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对策

2021-12-19杨应龙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小学

杨应龙

摘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界的重要热点问题,国内对于初等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梳理法、逻辑推理法等,从一线体育教师视角,对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讨,学校体育可以从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聚焦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积极寻找家校深度合作路径等方面着手,教育部门协同推进,确保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良好培育。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通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深度教学、构建网络平台、家校通力协作、社会环境支撑等环节来实现。

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培育;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小学体育属于体育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筑造基础的重要阶段。且小学体育属于小学阶段教学课程中很重要的科目,不仅影响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增加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同时也增加了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小学生身体素质也成了家长、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重点。但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短板,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时间不足、个别教师综合素质较低等等。同时,因户外活动参加减少,小学生课后一般呆在家中看电视,看书等,导致现今小学生肥胖、近视眼、营养不良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及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改进,完成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能从体育课程上学习到充足的锻炼知识,从而使体育成绩达标,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接受基础教育,具备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自身终身发展的能力。所谓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个人修养,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在核心素养的引领渗透下,可以显示出体育教育的人文情怀、育人价值,并把教学提升成为教育。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既要关注技术动作的练习和传授,体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培养正确的价值导向、规则意识、团队意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做准备。

一、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提供稳定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学生获得“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设想,若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显然难以提升。体育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人物。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带着切身体会,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将自己运动时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作为课堂的教学实践者,体育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正确认识课堂目标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精力予以妥善解决,此外,教师还要规划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苦练教学本领,广泛涉猎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高效教学,对课堂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课余时间多进行学术科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另外,有关部门在相关政策上能给一线教师“松绑”,尽可能的留给教师更多时间去钻研教学、做教育科研,给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提升提供畅通渠道。

二、学校体育教学深层推进,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调整教学要素

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和关键,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一定是走向深度教学。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围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育人目标,摒弃原有将体能增长或运动技术掌握作为唯一目标,选择利于培养学科素养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新各种体育活动,设计新颖有趣味性的运动器材等,以此来吸引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用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围绕育人目标构建合理的学习评价,将原有的形式化、表潜化以及唯技术的教学思路转变为由知识中心向以素养为中心,让学生除了学习学科体育知识学习,又能形成高于体育学科知识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强化课堂教学实施,巧妙引导,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结合运动情境学习,在组织教学内容上,需要从“技能教学”转向“主题教学”,从运动技能和技术的学练为中心转向以运动文化和运动体验为中心的主題教学;及时评价,确立标准,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时的态度和品质表现纳入评价范围,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喜欢体育转向热爱体育并形成运动习惯,教师可以在指导启发学生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中去,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将运动中的情感带入内心,从而能够改造思想,形成自觉的运动意识;另外,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纳入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师生加强反思,延伸拓展。采用深度教学,重新认识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严格落实课堂实施,及时有效做出教学评价,分层测评,关注个体差异。不单单以技能习得为评价标准,让学生聚焦于教学目标的完整达成和深度完成,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在教学中引入趣味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兴趣

常见的体育教学项目有短跑、长跑、仰卧起坐、实心球、足球、篮球、排球及跳绳等,这些运动项目均属于需要达标的项目,也有明确的运动标准,因此教师为保证学生体育成绩的优异,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会对以上运动项目更为关注。有鉴于此,体育教师需更新教学观念,在体育运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入趣味性运动项目,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可度,提高参与热情,并使其体育品质和身体素质皆能得到有效提升,也可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啦啦操、鬼步舞等一些趣味运动项目都可以融于小学体育教学,这些运动项目普及性较强,且运动技巧与舞蹈相关,学生较为喜爱,因此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适量引入这类项目,在不同的环节穿插、练习,或安排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养成已然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教学目标,因此体育教师需更加注重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合理利用教学工具,强化体育精神;科学设置游戏,加强团队合作;引入趣味项目,激发运动热情;融入全民健身,树立正确理念,使全体小学生都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道德品质,并确保其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姜英花.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69+88.

[2]贺妍颖.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3-4.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小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