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加中学物理课堂趣味性
2021-12-19夏端水
夏端水
摘要:中学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质的学科,它具有科学性、生活性,既具体又抽象,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有很多抽象概念和定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提升综合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初步探讨了如何提升物理课堂趣味性,提供给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学物理;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中学生正处于大量涉猎文化知识、形成自己独特思维习惯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模式还不成熟,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教师应该利用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习惯和逆向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兴趣,指导学生能够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紧密结合
上了中学后,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学,部分学生觉得物理比较抽象,很难学懂,学习兴趣也有些丧失。教师应及时纠正这种观念,引导学生讲物理现象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让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研究。
(一)将物理知识活学活用在生活中
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启发,活学活用物理知识。比如,教师讲课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可以引申到生活中的现象中,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原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到的知识点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物理知识点就活生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二)设计生活化物理小实验
学好物理学,做實验是必不可少的,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利用生活化的工具作为教具,涉及一些小实验,来解释学到的物理知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学到的物理常识,设计出生活中的小游戏、小魔术等,将所学用于游戏中,寓教于乐,有效增加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学
物理现象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养成好的观察习惯,敏锐地观察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冬天比较干燥的时候,容易起静电,头发也很容易受静电影响飘起来。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学生可以自己结合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
二、利用物理实验活跃课堂氛围
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其逻辑性非常强,既抽象晦涩,有很多公式和定律,又有生活性,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能只是死记硬背一些物理公式,这种理解是不透彻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加以应用,在课堂中引入实验,对所学规律进行验证,解除学生的困惑的同时,可以将原本沉闷的课堂转变为丰富生动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生动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认识物理定律,培养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介绍物理学家事迹激发学习兴趣
(一)利用人物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物理学是纯理科,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因此要求教师能够想尽各种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在适当时候引入一些人物事迹和人物趣闻,让学生了解物理定律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好奇心,对物理知识和规律探索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兴趣。
(二)利用人物事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人物事迹启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对此提出自己的质疑,进一步研究实验,最后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证实科学家的多次质疑和探索,才推动了科学向前发展。学生在这些事迹的感召下,形成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人物事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学习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对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善于观察的物理学家在历史上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例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如伽利略观察到教堂中的灯的摆动,从中得到启示,发现、证明了单摆的等时性。很多事例都证明观察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性。
(四)利用人物事迹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
在科学探索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探求真理的过程往往都是曲折的,在这个过程中,求知欲和探索欲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只有坚持不懈,持续探索,才能通往科学发现的道路。历史上很多科学家为了探究真理,不言放弃、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探索科学的路上坚持不懈。法拉第为了探究“磁生电”现象,坚持做实验,写了大量实验日记,记录了无数次的失败经历,最终研究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能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更好地学习物理科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资源,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生活现象、物理实验以及科学人物的事迹故事,切实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全方位科学素养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永平.生活中的物理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8(9).
[2]张旭东.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J].创新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