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意蕴

2021-12-19刘玉新

求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体哲学

刘玉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的价值精神是关注人的合理生存、自由发展及全人类解放。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藩篱的全球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具有理论赓续、主体凸显、实践延展等深刻价值。

一、 理论赓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了“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

1.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梳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考察了不同形态的共同体,深刻批判了以货币、资本等为动力要素的“抽象共同体”和以国家、阶级、市民社会等为存在形式的“虚幻共同体”,认为它们是异化的共同体状态,人身处其中并未获得自由,相反却失去了自由,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而“真正的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理论憧憬,能使“现实的人”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完善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论述的“共同体”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自由人联合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体现了整体性思维,将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角度,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发展过程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提出倡议到形成共识再到落地生根、从“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双边“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再到全世界多边“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利益主体从局部的国家和组织逐渐延伸至世界各国人民。从基本内容看,它包含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多个命运共同体,并逐渐向数字治理、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重要领域深入拓展。从价值理念看,它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宗旨,蕴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契合各国人民的共同精神追求。这些方面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共同影响着健康有序的人类社会,牵动着兴衰与共的全球发展。

2.提供了實现“真正的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哲学集中论述了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情景,为当代人的合理生存和发展擘画了美好图景。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增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客观发展规律,树立了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以共同发展的理念整合各国利益,消解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始终坚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以共赢为目标,同世界各国携手共进,积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技术支持、人员支持等,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走深走实。在国际政治上,始终坚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全球安全上,致力于“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发展上,努力“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在民族文化上,不断“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在生态治理上,大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同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布局,形成了和谐美好的世界新格局。这种以和为贵、休戚与共的发展方式,描绘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个命运主体和谐共生的相处状态。

二、 主体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了“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

1.促进了“现实的人”的主体意识觉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既非单纯以个人为本而不要整体,也非单纯以类群为本而不要个体,而是以每个人与一切人为本,让人摆脱神的奴役、人的奴役、物的奴役、权的奴役和自然必然性的奴役而走向自由解放。马克思指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从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内部规定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类内本质”。这两个观点从不同逻辑层面揭示了人的本质的深刻内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个体的人具有主体性、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和实践活动融入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将视野焦点从“人民”放大为“人类”,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存在的主权国家、特殊地区、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也包括作为个体存在的“现实的人”,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人民的主体价值,彰显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些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之源,极大地增强了世界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度,有力地促进这一中国方案的落地和优化升级。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人类前所未有地在与自己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上成为一个“类主体”,人与人、国与国乃至全人类命运与共,充分调动了全世界人民齐心协力建设人类共同家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2.满足了“现实的人”的美好生活需要。马克思认为,离开人的需要的一切社会实践和一切社会关系是不存在的。人的需要既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在动力驱使下将自己融入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人的本质也只有在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人的自由正是主客体相统一的结果,只有主观需要与客观世界相符合,人才能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公共卫生、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国际治理存在的痛点和难点不断暴露,尤其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呼声更加强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说到底也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切当代人的合理价值和愿望诉求,把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关切本国人民的利益诉求,也关照他国人民的发展利益,为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团结和凝聚世界人民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

三、 实践延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了“人类解放”的实现路径

1.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明方向。马克思深刻认识到,“联合体”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意义重大,指出在共产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他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的组织状况、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等作出了设想,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还要经过一个过渡阶段后才可能进入未来社会,未来社会自身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指明了建立“共同体”能有力地推动人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完善,促进全人类的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当代国际社会发展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社会组织模式,其先进性突出地表现为紧紧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人的个性充分展现和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中国努力寻求全人类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以博大的国际胸怀推动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谋求全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建构体现并代表全人类和合共生利益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只有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本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辩证统一起来,才能充分激发全人类的创造活力,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为实现“人类解放”贡献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世界,指明了人类解放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解放理论包含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层面,其中,政治解放是前提,社会解放是保障,人类解放是最终目的。实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终身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指出实现人类解放的具体路径、具体方式和手段,也没有指明依靠什么社会力量实现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直面当今时代发展的困境,从人类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出发,为促进人类解放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步骤、发展战略和制度设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彻底颠覆了西方国家“利己”的现代性价值基础,指明了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出路,是中国化和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实践倡议,努力建构全新的全球化图景。

面对诸多全球性新挑战新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越民族国家、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差异,凝聚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合力,表达出新时代全球治理的中国逻辑。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发出中国声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试图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巴黎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等,都是中国主动担当历史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切实努力。中国不仅“为中国谋”和平的国际环境,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为世界谋”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和谐美丽的世界梦。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向着形态更高级、理念更先进的阶段阔步行进的重要路径。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失去其原有的价值意义,相反,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与人类文明进步道路上的重要战略引领,推动全球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责任编辑:李 欣

猜你喜欢

全人类共同体哲学
爱的共同体
关于献血
疯狂的重量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论《安魂曲》中母亲形象的三重意味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小箭作品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