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与BEI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2021-12-18肖英博李海芳刘科举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杆单节穿刺针

崔 涛,肖英博,李海芳,刘科举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疼痛科,秦皇岛 066000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以腰部疼痛、下肢麻木为主要症状的脊柱退行性疾病,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甚至影响正常生活[1-2]。经3个月以上规范非手术治疗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须进行手术治疗[3]。既往研究[4]显示,传统开放手术效果明显,但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近年来,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和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均可用于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TESSYS可准确到达目标节段,有效避免对椎旁肌及软组织的过度剥离及牵拉,从而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术后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5]。BEIS技术创伤小,手术视野范围大,可有效改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状,疗效佳[6-7]。本研究通过比较两者对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旨在为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②经过3个月以上规范非手术治疗无明显效果;③符合微创手术指征;④自愿接受TESSYS或BEIS技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腰椎手术史;②合并椎体感染、腰椎滑脱、脊柱肿瘤等;③术前3个月有重大手术及外伤史;④合并心、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按照上述标准,纳入2017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400例,其中200例采用BEIS技术治疗(BEIS组),200例采用TESSYS治疗(TESSYS组)。2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秦三院)科教第(2017-095)号],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Tab. 1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in 2 groups

1.2 手术方法

BEIS组患者取侧卧位,腰部垫高使腰椎稍侧凸,充分暴露腰部皮肤,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责任神经根,CT定位穿刺点为一侧髂嵴上缘正中线旁开12.0 cm。常规消毒、铺无菌巾,1%利多卡因逐层局部麻醉,18号穿刺针与矢状面呈25°角进针,经皮肤、皮下、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到达下位椎体上关节突肩部外下缘,并在关节突周围注射2 mL 0.5%利多卡因,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将22号穿刺针通过18号穿刺针,插入椎间盘内,注入碘佛醇及亚甲蓝混合物(4∶1)行椎间盘造影。取出22号穿刺针,经18号穿刺针插入导丝,拔出穿刺针,以导丝为中点切开皮肤0.8 cm,沿导丝插入直径为2 mm的扩张导杆至关节突,沿导杆逐级插入1号、2号扩张导管至关节突,扩大手术通道。留置2 mm扩张导杆,逐级取出扩张导管,沿扩张导杆插入直径为3 mm的Tom针,磨除上关节突外侧缘部分骨质,插入导丝,取出磨钻和导杆,再沿导丝插入直径为3 mm的导杆,取出导丝,CT引导下将导杆经椎间孔进入,沿导杆分别置入6号、7号、8号磨钻,磨除上关节突外侧缘骨质,扩大椎间孔并置入直径为7.5 mm的工作套管。经工作通道置入脊柱内窥镜,到达椎管内硬膜囊前间隙,使用髓核钳摘除椎间盘突出物基底部髓核组织,用一次性等离子刀头止血并修复破裂的纤维环,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庆大霉素冲洗术区,术后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注入玻璃酸钠防止粘连,留置引流管,退出工作导管,切口缝合1针,术毕,无菌敷料覆盖。

TESSYS组术前定位、麻醉方式同BEIS组,穿刺点取一侧髂嵴上缘正中线旁开8.0 ~ 12.0 cm,18号穿刺针与矢状面成30°角进针。椎间盘造影方法同BEIS组。手术通道扩大后置入直径为8.5 mm的工作套管,并经工作通道置入脊柱内窥镜,到达上关节突表面,用直径为7.5 mm的镜外环锯切除部分上关节突外侧缘骨质及黄韧带,暴露椎管内硬膜囊及硬膜囊前间隙,之后操作同BEIS组。

2组患者术后均卧床3 d,3 d后佩戴腰围下床活动,腰围佩戴1个月。

1.3 评估指标

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3 d、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8]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9]评估患者腰腿痛程度及腰椎功能;采用Nakai标准[10]评价疗效,并计算优良率。优,末次随访时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生活、工作;良,症状基本消失,可正常生活、工作,下肢酸胀感或腰痛仅在劳累后偶尔出现;可,症状明显改善,存在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减轻工作强度或减少活动量后可缓解;差,症状无缓解,无法正常生活、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VAS评分、ODI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未发生术中神经根损伤、术后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TESSY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EI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E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且随着时间延长,VAS评分、ODI逐渐下降;TESSYS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低于BE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TESSYS组疗效优良率为93.50%,BEIS组疗效优良率为8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

图 1 TESSYS组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Fig. 1 Imaging data of a typical case in TESSYS group

表2 2组患者统计数据Tab. 2 Statistical data of patients in 2 groups

3 讨 论

腰椎椎管狭窄症与椎体活动及椎管内软组织增生有关,中老年多见,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11]。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建议采用手术治疗,但传统开放手术由于创伤较大,与现代脊柱外科提倡的微创化及标准化治疗的目标仍有差距[12]。近年来,经皮内窥镜技术快速发展,使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更加接近治疗理念,已实现在微创的情况下获得同等治疗效果[13]。TESSYS和BEIS技术是临床常见的微创术式,本研究采用2种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均疗效确切,末次随访时TESSYS组优良率较BEIS组高,提示TESSYS可能更适用于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

BEIS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脊柱内窥镜技术,通过对神经根及硬膜囊行腹侧减压以达到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目的[14],具有以下优势。①术前定位时头倾角增大,且经适当调整后(调整基线为下位椎体后缘连线及其上关节突尖部)有利于扩大椎间孔;②工作通道正位深度可达棘突连线,但侧位深度未达椎体后缘连线;③可行硬膜囊-行走根-出口根270°减压[15-16]。虽然BEIS技术具有上述优势,但操作中需要在关节突打孔以扩大椎间孔,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利于对远离盘黄间隙的病变部位进行减压,可能出现减压不彻底的现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TESSYS组术中出血量较BEIS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BEIS组短,提示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TESSYS治疗,创伤相对较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较快恢复。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改善,TESSYS组改善更为明显,提示TESSYS更有利于改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腰腿痛症状及腰椎功能。TESSYS经后外侧入路,能有效绕开椎管瘢痕组织进行减压,对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显著。TESSYS优点:①工作通道可经扩大成形的椎间孔进入硬膜外前间隙,利于操作者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②直接从椎间孔下方安全三角区进入,无须牵拉神经根,避免了操作损伤;③创伤小、减压更加彻底,患者术后恢复快[17-20]。TESSYS术中操作须注意:①避免反复穿刺、定位等操作,以减少辐射暴露风险;②术中视野狭小,器械置入时须缓慢,避免误伤神经根、硬膜囊等;③术中及时清理术野,避免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清除不彻底。

综上所述,TESSYS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手术创伤小,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但操作者须熟练掌握术中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导杆单节穿刺针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一种塑料型材热刀的自动张紧装置
心形曲柄导杆间歇机构分析与综合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Peek-Prevail融合器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λ对曲柄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