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有里美 笔下有形 心中有魂

2021-12-19胡维唯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笔画中华文化语言文字

胡维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焦急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而汉字作为语言组成的最小单位,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第一关。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是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起始阶段,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引领学生亲近汉字、亲近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及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

周汝昌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信息库”。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识字的过程就是启智,是培植学生华夏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承载履行母语文化启蒙的使命。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认知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情,遵循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的规律,以直观的方式引领学生去学习汉字,去发现汉字之美,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内涵,提升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程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一、用眼睛去发现汉字之美

汉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汉字,从远古向我们走来,一个个字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这种美体现在它的音、形、意,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引领学生品味汉字之美。

比如与水相关的汉字“江”“河”“溪”,它们的读音分别是“jiāng”“h锓xī”,在教学的时候,我们通过读音可以有意识地想象到这三个字所表示的画面,感知到它们的意思:“江”,后鼻音,读起来感觉发音浑厚圆润,那应该是一条很大的河;“河”,相较于“江”的读音,嘴型不需太开阔,应该是比“江”小的一些大河、河道等;而“溪”在发音时,气流通道会狭窄一些,那么可以想到“溪”应该是更小的河流。就这样,通过汉字的准确发音,我们能感受到音带给我们的画面感,甚至能感受到汉字潜在的意义和内涵。

再如,教学“日、月、山、火、水、鼠、燕”等汉字时,我们就通过图字对照引导学生去感受汉字就是一幅画,每一笔都代表着一个重要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每个笔画的位置、长短也都是有讲究的,燕子的翅膀就是左右两边的“北”,燕子的尾巴就是下面的四点……教师要通过引领学生去发现、感受汉字的画面感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教学“翩翩起舞”“呼朋引伴”“湖光山色”等词语时,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读词、想象画面,让学生从文字本身走向文字深处。

二、用书写去描绘汉字之形

初学汉字,要让学生知道田字格就是汉字的家,要想让汉字住得舒服,就得把字的各部分放在合适的位置。汉字的各部分就是组成汉字的笔画,只有将这些笔画写工整了,摆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使字显得端正、大方、舒畅,教师还可以用形象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布局,才能在写字时做到规范书写,体现汉字的结构美。比如教学“品”字時,要让学生观察各部分结构及大小和位置,从而掌握平衡、协调,使上下大小搭配合适,美观大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出示“森”“晶”等字引导学生去练习书写。

三、用心灵去感受汉字之魂

汉字由笔画组成,这些字的笔画或多或少,或同或异,那么在书写时,是否都能一概而论?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要根据字形结构合理安排各个部分,并告诉学生写字如做人,你们看“木”字四笔组成,撇捺舒展,那如果两个木在一起呢,这就变成了“林”,写的时候还能像写“木”时一样,撇捺舒展吗?这个时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他们会发现左边的部分写的小一些,左边“木”的最后一笔要变捺为点,教师告诉他们,这就是汉字的谦让精神,跟我们人是一样的,两个人在一起,要互相谦让,紧接着引出“森”字,再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去观察,去发现笔画的紧凑、团结……

再比如教学“腰”“脑”“臂”字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都有“月”这个部分,但在左右结构中,“月”字的第一笔是竖撇,而在“臂”的下部分,“月”进行了变身,第一笔变成了竖,这是因为要有力地支撑着上面的部分,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上下结构的字中,往往下面的部分要履行承担重力的责任,要稳稳地托起上面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汉字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符号,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工具,而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之气的文化。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汉字不仅传承中华文化,它的形体及其变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映射出中华古代诸多信息的文化“化石”。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一定要明白汉字教学绝不仅仅只是教孩子们识字,而是引领学生亲近汉字、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有序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文化,提高研究汉字的兴趣,培养科学解字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树民.汉字特殊功能与教学创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2]薛晓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

[3]许发金.“10分钟随堂练字”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J].语文教学通讯.2014.2

猜你喜欢

笔画中华文化语言文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一笔画
语言文字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