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对老宁波谜语的分类保护与思考
2021-12-18任卓君
任卓君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生不息的宁波人在自己故乡的热土上凭着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使这方土地变得富饶、美丽,富有生机和时代气息。而更让人敬仰和感动的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积淀了厚实的宁波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天一阁藏书的久负盛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让我们新老宁波人倍感亲切的宁波老话、宁波童谣,让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宁波谜语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
以宁波谜语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在各个年龄段的在校学生而言是当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培养各类人群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健康,提高文化品味,形成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
一、中华谜语的现状和申遗进程
“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庆辞”或“隐语”。它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是民间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它起源于生活,又融入于生活,使老百姓们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文字享受。谜语用比喻、状物、象形或影射等手段,把事物的本相自然隐去,但又不离开这个事物的本相,让人们运用推理、联想等途径进行猜谜,以达到射鹄中的之效果。
但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歌舞、麻将等能获取利益和娱乐的项目空前地活跃,中华谜语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机。谜语与前两者不同,它是一种动点脑筋的娱乐——先有苦后有甜,才能获得愉悦,这样,它的社会学便受到了冲击。又由于猜谜本身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加上参与者接受性比较缓慢等原因,限制了猜谜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多项情况表明,中华谜语的确已到应该受到国家保护的状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5月20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公布的十大类518项中,就有一项含“谜”的项目,即湖北宜昌的“青林寺谜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了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个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事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和技能。从老宁波谜语的相关特点与表现形式来看,它应当列入“民间文学”或“社会民俗”范畴。老宁波谜语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其形式和内容在民俗学、艺术、语言学及文学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老宁波谜语的历史成因和基本特点
老宁波谜语凝聚了宁波祖先的智慧,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言简意赅,具有一定的社会艺术价值。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经口耳相传至今。不少谜语反映了旧社会宁波的地情、民情,如补锅、剃头、磨剪刀等工作和行当,有的物象技术得以改进,有的早已被淘汰。在宁波谜语中有我们先辈们生活的艰辛、劳动的欢乐、审美的情趣。宁波谜语是宁波人逝去岁月的影子,是先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通过千百年的锤炼和积累,一代代宁波人的传承与发展,宁波谜语越发显示出其本身形象生动、质朴自然、诙谐有趣的魅力,宁波谜语中所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艺术美也有利于传承它的后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宁波谜语既有谜语的共性,又有宁波地方特有的个性。共性中有谜语与修辞格的配合,如:(1)层递:半天里一个筛子,筛子里一个碟子,碟子里一个栗子(打一动物:蜘蛛);(2)镶嵌:一貌堂堂,两眼无光,三餐勿进,四肢无力,五毛不齐,六亲无靠,七窍无通,八面威风,九九归原,实在无用(打一寺庙物品:神像);(3)类迭:半边进,半边出,半边燥,半边湿(打一建筑材料:瓦片);(4)引用:头戴诸葛亮,身穿关公甲,脚踏张飞弓,刘备不管账。(打一物:蜡烛);(5)矛盾:老和尚头上念经,小生员楼下读书;只见和尚念经,勿见生员读书;若见生员读书,勿见和尚念经(打一字:赏)。其个性主要在于地方性,谜底涉及宁波事物和人名、地名。如打人名:从何说起(史浩)、庆遇文衡(贺知章)、孙必振(全祖望)等;打地名:风平浪静(宁波)、瞎子撑船(宝幢,谐音保撞)、致富乐仁(招宝山)、鹊填天河(高桥)等;打曾在浙东地区盛行的老行当:“嚯咯”一声,当家人有病,过路郎中,问啥病症,红药丸一粒,勿要乱撘乱划,如要乱撘乱划,老毛病要发。(生铁补镬)等。
三、老宁波谜语的分类保护
(一)小朋友枚子——学猜谜从“娃娃”抓起
宁波谜语又称宁波“枚子”。让所有土生土长宁波人耳熟能详的“枚子”,莫过于一系列的“后门口头”谜语,比如:
后门口头一只乌鸡娘,宁客来了哆哆响。
后门口头一株菜,落雪落雨会朵开。
后门口头一盆葱,一日拔三回。
后门口头一株树,树里生“秤柱”,“秤柱”里厢生小梳,小梳里厢生纽子。
后门口头一潮鹅,宁客来了赶落河。
以上均打生活物品或常见食物,谜底分别为茶壶、伞、筷子、橘子、水饺。
