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教,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2021-12-19周军
周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也逐渐关注精准施教,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之上,我们更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更多教育方式的实施来提升课堂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效率;精准施教;教育模式探析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前言
当初中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因为自身的经验局限性,并不能对一些知识进行很好的了解,或者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实践。这个时候,我们便要通过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善,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升课堂整体容量
我们看到,如今当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制的时候,我们所希望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增长,更是学生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单个科目的学习能力,更是综合的学习能力。而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太过关注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却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也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而我们想要真正破除这个弊端,边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融入,真正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的融入,更能让课堂的整体容量变大,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延伸,同时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接触多媒体技术,不仅仅能够增长自身的知识,也能够在学习更广泛的知识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有所应用,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比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课时,作为初中学生,他们可能并不理解国家的深层含义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而这个时候直接带入课本中的内容,往往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全方面的向武同学展示国家实力和综合国际地位的重要性,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很多国家便因为国内分裂,而造成了自身的弱小,这些知识在书本上并不会涉及,但在课堂上增加这些知识,同时也能通过这些知识的延伸,进而联想到现如今社会中国家关系的发展,更能通过拓展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了解程度。而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所启发,让学生在日后长久的学习过程中,更熟练的使用多媒体相关技术,锻炼相关的经验和能力。
二、开设课堂讨论展示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初中整体教学过程中是具有很大的独特性的,他不同于语文,数学等理论性的科目教学,也不同于音乐,体育,美术等实践性科目的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正通过理论所学习的内容,而改变自身的实际行为,产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课堂效率,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及时将课堂内容进行消化,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展示的环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同时课堂展示和讨论环节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程度,学生们在参与讨论与交流的时候,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有利于自身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上为了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与展示环节,在课堂的结尾,利用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的时间来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自由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对于这一课堂内容和知识的看法,也可以举一反三,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这样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反应,从而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升整体的课堂效率。而当学生在进行展示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将自身的实际思想展现出来,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进行表达,能够让学生拥有比较正式的口语经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情景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之上,我们会看到学生对于许多的课堂内容,并没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到这些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便要为学生创设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将自身带入教学角色之中,真正从课堂知识中有所体验,也能知道自己日后应该在这种情境下做出怎样的行为。创设情景教学模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新鲜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够获得大量的教学经验,能够在学生沉浸式的体验中,真正更加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真正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整体效率,也能够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整体发展。
比如,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关交通法则的教学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了解到红灯停,绿灯行等基本交通法则,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教师一开始便对学生进行许多交通法则的教学,是并不合理的,也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能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很好的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所以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自身成为小交警,设身处地的将自己放在交警的位置之上,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应该如何遵守交通法则,在对交通法则进行学习的时候,也能够进一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达到道德与法治的良好教育目的。同时,在这种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在不断积累,能够不断探索出合适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習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置身于合适的位置,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技术应用、课堂讨论交流环节的设计和情景教学模式的探析等多种新型教育模式,来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也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巧艳.精准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为例[J].科学咨询,2020(51):153-154.
[2]张丽丽.导向·诊断·反馈——论如何以精准评价重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态[J].新课程导学,2021(15):91-92.
[3]熊英,但振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精准教学的实践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10):154-155.
[4]李霞.立足精准教学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J].新智慧,2020(3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