型人才与数据资源、工具和软硬件设施共同构成服务的基础,馆员的素质能力是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综合培训、交流、实践、激励等多种手段,力求打造一支具有知识产权知识、文献信息知识和学科知识,又能够熟练应用各类检索分析工具收集、整理各类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深度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复合型馆员队伍。收集、整理、应用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工具和其他信息化工具,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效能。

4.3.3 服务平台建设

整合图1中四类重点服务对象的需求,可将服务内容按照深度分为公益服务、专业服务和延伸服务,建设公共图书馆业界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信息和文化传播交流平台来落实具体的服务内容,切实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

(1)建设公共图书馆业界服务平台,发挥业界引领作用。国家图书馆具有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等职能。有责任推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①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图书馆学会共同承担起建立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统筹协调与协作机制的责任,推动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体系化。进一步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准入资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建立适合不同层级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规范、标准和评估标准,扶持和引导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模式、服务供给等方面规范有序发展。②培养服务人才和服务能力。鼓励、扶持公共图书馆培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分级分类开展培训,扩大人才队伍。③争取资源保障。面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商等机构,为公共图书馆界争取扩大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和工具的开放范围,促进信息共享开放和有效传播利用。

(2)以现有服务平台为基础,建设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需求为导向,提供便利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工具和咨询服务。①资源和工具:免费或者低成本开放知识产权信息基础数据和检索分析工具;②服务平台建设:将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纳入馆藏资源体系,收集、整理公开获取的知识产权信息,适当采购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数据库等,并与已有馆藏资源中的知识内容建立有效连接。在已有服务平台基础上,增加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建设知识产权信息专题数据库和服务平台。③咨询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获取的指向性和辅导性咨询服务。面向创新创业群体,提供专利检索与获取、商标检索等浅层次专业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信息导航、专利分析、专利无效等深层次服务。与专业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合作,开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产业领域的深层次的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和科学评价服务。将知识产权信息作为决策咨询的重要信息源,满足地方党政机关和科技管理部门在项目和人才评价过程中的信息需求。

(3)打造知识产权信息和文化传播交流平台。①开展知识产权科普教育和信息素养培训。面向社会公众,利用已有社会教育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开展专题科普讲座、主题展览和沙龙等,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促进知识产权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面向青少年,利用科技周、知识产权日等活动契机,联合知识产权局、中小学开展主题研学、创新创造比赛、创新创造作品和知识产权成果展示、知识产权讲座等活动,为青少年搭建知识产权学习和实践平台,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创新创业群体,开展以著作权、专利、商标、地标信息为主的知识产权信息素养培训,由资深馆员或邀请知识产权专家开展专利数据库搜索技巧、专利分析工具和方法、专利和商标申请流程、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等内容的线上和线下培训,提高创新创造群体知识产权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能力;面向其他公共图书馆员,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意识和水平。②打造知识产权信息传播交流空间。打造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抓手,以知识服务为核心价值的“创客空间”。除提供实体空间场所外,配置包括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在内的馆藏资源和工具的免费访问、获取和利用权限以及掌握现代化知识工具、技术方法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的辅导人员。与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合作,组织、承办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主题的沙龙、研讨会、路演活动等。

4.3.4 管理制度建设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高效运转的保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制度、服务评价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人员从业资质、资源管理、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等标准规范,规范服务过程,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加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对于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图书馆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支持,在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中找准定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传递科学情报方面的优势,积极培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开展适合不同受众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要加强与公共图书馆界的合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培养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满足公众和创新创业群体知识产权信息需求,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公共服务专利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安徽园林》杂志继续为国家图书馆收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报库智能架位管理创新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