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要找到“结合点”

2021-12-19龙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45期
关键词:结合点诗句证明

龙莉

现在的作文教学,让老师头疼,学生心疼,怎么办呢?本文将在引导学生如何运用“一材多用”的作文技法”、如何做到将“材料与话题结合”即找到结合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对作文教学中的“找到结合点”有点小小的贡献。

一、找到子话题与母话题的结合点:子←→母

话题(材料)作文,一定要认真分析,找出子话题,一个母话题(材料)会衍生出许多子话题,究竟能衍生出那些子话题,我们的同学就要去找出其中的结合点,即找到资话题与母话题的结合点,然后围绕子话题进行立意,写作,确定子话题,更能突出写作中心、重心和立意。

二、找到标题与子话题的结合点:标题←→子

找到了子话题以后,围绕子话题确立标题,标题是一篇作文的眼睛,标题取得好与否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因素之一,所以要学会拟标题,拟标题主要有两种方法:

(1)直白式标题:很多同学找到子话题以后,就拟一个与之相关的标题,这种标题直接了当,让人一看犹明白。这就是直接找到了标题与子话题的结合点。

(2)含蓄式标题。①运用一定的修辞,如比喻,对偶等。如写诚信,可以拟为:坚守心中的坐垫,将诚信比作坐垫。②标题可以新颖,含蓄,优美,可以用些诠释,化用诗句。如:为有源头活水来,把诚信写作源头活水。

三、找到第一段内容与母话题、标题的结合点

找出写作的子话题后,第一段要将母话题过渡到子话题,用第二种方法拟标题后,也一定要在第一段解标题,找到标题与写作的子话题的结合点。

例如:标题“让花绽放,馨香大地”这个标题用了比喻的修辞,含蓄,有文采,但一看这个标题,我们可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因此解题就十分重要了。

第一段解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的梦想就像花儿一样,只有让梦想像花一样绽放,才能馨香大地。

这样一来,解题就是找到了标题与子话题的结合点,我们写的原来开是梦想。这样,主题明确,标题用修辞,开篇又点题。这样抓住了老师阅卷的第一印象。

四、找到同题与不同子话题的结合点

例如“让花绽放,馨香大地”,同样这个标题,我们不仅可以写梦想(如三例)还可以写理想、诚信、责任心、感恩、付出等,只需在解题时将子话题中心“梦想”换成与意相关的句子即可。

五、找到论据与论点的结合点

写作最忌有议不论,即只罗列材料。材料每个学生基本上多少都有一些,但是考场上有些学生就不会用,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材料有何作用。

材料就是论据,就是证明你的观点的。

你的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即观点,那你所有的材料就是为了证明观点。所以,列举了材料,你要议论你这个材料证明了什么。这还有一个好处是:不会写偏题。即使你取得的材料好像不是能很好的证明你这个观点。但写都写了,不可能划了,那就在议论时,用点技巧,把它写成是证明这个观点的(一材多用也是这样来的)。只是这就需找到言之成理的方法。

六、找到“一材多用”的结合点

所谓一材多用,就是一个材料,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怎么用呢?就是找到材料与不同观点之间的结合点。

比如:“陶渊明”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这可以证明他“淡泊名利”。如果考场作文要求写“懂得放弃”可以用吗?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深知只有放弃官场的繁荣才能收获内心的平静。结合点不是找到了吗?如果,考成作文要求写“挣脱心灵的枷锁,”可以用吗?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放弃官场的繁荣走进了山水田园,他挣脱了心灵的枷锁。结合点是不是又找到了?

同学们,重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我们言之成理,就可以找到论据的不同角度,也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这就是“一材多用”。

(1)找到平时习作与考试作文的结合点。有时,我们平时写过的作文,看过的佳作,是可以运用到考场中的。(但是要求不能套作)也就是要找到结合点。只要有“结合点”,把作文的观点修改,议论的突破点一改,不就可以了吗?如果有这种机会,可以提升同学们考场上的信心。

(2)找到诗句与观点的结合点。直接结合点:如写“奉献”“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一种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奉献。——相关的诗句的结合(诗句就是观点)。

间接结合点:如写“理想”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陶渊明的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徒具欢颜”是杜甫的理想(有同学认为些什么观点就要用什么观点的诗句,但这些句子写理想的不也用的十分巧妙吗?)这就是找到了结合点。如写“欣赏”我们要学会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我们要学会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秋日美景。我们还要学会欣赏“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哀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我们要学会欣赏,才能看见别人的价值,也才能看见自己的价值。——找到欣赏诗句的美景中的无形的欣赏与欣赏自然。

(3)自然界萬物与观点的结合点。无形的人类社会,有的大自然都是我们写作的好素材。大自然的一花一木,一树一草,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如“梅”。

我挥不走失败的阴霾,想出去放松一下,我在这冰天雪地中漫无目的的前行。突然被一抹淡淡的红吸引了,那是怎样一种生命,在冰天雪地里,它努力的开放,开得那么从容,那么淡定,那种美,惊艳了我。“失败,算什么?”我的心一下晴朗了,阴霾散了。

由“梅”这个大自然的“物”以小见大写它让我扫走了失败,。由此,还可以想到什么呢?

失败这个词,可换位挫折,打击,退却……梅的坚强,让人坚强,可写坚强。也可以写欣赏,欣赏到梅的精神。——引申找“找结合点”,同样的“草”不也可以入文吗?

我被眼前的草惊呆了,他们努力的探出绿色的小脑袋,拼命的生长。我仿佛听到了它拔节生长的生命的强音,连草都坚强(坚持,不放弃)如何,何况人呢?——结合点。

还能写坚守,坚守生长的梦想,在坚守内心的信念。

把每一次写作都当做一种全新的体验,找到写作的“结合点”写作文也成了一件轻松的事。

猜你喜欢

结合点诗句证明
六一来了
不等式的证明与函数构型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三年级读写联动教学方法初探
不在场证明
“三项工程”与新兴合训专业建设的结合点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