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现状与叙事策略研究

2021-12-18陆生发殷凡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2期

陆生发 殷凡

[摘要]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展现了少数民族鲜明的民族性。在诸多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中,壮族题材电视剧特征尤为明显。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归纳十几部壮族题材电视剧,按照叙事手法将其分成主旋律叙事、史诗化叙事和民族风情叙事三种类型。整个研究以这十几部壮族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有序进行,剖析壮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现状与叙事策略,深挖其民族文化内涵,并为进一步提升民族题材电视剧水平提供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壮族题材电视剧;壯族文化;叙事研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当前,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更注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理应予以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视剧的表现手法日渐丰富,艺术性、思想性也在不断增强。然而,纵观全国电视剧大数据,在全国电视剧总量中,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所占比重极其有限。因此,我们对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进行具体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壮族题材电视剧为具体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一、壮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梳理

新中国成立后,为促进民族团结,传播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我国开始探索以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从摄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到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1977年,我国首部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小活佛》诞生。截至目前,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已经创作二百余部,一千余集,其中壮族题材电视剧已有十几部。

壮族题材电视剧是以电视剧的形式,书写壮民族历史,表达壮民族风土人情,传达壮民族文化思想。1979年,广西电视台和广西艺术学院联合摄制广西第一部电视剧《百灵鸣春》。之后,广西陆续拍摄了各类题材电视剧,包括壮族题材电视剧,诞生了许多现实题材的壮族电视剧作品。1989年,根据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的电视剧《马骨胡传奇》获得了金帆奖三等奖,该电视剧通过讲述壮族民间传说,刻画了壮族的性格,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2002年,南宁电视台等单位摄制了我国首部壮族题材电视剧《五色场》,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该片反映壮族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壮族青年对建设家乡的不懈追求,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骏马奖。此外,壮族题材的电视剧还有表现壮族抗倭女英雄传奇事迹的《瓦氏夫人》,讲述壮族妇女拼搏商贸的《边贸女人》,根据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的《窍哥》和《刘三姐》,反映广西历史事件的《腥风血雨》《大围剿》等[1]。最近几年,以西汉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为题材而创作的《沧海丝路》,再现真实故事的《黄文秀》《黄大年》和讲述壮乡发展的社会现实题材电视剧《北部湾人家》等都陆续摄制与播出。

这说明壮族文化在影视领域焕发着蓬勃生命力。通过梳理壮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壮族题材电视剧在内容上越来越丰富,不仅讲述民族历史、再现英雄人物壮举,而且贴近当下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富有趣味性和代入感。壮族题材电视剧除了弘扬爱国、民族团结精神,还记录了壮族的民风、民俗,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架构起不同民族之间文化沟通的桥梁。

二、壮族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正是影视艺术创作的素材库。壮族题材电视剧取材于壮族群体,围绕壮族的民间故事、历史史实与当下的民族风貌等多个维度展开,是壮族的民风、民俗、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的文化载体,书写了壮民族历史,传递了壮民族文化,延续了壮民族精神。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已探索和发展了43年,并且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叙事风格,在电视剧题材中独树一帜。壮族题材电视剧也是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大类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有着相似之处。总体来说,壮族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主旋律叙事

主旋律电视剧不仅向观众提供娱乐消遣,更为重要的是担负着爱国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使命。在最近几年的电视剧作品中,《北部湾人家》以一个老人的视角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以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将40多年的国家改革开放和60多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的成就浓缩在一个普通家庭故事中,歌颂了老一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富有教育意义;网络剧《黄文秀》则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精神风貌。剧集内容从黄文秀的工作视角切入,向观众讲述了脱贫攻坚战中新时代青年的奋斗与付出,使爱国奉献精神深入人心。

(二)史诗化叙事

一般来说,史诗化叙事更倾向于以宏大的场面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角色,表达庄重而深刻的思想与情感。黑格尔对“史诗”下了定义:“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书’或‘圣经’。”[2]壮族题材电视剧存在史诗化的叙事风格,既有对民族历史的书写,又有对民族英雄的刻画。

电视剧《沧海丝路》讲述的是古代西汉时期,赵破虏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壮举,内容立足于史实,具有传奇色彩,还原了一个海洋版“张骞”式的人物—赵破虏。他率领一批拓荒者从广西合浦出发,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开辟了闻名于世的海上丝绸之路,显现了民族英雄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气节,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和包容。《瓦氏夫人》讲述了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壮族女英雄率兵抗倭、保家卫国的故事,她身上彰显了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坚强不屈的爱国精神。《大围剿》则全景式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剿匪斗争。

