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12-19刘艳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分数核心素养

刘艳

摘要: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知识技能,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力。它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数学基础技能上进行升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传达的是数学的本质与思想,是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中形成一种综合性、持久性和整体性。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直接相关,它对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会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数学素养是指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做一个会思考、会关心的社会公民,并能够理解数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关键字: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过多的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力不够看重,这也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而且有些教师认为只要上课好好讲课,学生认真地做练习,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上这都是不对的,这样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制造了障碍,核心素养作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础,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挖教材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学习方法是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深挖教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我们应该借助教材的内容来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从符合學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注重教材的拓展,刚上学的学生在学习《找规律》这一节课的时候,看到了这一串数字,14、16、18、20、22、24、(?)看一看括号内应该填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知道是26,因为他们能够发现后面的数字和前面的数字相减差值是2,这样我们就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来给这一串数字取一个名字,是等差数列并且这个数列的公差是2,有了这种思想后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就会自觉的运用,知识的运用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用的,这样学生们就感觉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并且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了打算。

二、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兼顾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学过程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新课的习惯,明确新课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将重难点勾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带着问题听讲,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更多的问题,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提高教学效果[1]。解题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也是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情景,不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现如今时代发展迅速,手机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媒介,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时手机成了学生的“课外老师”。在此条件下,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重监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利用新媒介寻找正确答案。对学生而言,这种学习方式既能缓解学业压力,又能拓展其他方面的兴趣,完美地诠释了劳逸结合模式。运用新媒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教师结合时代特点选择出适合学生自主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良好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置创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提问,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核心问题引领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

核心问题指向所学知识的本质,通过它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促成其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整合所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以三年级《认识分数》为例,分数的本质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可以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以“数量”来表示分数和以“份”来表示分数。要想得到分数必须“平均分”。再引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比如三年级的《认识分数》可以通过核心问题一步一步引出分数的本质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分数的认识》的核心问题可以确定为“表示分子的数,与表示分母的数有什么联系?”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之前的知识经验里没接触过分数。什么时候才用分数来表示,什么是分数等一系列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核心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刻的认识“分数”的本质。在核心问题确认后,可以再提几个辅助问题来推动“核心问题”的提出。分数的表示前提是“平均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入“现在有1个桃子,要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这就是潜在说明分数的表示前提是要“平均分”。每人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认识“二分之一”后,通过类比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最后给出核心问题:“这些分数中,表示分子的数和表示分母的数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谈论后会发现,“分子的这部分”来自于“分母”。

核心问题的提出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展开,不然教学效果会恰得其反, 通过教学核心问题 ,知识点层层推进,重难点迎刃而解,在学生认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问题具有目的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问题能聚焦,指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有深意,顾及当下,又能着眼未来。但是我们的课堂应该由这样的问题去引领,即用核心问题去引领教学,教学效果会得到提高。

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真正打造高效课堂来迎合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切实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5(11).

[2]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

猜你喜欢

分数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分数的由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可怕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