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框架式结构的研究

2021-12-19欧丽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4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教学研究

欧丽芳

摘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小学阶段,写作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教师要在此时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顺利完成从写字和写话向写作的过度。当然,对小学生来说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完成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是综合的锻炼,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一定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为此,教师应该通过框架式的方法,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从结合阅读,问题提示和思维导图三个方面,对小学作文教学框架式结构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框架式结构;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460

近些年来,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取得了很多改革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关心学生在能力上的成长,而不仅是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但是,教学改革不能够矫枉过正,如果在校学生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不能帮助学生将针对写作的認知框架建立起来,完全由学生自己去自由发挥,这其实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快速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所以,小学作文教学本身要有框架,还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框架,教师应对过去的教学策略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

一、结合阅读,搭建框架范例

从教学的框架来说,可以分为阅读、提问和思维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从学生掌握写作素材开始,再到对素材的思考及作文的构思,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写作思考过程。具体到阅读方面,则是利用阅读对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写作,或者说作文的框架,让学生明白作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教师应该将写作和阅读更紧密的结合起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内的习作部分与课文是有着明显联系的,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潜力,争取在搭建框架范例方面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第五单元不仅有课文和习作,还有习作例文。课文和习作例文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搭建框架范例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课文和例文的内容组织与展示更多的直观学习资料,让学生一边观察这些资料一边去阅读和思考课文,指导学生去探究课文和例文的思维及写作逻辑,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描写某些事物的时候应该怎样去组织语言,以及这种组织方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此后的写作教学活动能够高效进行的前提条件。

二、问题提示,捋清框架逻辑

通过与阅读的结合,学生能够建立起框架范例,但这个范例是课文或例文的,来自于别人的思考,不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他们想要落实到自己的作文上,还需要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写作素材和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有些小学生在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时能够说得头头是道,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则出现逻辑混乱等各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有逻辑的作文框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捋清思路。

仍以同册教材同一单元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例。学生通过教师的阅读指导,已经知道在描述自己眼中的美丽事物时,应该模仿课文及例文的思维逻辑和语言组织方法。不过为了保证学生写作的时候不出现偏差,教师要去了解小学生的写作思路,比如他们想要写什么,想如何介绍自己的写作对象,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纠正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比如你觉得某个事物漂亮在什么地方?是怎样为这个世界的缤纷添彩的?你在想起它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它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呈现在你的脑海里的?

三、思维导图,完成框架组织

如果说问题提示是帮助学生找到作文中需要的各个具体要素,捋清框架的逻辑,那么思维导图就是将框架组织起来,是学生写作前最后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比如在上文的提问完成后,学生可能先去写某个事物非常漂亮,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再从头到尾去介绍这个事物。这其实只是对问题答案的一种组织,框架结构并不是非常严密。通过思维导图,则能够让作文在还没有完成之前,就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去判断作文可能达到的效果,提前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最后的作文质量。

例如,在开展习作“这儿真美”的时候,写作对象必然是学生生活中熟悉和喜爱的地方。教师应该将这个地方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然后延伸出各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是能够代表这个地方很美丽的某种特点。然后再将各个分支联系起来,找到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语言上的组织技巧和具体方法,一些重要的字词等基础元素也可以写到上面。完成之后交给学生去讨论,试着将作文先口头表达出来,感觉一下是否存在问题。经过对思维导图的调整和完善,再去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而且能够极大提升作文的最终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避免学生产生明显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找到写作及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发展成长。

立足点提示是一种精确遵循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写作教学法,也是适合这个年龄段写作初学者的写作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鲍江珍. 小学中年级框架式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新读写(18):1.

[2]滕仕宏, 姬鹏敏, 闫丽云,等. 例文引导,导练结合,构建中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框架结构模式[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 0.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能力
情发于中,言无所择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