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措施

2021-12-19胡樱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民乐民族音乐核心

胡樱

摘要: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西方音乐与流行音乐,在这种音乐环境下成长,学生的思想和音乐素养过于狭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积极挖掘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优秀内容,从而促使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教师实践中,必须对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有一定的认识,之后结合民族音乐与小学生的特点,展开相关的教学探索工作。

关键字:小学民族音乐教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音乐是小学生智力与情操成长的助力,而民族音乐又有其自身的优势,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必须以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推动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相关概念简述

(一)小学民族音乐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小,主要的任务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而小学民族音乐与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能够反映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借助在小学音乐中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1]。

(二)音乐核心素养浅述

在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核心素养更多是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而小学生民族音乐学习中,教师更应重视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民乐,加深对民乐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及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高,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缓慢,不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发展。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教师对民乐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正确认识,能够促进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能够帮助学生稳定情绪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接受学前教育中,学习的内容知识性不强,主要以娱乐和习惯培养为主。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除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之外,还要掌握相关的技能,学生身心发育不全,在面对这种学习转变时,适应能力较弱,情绪极不稳定,不利于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而民族音乐内容多以生活题材为主,音乐语言轻松、舒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能够得到完全放松,自身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竞争愈发激烈,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技能型转变,而这需要极高的素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学生自身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小学阶段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全面提升[2]。

三、在民乐教学中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方法探讨

(一)充分挖掘民乐的生活性

民族音乐的创作极具民族特性,其内容和风格非常贴近民族日常的生产生活,教师在民族音乐核心素养培育中,应该重视民族音乐的特点,积极挖掘民族音乐的生活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民乐欣赏体验感,借助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形成喜欢民乐、欣赏民乐的好习惯。

例如,在《美丽的东乡我的家》教学中,本首歌曲主要描绘了东乡族对自己家乡中生活的各种事物,如云彩、大夏河、喜鹊等等,歌曲曲风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以提前对东乡族进行查询,了解东乡族的聚集地和生活风俗,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来。之后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本首歌曲。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东乡族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了祖国的包容性和民族的多样性,发现民族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加深了对民乐的喜爱之情,借助民族音乐生活内容的增强体验与渗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受到了激发。

(二)重视民乐氛围的营造

小学民族音乐内容丰富,有赛马场景、自然风光、故事等,教师在音乐核心素养培养中,要利用好民族音乐的丰富内容,充分展示民族音乐的故事性、趣味性、艺术性,使得学生在长期熏陶中,形成民族音乐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梁祝》音乐的鉴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梁祝》动画中草桥亭畔、共读共玩、化蝶等经典片段,借助动画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沉浸在梁祝的音乐氛围中,还能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之后教学可以播放梁祝音乐,结合自己的感受,与乐曲的行进,为学生缓缓讲解梁祝音乐,学生在教师刻意营造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真情的珍贵和难得。教师也可以对主题进行升华,不仅仅是世间爱情难得,更应该引导学生珍视师生之情、同学之谊、父母之爱。

(三)重视民族特点的突出

小学民族音乐,选取的民乐,民族风格较为突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不同民族各自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在教学中着重突出民族音乐的民族性。如蒙古族音乐多为高亢、开阔;朝鲜族民乐温婉回转。教师只有突出各民族音乐的特点,才能加深学生对民乐的认识,从而促使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等特点,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将现代社会的教育成果引入到教学中,重视课程聂荣的创新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民乐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赏析、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宇英.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堂传承民族音乐的价值和策略[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9, 000(012):240.

[2] 陈小菊. 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研究[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8):204-205.

猜你喜欢

民乐民族音乐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民乐国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