(三)民族风情叙事

广西壮乡地处我国山清水秀的西南山地,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孕育了别具特色的“那”文化、歌圩文化与壮锦服饰文化等,秀美的山川河流和淳朴的民风民俗为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在壮族题材电视剧中,人们能够领悟到民族风貌的诗意表达。例如从电影版《刘三姐》改编而来的音乐电视剧《刘三姐》,该剧在电影版的叙事基础上做了一些改编,弱化了阶级斗争的色彩,赋予了剧集喜剧特色。故事以刘三姐和阿牛哥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刘三姐斗歌、办民间歌会等一系列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并赞扬了刘三姐的反抗斗争精神。剧中不仅有唯美的民族山歌呈现,更有诗情画意的俊秀山水和民族风情展现。而电视剧版《刘三姐》则取景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特的岭南地貌山清水秀,为该剧营造了如诗如画般的意境。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所特有的民族风情,如瑶节、苗舞、壮歌等也为该剧增添了民族风韵。电视剧《窍哥》以窍哥曲折的生活和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家庭内部的斗智斗勇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其整体基调较为诙谐幽默,展现了窍哥和其他壮族人民的勇敢与智慧,歌颂了壮族人民的真善美,并且剧中还有宾阳游彩架、宾阳炮龙节等传统民族节日活动的内容。这些壮族题材电视剧作品通过细节讲述了壮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一幅充满民族风情趣味的长卷。

三、壮族题材电视剧现存问题

目前,壮族题材电视剧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壮族题材电视剧受市场化的影响较深,产业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影响力不够,在电视剧领域的竞争力欠缺。其次,壮族题材电视剧所呈现的民族文化内容仍不够全面,其内部的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最后,壮族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性和制作水准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一)市场化的运作削弱了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影响力

当前,电视剧行业是中国影视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虽然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进步,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但是从整体的电视剧行业情况来看,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情况依然是不尽如人意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没有很好地融入市场化竞争和电视剧的发展潮流。一方面,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电视剧,其娱乐性和大众化并没有那么明显。虽然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在市场化运作中已具娱乐性和大众化的内容,但是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电视剧管控愈加严格,如何把握市场喜好和政策要求之间的平衡值得思考。另一方面,电视艺术已经不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唯一途径,人们对题材和内容,甚至获取渠道的选择也更加广泛,这无可避免地削弱了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影响力。因此,如何平衡市场喜好和政策要求,创作出既接地气、又有意义的电视剧作品,使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融入市場成为值得关注的重点,是一项新的课题。

(二)壮族题材电视剧中的民族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

对民族文化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是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目前,在十几部壮族题材电视剧中,其内容虽然有民族元素的展现,但是仍然流于表面,侧重于对山、水、山歌、服饰的展示,缺乏对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深层次的展现,不够打动人。当然,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中也有既饱含民族风情,又具有人文内涵的电视剧典范。例如,纳西族题材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展现了浓郁的纳西族民族文化特色,也蕴含深刻的民族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视剧强调民族团结的同时,还兼顾了中华民族“包容”的思想[3]。正是其中所描写的国家统一、民族大义、人民友爱,提升了《木府风云》的精神高度,让该剧深入人心。

四、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壮族题材精品电视剧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明确指出:“文艺战线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抓住新机遇,直面新挑战,感国运变化、立时代潮头,用精品力作吹响前进号角、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厚滋养,为世界文明贡献华彩篇章,努力开创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新局面。”因此,面对壮族题材电视剧影响力欠缺的问题,壮族题材电视剧在创作上要立足于壮族民族文化内涵,呈现真实的壮族人民生活风貌,表达深层次的民族人文精神,不能流于表面;在电视剧的内容上,要紧跟社会潮流和实事,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让观众乐于接受;在电视剧产业上,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打造壮族题材精品电视剧。

首先,在宏观层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壮族题材电视剧的人才培养力度和影视产业投入。例如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发了《广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具有地域特色的广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2019年广西电影剧本大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影局主办,广西电影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电影创作中心协办,专门扶持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反映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展现中国社会真善美的现实题材影视剧作品剧本创作。

其次,在内容层面,壮族题材电视剧要在书写少数民族风情的同时,融会新时代的精神风气,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电视剧讲好广西本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壮族题材电视剧要立足于当下的时代环境,深入挖掘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内核,将艺术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让观众觉得内容有意思,而且内容要具有深刻内涵和意义。壮族题材电视剧可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少数民族电视剧作品,如云南当地民族题材电视剧《锻刀》,其塑造了受年轻观众喜爱的角色,同时融合了主流价值观,内容健康向上,传递了民族团结的理念。只有这样,壮族题材电视剧才能做到“本土风格,国际表达”。

最后,在电视剧的价值层面,壮族题材电视剧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地嵌入壮族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壮族题材电视剧内容,通过对民族认同的建构,提升电视剧文本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和加快,我国壮族民族文化要想在当前多元文化百家争鸣的背景下,仍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利用好电视剧这一载体,讲述壮族本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壮族题材精品电视剧。一方面,壮族题材的精品电视剧不仅可以让广大观众看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听到壮族阿哥阿妹的嘹亮歌声,而且可以让观众深入了解壮族历史,体会当下的民族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壮族题材的精品电视剧能够让各民族了解壮族,使壮族获得民族的认同、国家的认同,这对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电视剧作品,是壮族题材电视剧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1979-2005) 文化卷[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6.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路海波.文化包容、民族团结、审美佳作:评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J].电视研究,2012(0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