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人体工效学”的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方式探讨
2021-12-20陈晨
陈 晨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化学习的兴起,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强大冲击。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暴露一定的局限性,如受时间、地点限制等。借助 “互联网+”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利用相关技术促使教学资源逐渐丰富和过程管理持续优化,最终实现教学开放以及效果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在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道路和方向。
1 “服装人体工效学”课程分析
“服装人体工效学”是内蒙古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边缘学科课程,支撑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人体静态与动态测量,熟悉不同测量方法、不同面料特性及其与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服装结构优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等,并对服装结构进行初步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验和实践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1]。
在现今信息化时代,线上教学绝非单纯意义上的技术变革,不仅是对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改变,还要借助“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如各类服装效果图软件、款式设计软件、结构设计软件、3D模拟软件、数据分析软件、交流沟通软件等,使教学资源逐渐丰富和过程管理持续优化,最终实现教学开放与效果提升。
2 基于线上线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2.1 保证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以服装人体工效学”课程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线下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收人体测量学、人体动态结构等相关知识,并通过课后实验,建设人体静态尺寸卡、调研日常人体活动度、分析日常人体姿势、绘制人体日常姿势线描图和尺寸卡以及优化设计服装结构等。但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进行,该课程逐步改变了部分传统模式,在线下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将学生置于课程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除了对基础概念和理念的讲解,加入了提问、互动、模拟人体运动等环节,让学生真正理解结构优化的原因及其主观的优化方法。
随着线上教学模式的逐步兴起,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的优势越来越突出。线上线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将其用于“服装人体工效学”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改革,真正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线上的授课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且可以反复回放。在过去的线下授课中,课后学生只能依靠课本来复习,采用线上授课模式有以下优势:(1)学生可以多次、反复观看课堂内容,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2]。(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时间和工具(如电脑、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复习或预习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学生可以随时按暂停键,反复研究其中某一个或者某一类问题。学生之间的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区别,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学生在回放视频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暂停,研究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2]。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留言等方式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问题。(4)可以提供学生预习的内容,视频能更直观、更明显地反映课程内容,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不同学生带着不同问题思考和学习,不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
图1 线上线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2 合理选择并利用线上工具,丰富线上线下授课及讨论互动模式
在初步的探讨中,“服装人体工效学”线上授课模式采用钉钉班级群的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邀请班级同学入群。通过共享PPT内容、制定模块化教学视频等,避免现实课程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等行为。
2.2.1 适时互动,协作学习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腾讯视频、钉钉、企业微信、雨课堂、优慕课等),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在直播过程中进行弹幕互动或课后在平台的留言栏上进行评论交流,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互动讨论、协作学习。在给予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确定各学习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就此确定相应的讨论话题、在线测试内容和课后在线作业等[3]。
2.2.2 明确目的,模仿项目(讨论课题)
以学生学习路径为核心,在学生学习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单元重点设置模拟项目或讨论课题,要求学生分组、协同分工合作,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相关内容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基础工程知识运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学习归纳能力、相关软件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3 建立良好的学习评价机制,确保成绩评价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受到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人数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近几年,在“服装人体工效学”课程的总评成绩中,除了期末考试,也逐步加入了其他方面的成绩,如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为时间、地点等因素,难以形成全面、科学的过程性考核[4-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过程性考核变得简单化,结合互联网平台,可以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素都得到充分保障。
“服装人体工效学”尝试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行动态、多元化考核模式,可以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教师和学生均能通过信息平台获取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使评价体系更加精细化、客观化、实时化、透明化、科学化。在全面性、过程性的考核标准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展现,学习积极性也得以提升。教师根据不同时间段的考核数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通过以评促学、以学促评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核,注重平时环节的考察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使考核评价更趋于合理和公平。
3 结语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充分结合,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地点和内容的限制,使教学更加灵活,也能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定制个性化学习,不断完善学习评价机制,真正实现过程性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