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层监督体系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2021-12-19郑标伟
郑标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此,天津市滨海新区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基层监督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着力构建基层监督体系,有效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党执政的政治根基。2021年1月至8月,全区派驻机构、街镇纪检监察组织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全区基层监督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基层监督质效得到全面提升。
一、坚持全面覆盖、注重分类施策,构建七大领域基层监督格局
1.健全开发区基层监督体系。制定《关于以高质量纪检监督服务保障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强有力的监督融入深化法定机构改革全过程,营造开发区优良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更好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五大国家级开发区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2.健全街镇、村(社区)基层监督体系。制定《关于加强街镇、村(社区)基层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聚焦对21个街镇、472个村(社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
3.健全党政机关基层事业单位监督体系。制定《关于加强基层事业单位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濱海新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以强化101个基层事业单位治理为重点,聚焦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特点强化监督,坚决防止基层贪腐、执法不公、作风粗暴等问题。
4.健全国有企业基层监督体系。探索在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滨海新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家国有企业开展试点,下设6个监督中心,统筹调配29个二级企业及所属单位监督力量,消除监督盲区,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5.健全公立医院基层监督体系。制定《关于加强滨海新区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区卫健委党委、驻区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公立医院党委和医院纪检组织联合的“四责同步”机制;完善会商制度,分3大类12项监督重点;聚焦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回扣”以及药品、设备、试剂、耗材采购等环节,对11家公立医院强化常态化监督,为推进“健康滨海”提供有力保证。
6.健全学校基层监督体系。制定《关于加强滨海新区教育体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聚焦227家公办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思政教育、招生考试、设备采购、师德师风等重点工作,构建职责清晰、衔接有序、贯通有力、运转高效的监督体系。
7.健全政法系统基层监督体系。推动区公安局、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分别结合工作实际,聚焦“六大顽瘴痼疾”重点环节,制定本单位加强基层监督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基层监督向纵深发展。
二、明确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不断完善基层监督工作体制运行机制
1.健全组织体系,做到“网络严密”。一是加强开发区纪检组织建设。以深化法定机构改革为抓手,推动各开发区所属单位、二级企业、社区健全纪检组织。比如,生态城纪委督促所属4个二级党委全部设立纪委,分别配备3名委员。保税区纪委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在名居花园社区党委设立纪委,在悦诚花园等6个社区党组织配齐纪检委员。二是健全国有企业纪检组织。以深化国企领域监督工作为抓手,完善4家区属国有企业和10家原区属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纪检组织,配备专职纪检干部。比如,海泰集团纪委纪检干部由3人增至5人。滨海建投、国资公司、临港控股3家试点国企共设立6个监督中心,新增27名监督员。三是推进派驻机构和基层事业单位纪检组织建设。制定工作方案,推动滨海新区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干部进行有计划轮岗交流。比如,调整14名机关干部到派驻机构交流任职,确保每个派驻机构达3~4人。推动20家处级党委建制的区属事业单位设立纪委、配备纪委书记,目前6家已基本完成。四是推动政法系统纪检组织建设。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深入推进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切实解决“无人监督”问题。比如,区人民法院设立机关纪委,配备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区监察室配备5名纪检干部。五是充实街镇、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力量。以换届为契机,优化加强街镇、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比如,对履职不力的街镇纪委书记、副书记进行调整,在全区472个村(社区)均设立纪委或纪检委员,重新选聘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472名。
2.完善责任体系,做到“人尽其责”。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基层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区纪委常委会总体抓、分管副书记牵头抓、班子成员协作抓的领导体制,明确各纪检监察组织职责,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情况通报、总结交流,形成“统一指挥、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各纪检监察组织分层制定年度基层监督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压实监督责任。比如,区纪委监委印发年度基层监督任务清单,明确5类19项监督重点,细化4类任务事项、17项任务内容和60条任务措施。三是强化考评问责。修订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办法和纪检监察组织业务工作考核办法,把开展基层监督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强化结果运用。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对考核排名靠后的派驻机构、街镇纪检监察组织进行集体约谈,督促强化履职担当。四是贯通“两个责任”。一方面,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认真履行协助职责,推动管党治党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另一方面,坚决履行监督责任,通过谈心谈话、发送提醒函、述责述廉等方式,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
3.明确监督重点,做到“靶向发力”。一是做精做准政治监督。紧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滨海新区贯彻落实情况,找准着力点,推进政治监督走深走实。比如,区纪委监委围绕“大棚房”问题开展“回头看”,深入涉农街镇走访点位194个,实地抽查大棚房661个,访谈群众141人,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成立即整改。二是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通过列席会议、日常检查、谈心谈话等方式,深入掌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践行“两个维护”、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比如,驻区农业农村委纪检监察组在参加驻在单位党组“三重一大”会议时,对某招投标项目中施工单位的主体资格当场提出异议、及时叫停。国资公司监督中心成立后,列席企业党组会议23次,并下发通知、提示函,督促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是聚焦关键岗位监督。坚持精准施治,着力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比如,太平镇纪委监察组制定村级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监督清单,梳理工程建设等村级组织7类重点工作廉政风险点,明确26项监督事项,提高监督针对性。四是突出行业监督。聚焦不同行业监督重点,着力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比如,第五中心医院纪委完善医德考评实施方案,为每位职工建立考评档案,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推进医疗行风建设。
4.创新监督方式,做到“精准施策”。一是“轮驻式”监督。集中一段时间进驻到被监督单位进行“全身体检”监督。比如,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推动区图书馆、区博物馆纪检人员组成监督工作组,对塘沽新华书店开展“轮驻式”监督,通过民主测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清单并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全面整改。二是“交叉式”监督。充分发挥派驻机构和街镇纪检监察组织“探头”作用,探索开展交叉监督,着力破除人情干扰。比如,在开展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专项治理中,區纪委监委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室牵头协调,推动汉沽片区和大港片区街镇纪检监察组织开展交叉互查,取得良好效果。三是“统筹式”监督。注重发挥“四项监督”协同优势,并与审计监督、会计监督等统筹衔接,发挥监督合力。比如,区纪委监委联系室与驻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成立联合监督组,深入区老干部局等单位,聚焦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7类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强化执行、狠抓落实。
三、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机制保障,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1.完善提级监督、交叉监督、请示报告制度。着力解决“熟人监督难”问题。比如,杨家泊镇纪委监察组会同第二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室,将辛庄村确定为提级监督对象,定期报告监督情况。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委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区纪委报送立案审查调查报告、审理报告,请示提级办理非中共党员相关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件。
2.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督促区属单位、街镇村(社区)、基层企事业单位健全权力清单,公开权力事项。比如,第三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室选取海滨街作为试点,督促街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如实报告亲属关系、涉权事项,推动防范化解廉政风险。塘沽街纪检监察工委督促街道党工委和公共服务办围绕“三重一大”等事项,分别完善街道和社区层面权力清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3.完善派驻监督制度。重新对部分派驻机构综合监督单位进行优化调整,在解决个别派驻机构综合监督单位过多问题的同时,切实做到派驻监督全覆盖。制定派驻机构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工作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发现问题线索数量及考核排名情况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参考。
4.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坚持人民至上,制定“四访”工作实施方案、重复举报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健全领导包案长效机制,督促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构建群众融入监督、配合监督、评价监督工作机制,践行“向群众汇报”机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