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及归因分析
2021-12-19邓薇
邓薇
摘要:一直以来,作业设计都是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应试教育理念遗留下来的作业问题愈发明显。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保障。以往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以书面形式为主,作业量过大、作业内容单一,且教师评价形式也比较固定化,导致数学作业质量偏低;再加上家长、学生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越发明显。双减政策的提出让众多农村教育者开始审视学科作业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升一直备受关注,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学生综合学习质量的关键。以往教育理念下,部分学校的作业设计并没有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主要以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等方式出现,忽略了作业多方面的功效。因此作业效果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双减政策对作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政策为依据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质量。
一、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面作业为主,缺少灵活性。
长久以来,书面作业都是数学作业的主要存在形式,多数农村学校除了书面作业以外并没有任何的辅助作业形式,但是单一的书面作业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以中段教学为例,中年级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桥梁阶段,既要承接低年级的数学知识复习任务,同时也要为高年级数学学习做好习惯培养和思维拓展,因此数学活动更加需要多样化。然而,以往中年级数学作业基本上都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单一的形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学科枯燥无趣,反而影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提升。再者,现行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衔接的也是非常紧密的,但是书面作业无法体现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影响了学生正确的学科观念的形成。
(2)作业数量过大,增加学生负担。
书面作业形式下,难免会出现作业量过大的现象,比如中段加减乘除计算练习,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作业形式:口卡每天50(100)道;数学概念、知识点一个写5遍……先不用看作业内容,仅仅是听到这个数字就会让学生“望而怯步”,而且数学概念、知识点并不能依靠死记硬背来加强记忆,这并不符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再者数量过多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提起主动做作业的兴趣。
不仅如此,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作业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质量也相差很远,比如三年级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知识点,老师要求学生写5遍知识点,本来是想要依靠多遍书写加强学生记忆,然而结果却截然相反,学生越写越潦草,甚至自己都认不出来写的是什么,更不用说记忆和理解算理。再者,中段的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但是方法更重要,单纯的大量练习,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纠错过程,做了还不如不做。从学生每天的口卡来看错误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连简单的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出错。
由此可见,大量的布置机械、重复作业不仅没有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质量,反而增加了学生负担,影响了学习效率。
(3)作业内容单一,引发学生反感。
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单一的作业内容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比如书面作业总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就是随堂练习册的习题,对小学生而言,这些内容显然是没有吸引力的,作业的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例如中年级的多种方法解决购物问题,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在作业内容安排时专门挑选同一类习题进行练习,忽略了此类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商场促销、超市促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去生活中自己发现素材,自己去搜集整理与知识点相关的素材呢?如此,不仅能够避免了作业内容单一的缺陷,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4)作业评价单一,阻碍学生发展。
以往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只是结果性评价,当然书面作业最直观的方式也就是对错或者成绩,至于学生能力、学生思考过程等并不能有效呈现在数学习题中。因此此种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下,农村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不再只关注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中,这对于农村小学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因此,以双减为依据,在落实多元化数学作业的基础上推行过程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成因分析
(1)学校因素
1、管理方面
以往农村学校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围绕着课堂教学进行,作业要求整齐划一,在作业设计、作业实施、作业评价等方面缺少因材施教的管理意识,各班级作业管理制度不同意,各自为阵的现象明显,影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质量的提升。
2、教师方面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小学教师学习意识较差,对于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作业设计理念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比如教师对双减政策的学习不到位,盲目地减少了数学作业的数量,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对多样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并没有足够关注。
(2)学生因素
农村小学生接触到的其他数学资源有限,课后活动中除了书面作業对其他数学资源并没有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意识,比如对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缺少深度研究的意识,自主作业、自主活动意识相对较差。
(3)家庭因素
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素质较低,认为除了“写”的作业,其他形式的作业都不叫作业,偶尔教师布置一些动手实践作业,比如七巧板制作、天平制作等等,家长还会觉得浪费时间;再者,家长还会为学生布置“额外”作业,比如买一些练习题等,这在无形中也给学生增加了不少的作业负担,导致学生反感数学作业。
结束语:
应试教育理念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诸多问题综合于一处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质量。书面作业形式单一,多数情况下还会出现重复、机械性作业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讲稍显枯燥乏味,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再者教师普遍关注学生的作业或者测试成绩,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素养的收获关注度稍显欠缺。双减政策的推行,让教师、家长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在今后数学作业设计中,要从上述问题为抓手,以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学情为抓手,制定灵活、多样、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方案,满足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秀容.农村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02.
[2]孟玉梅.设计数学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遇见最美的自己[J].教育观察,2020,9(19):130-131.
[3]邱小平.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作业的质量与效益[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5):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