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效果及灵敏度、特异性分析

2021-12-18王淼焦冬梅张浩

系统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阳性率阳性血液

王淼,焦冬梅,张浩

1.吉林省白城市医院检验科,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省白城市医院血库,吉林白城 137000

所谓菌血症指细菌自伤口、体表进入自身血液系统,伴随着血液的循环遍布全身并进行大量繁殖,引起轻度全身炎症,临床中将其列入全身血液感染疾病[1]。由于该病具有发生原因复杂化、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为此患者一旦病发菌血症会危及其生命健康。尽早确诊可以为临床救治提供治疗依据,提升治愈率,改善菌血症患者的预后[2]。目前,临床菌血症检验中将血液培养公认为“金标准”[3],但实际检测中由于该种检验方法的用时长、阳性筛查率偏低,应用中具有局限性。而PCT在最近些年应用较广,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血液感染疾病中。相关研究中指出,血清降钙素原(PCT)指标与患者血液感染程度呈相关性,同时在检测和诊断菌血症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基于此,该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取40例菌血症患者(高度疑似),深入分析PCT和血液培养分别应用于菌血症检测中的效果,旨在为日后检验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并体现自身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菌血症患者(高度疑似),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25~65岁,平均(47.66±13.32)岁。原发病分布:17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循环系统疾病,10例消化系统性疾病,4例神经系统疾病。

1.2 纳入标准

①体温38~41℃;②年龄≥18岁;③具有较高的沟通力;④该次研究已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及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仪器PCT:仪器由广州万孚公司提供的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以及相应的配套试剂等;型号:飞测ⅢPLUS。

血液细菌培养:仪器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器以及相应的配套血培养瓶。

1.3.2PCT检测采集40例患者晨起静脉血液(确保空腹时间>8 h),6 mL行无菌操作;离心;血清分离;应用检测仪器测量血清中的PCT水平。

1.3.3血液细菌培养采集40例患者晨起静脉血液(确保空腹时间>8 h),8 mL行无菌操作;将采集的血液置入无菌培养瓶内,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器的支持,对采集后的血液进行培养。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检验方式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以及不同时间发热阳性率(发热后1、2、3 d)。

1.5 评定标准

PCT:PCT水平值>0.5μg;血液细菌培养:培养时间5 d,菌株出现后可视判定为阳性结果,反之为阴性[5]。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细菌培养检查结果

病理诊断阳性为38例(95.00%),非菌血症为2例 (5.00%);血液细菌培养检查中28例患者(70.00%)被确诊,其余12例(30.00%)为非菌血症,见表1。

2.2 PCT检查结果

病理诊断阳性为38例(95.00%),非菌血症为2例(5.00%);PCT检查中36例患者(90.00%)被确诊,其余4例(10.00%)为非菌血症,见表2。

表2 P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2.3 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比较

PCT和血液细菌培养检查结果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以及准确率中PCT检查显著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比较(%)

2.4 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发热时间阳性率比较

PCT检查方法无论在发热后1 d、发热后2 d亦是发热后3 d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不同发热时间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患者在炎症早期极易发生菌血症,由于病情严重,倘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情会发展至败血症,甚至会全身多器官感染,后果严重[6]。以往,血液细菌培养作为临床诊断菌血症的“金标准”,但存在检验不足,如:①患者在病发前应用过抗生素;②患者在急性发病期间采集的血液标本;③检验时间长,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结果滞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7-9]。因此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此时发挥的作用凸显,可改善预后。

PCT为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为糖蛋白,无激素活性,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敏感性高、稳定性强),尤其适用于细菌性感染以及非细菌感染的检验当中。大量研究者研究结果显示降钙素即可鉴别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同时可以作为菌血症早期最重要的预警信号,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指导[10-11]。

PCT的水平在不同人群中具有不同的界定值,并呈现动态变化表现,如:①健康人群(成年人)PCT浓度<0.05 ng/mL;②体弱多病的人群或者慢性疾病人群中PCT浓度>0.05 ng/mL;③PCT浓度升高则表示体内毒素与炎症因子相关;④正常人群PCT浓度<0.1 μg/L;⑤当PCT水平>0.5μg/L,则表示为早期炎症,故与菌血症病发有关。该组数据充分表现PCT水平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菌血症早期病情严重程度最主要的标志物[12]。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病理诊断阳性为38例(95.00%),非菌血症为2例(5.00%);血液细菌培养检查中28例患者(70.00%)被确诊,其余12例(30.00%)为非菌血症;PCT检查中36例患者(90.00%)被确诊,其余4例(10.00%)为非菌血症;PCT和血液细菌培养检查结果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以及准确率中PCT检查显著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查(P<0.05);PCT检查方法无论在发热后1 d、发热后2 d亦是发热后3 d阳性率(63.16%、94.74%、100.00%)均显著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查(10.53%、39.47%、86.84%)(P<0.05)。这与钟显英[13]研究中患者发热后24、48及72 h的PCT阳性检出率(93.759%、92.50%、42.50%)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58.75%、31.25%、8.75%)(P<0.05)结果一致。该组数据提示:P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发热后的患者在不同时间内多次检验,可以提升菌血症阳性率。如患者需要血液细菌培养应把握检查时机,最佳时机为发热后48 h,可缩短检测时间,提升其检查准确性。

综上所述,与血液细菌培养互比,PCT检查方法应用在菌血症中敏感性、准确性更高,更加适合临床菌血症的检查,故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阳性率阳性血液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二期翻修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