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2021-12-19林慧跃
林慧跃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教育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人士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前教育和学龄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学前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非常重要,但是与西方国家学前教育水平相比,我国学前教育水平明显落后,因此国家教育部门一定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游戏化教学模式融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幼儿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倾向于小学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内容,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幼儿还处于一个智力启蒙的阶段,幼儿超前学习与身心发展水平不符的知识,不利于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专家建议幼儿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把游戏融于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去。游戏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游戏化教学模式融于学前教育的概述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来源于生活。幼儿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他们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和探究。另外,幼儿教师要把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教学过程中的游戏结合起来。幼儿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根据幼儿实际来制定相应的游戏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除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所以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学到知识,有效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
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教育有本质区别,幼儿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一些孩子对幼儿园的教育有负面情绪;还有一部分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前教育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把游戏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的环节,通过游戏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
2.通过游戏环节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内容游戏化,不但可以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在游戏环节中,不同幼儿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游戏的心得,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游戏活动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相应的角色,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积极的作用。
三、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方案
在幼儿教师实际备课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策略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如何将普通的小游戏和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等等,都是目前幼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幼儿教师要尽量设置科学化游戏
游戏环节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科学游戏。科学游戏简单来说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过程中的游戏环节进行设计,这类科学游戏对幼儿智力开发有积极作用,以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为游戏的主线,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使得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学到相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类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游戏与教学环节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教师在制定游戏策略的时候,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兴趣爱好,把课堂游戏和教学内容科学的融合在一起,幼儿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环节中去,这是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环节。
2.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提升游戏化教学素养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教师作为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将幼儿提升学习品质作为首要目标。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无拘无束中享受乐趣。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幼兒参与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关系到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的游戏化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每位学前教育教师均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级专题报告、集中培训、辩论等活动,提高自身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升游戏化教学素养。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意识和专业水平质量,而且让教师在幼儿身上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与玩的有效统一,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地成长,使幼儿的学习品质得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身心发展状况不成熟,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幼儿教师引导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等,使得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芳.浅析游戏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12):146-146.
[2]刘宏.在幼儿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7(45):83-84.
[3]高辉.游戏化策略在幼儿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5):135-136.
[4]韦世统.浅谈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7(24):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