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021-12-20任玉琪
任玉琪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高血压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1],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药物是控制血压水平的主要手段,卡托普利、缬沙坦均为抗高血压类药物,分别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该文通过比较两种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 旨在为临床制订更理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特择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该院接收的132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研究对象为该院的高血压患者132 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6 例。
诊断标准: 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2017年版)中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参照。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及血压检查结果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无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疾病;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加入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入组前1 个月服用过可能影响该次研究结果的药物者;②过敏体质或存在相关药物使用禁忌证者;③因精神、心理等方面疾病而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对照组66 例中男31 例,女35 例;年龄43~92岁,平均年龄(67.21±3.11)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68±1.04)年。
观察组66 例中男32 例, 女34 例;年龄43~93岁,平均年龄(67.29±3.16)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5.72±1.10)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已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 卡托普利(国药准字H32023731,规格:25 mg×100 粒/瓶)口服25 mg/次,3次/d。 持续用药治疗1 个月。
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治疗。 缬沙坦(国药准字H20010811,规格:40 mg×14 粒/盒)口服80 mg/次,1次/d,共计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在两组患者治疗前1 d、 治疗1 个月后对血压水平进行测定,取3 次血压检测结果的平均值。
②应用心电图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则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
③在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收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标本以测定血管内皮功能, 其中一氧化氮(NO)应用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测定,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
④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血压水平在治疗后降至正常值范围内为治愈; 舒张压下降值超过10mmHg 或降至正常值范围内, 收缩压下降超过30 mmHg 为好转;血压水平在治疗后无明显波动为无效。 (66 例-无效例数)/66 例×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且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数据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s),mmHg]
注:治疗前组间比较舒张压、收缩压,#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舒张压、收缩压,*P<0.05;组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进行对比,△P<0.05
组别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收缩压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6)观察组(n=66)t 值P 值96.65±4.19(96.72±4.23)#0.096>0.05 85.65±3.01(76.69±2.15)*△19.679<0.05 158.52±14.83(158.60±14.91)#0.031>0.05 128.75±9.43(112.84±7.26)*△10.861<0.05
2.2 两组患者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比对照组慢,左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高,两组的各项数据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比较(±s)
注:组间治疗前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P<0.05;组内治疗前后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P<0.05
组别心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6)观察组(n=66)t 值P 值92.52±3.11(92.60±3.14)#0.147>0.05(80.71±2.05)△(71.36±1.58)*△29.348<0.05 50.11±2.64(50.13±2.71)#0.043>0.05 54.36±4.53(62.34±6.37)*△8.294<0.05
2.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前,对比两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O、PGI-2 均比对照组高,ET-1 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注:组间治疗前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比较,*P<0.05;组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对比,△P<0.05
组别NO(ng/L)治疗前 治疗后ET-1(μmmol/L)治疗前 治疗后PGI-2(μg/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39.85±7.42(39.93±7.46)#0.062>0.05(48.35±8.57)△(57.29±9.69)*△5.614<0.05 87.84±11.46(87.92±11.50)#0.040>0.05(82.50±9.32)△(70.13±7.46)*△8.418<0.05 55.03±4.26(55.10±4.32)#0.094>0.05(63.66±8.75)△(73.50±9.27)*△6.271<0.05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5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以血压水平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3],会损伤多个系统和器官,甚至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5],因此需要加强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 临床中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但所取得的疗效存在差异性,因此选择更加有效、安全的药物十分重要。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在于:通过对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转换的抑制,可改善血管收缩功能[6],刺激血管舒张,并可使缓激肽的分解减少,促使血管张力增强;卡托普利能够对血管紧张素进行干扰[7],进而发挥降压作用。 同时卡托普利能使血管阻力下降,对心力衰竭进行抑制[8]。但是长期应用卡托普利会出现咳嗽、皮疹等不良反应,另外增加剂量仅仅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压效果并不会增加,且剂量过大会引起肝肾功能不全。
缬沙坦的降压机制在于: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AT1 受体结合进行阻断[9],从而能够对血管收缩、醛固酮的释放进行抑制,促使血管张力增加及血液灌流量增加[10],进而起到降压效果。缬沙坦具有药效持久、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对患者的全身血压水平进行调节[11]。另外缬沙坦能够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及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促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12]。
此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近,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更低, 说明了缬沙坦、卡托普利均可起到较好的降压效果,但是缬沙坦的控压效果更加显著。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在治疗后均比对照组更优,这是因为,缬沙坦可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进行抑制, 促使小动脉舒张,减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以及醛固酮的分泌,故能够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缓心率。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分析原因在于,缬沙坦仅口服后迅速起效,经胆道或肾脏排出,不在体内蓄积,因此安全性较高。张文斌[13]研究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均优于观察组,说明了缬沙坦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该文章中的结果与该文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48%)、不良反应发生率(3.03%)相近,佐证了该次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缬沙坦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卡托普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