这类谜语的受众者基本上都是当时的小朋友,此外还有一些适合小朋友猜的谜语,比如:一张小眠床,睏了一百个小和尚。(打一物:火柴)
黑黑一座城,城内十二孔,周瑜用火攻,诸葛亮借东风。”(打一物:煤饼)
荤菜加素菜,宁波到镇海,当中火焰山,周围铜陵环。(打一物:火锅)
东洋矮子一尺长,快快看先生,先生是格话,里头热,外头冷。(打一物:热水瓶)
金木水火土,打成一只虎,走过天下多少路,只怕天上一道雾。(打一物:轮船)
对于这类谜语,相应的保护措施应该是从娃娃抓起,对于学龄前儿童,多以口授方式传承;对于青少年,可以举行培训班,成立灯谜组织,多开展一些活动,进行传、帮、带教育,这样才能使灯谜事业长盛不衰。因为宁波谜语是口头文学样式之一,其本身有文学的纯朴性和形象性。因此,多猜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事实证明,学生在学习宁波谜语过程中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生活物事谜——上下齐动,多点开花
这类老宁波谜语谜面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谜底则具备很强的生活性,可以说是老宁波谜语的精华所在。比如:“一只小船在岸上,无风会起三尺浪,船里客人哭悲伤,摇船老大吊吊唱。(打一生活物品)”谜底是摇篮。这则谜语运用借喻的手段,把婴儿和看护的大人进行了生动而又形象的描写,等猜谜者得知本体即谜底,自然会感叹先辈们聪明的才智,感叹谜语中深蕴的生活情趣。宁波谜语本身就是我们先辈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因而老宁波谜语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
又如“山伯英台同书房,日同茶饭夜同床,今世不能成双对,转世还魂配成双。”它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进行创作,并以“ang”作为韵脚,且活用典故《化蝶》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谜底——蚕。再如,“资产阶级软骨头,腰几腰几出风头,封建势力戤牌头,群众手里逃不走。”谜底是鹞子,也称风筝。这则谜语源于文革时期,它不仅将风筝上天与资产阶级的忸怩形态作了很好的类比,而且也一语双关,将出谜者本身的政治立场表现鲜明:群众手里逃不走。
以下两则可以说在时间上有所关联:
“远来一宁客,走到拜菩萨,看看其意姿多煞,还要装嘞勿认得。(打一种身份)”谜底为新娘子,它将新娘子不好意思,羞答答的表情表现得一览无余。另一则是:“石榴结子结里面,杨梅开花无人见,十月芙蓉谢落地,四亲八眷送贺礼。(打一生活事件)”这则谜底是生孩子。但凡为人父母,势必赞叹此则谜语的出谜人的智慧。它不仅将石榴、杨梅、芙蓉等植物的生长期与孕妇的孕期作了类比,而且在末句画龙点睛,达到提示作用,形象生动不已。
这类谜语的保护就要大家坚持“上下齐动,多点开花”原则。除了官方学术委员会之外,宁波人无论本土或新民,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积极参与学猜谜和传承谜语的过程中,促成形势,为“老宁波谜语”在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成功“申遗”创造条件。相关的宣传文化部门应给予支持,官方介入将给“非遗”视角下老宁波谜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带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讲谜和连环谜——加强宣传,形成攻势
在宁波谜语的讲迷中,有一类也称“谜象诗”,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它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左面这首情诗,读者是否能看出?
实为:
夜半三更门半开,
小姐等到月儿歪,
山高路远无口信,
哭断肝肠无人来。
这类诗“以意写图,使人自悟”,能启人神智,故又名“神智体”,据说出自苏轼。
连环谜则以连环的方式将谜面和谜底有机结合,体现了出谜者无比的智慧和猜谜者猜谜的生活情趣。比如“摇摇摆摆大阿姐,秀秀气气二阿姐,眼睛弹之三阿姐,雪白滚壮四阿姐。(打一植物)”谜底分别为:荷叶、荷花、莲蓬、藕。又如:后门口头只缸,团团圈圈生疔疮(打一物:锣鼓);接着又是一则:锣鼓锣鼓,会起白肤(打一植物:冬瓜);接着是第三则:冬瓜冬瓜,两头开花(打一生活物品:枕头);然后是最后一则:枕头枕头,一乓苏头(打一动物:乌贼)。大家不难发现,前一则谜语的谜底就是后一则谜面的开头语,具有顶针的艺术效果。
对于这类老宁波谜语,就要坚持加强宣传,形成攻势的原则。因为,此类谜语既有宁波的地方特点,而且全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文字游戏和灯谜。因此,各主要灯谜网站、刊物、公众号可以开设与灯谜“非遗”有关的专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让广大网友和谜友展开讨论,为老宁波谜语的保护和传承献计献策。无数事实证明,表现形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是猜灯谜这类文化娱乐活动生存的保障。宣传老宁波谜语最主要的路径就是要扩大猜谜活动阵地,发展受众。只要群众增多了,就扩大了老宁波谜语的宣传教育面。只有做到活动的经常化,才有可能增加与受众的接触和交流,让更多人对老宁波谜语由陌生稀奇到理解、由理解到爱好、由爱好到投入以及逐步升级发展的环节。
四、结语
对老宁波谜语的保护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责无旁贷的有品位的文化娱乐保护活动。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成熟的民族,优秀的非遗文化是必然要被重视的,虽然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在益智性、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中,猜谜是把国学加以弘扬的最基础又最佳的载体。而老宁波谜语堪称同类谜语作品中具有地方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典范。
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们应当积极地开发地方传统文化,譬如,老宁波谜语的学习,通过集谜,使大小宁波人,新老宁波人,都有机会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进一步融洽人际关系,从而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老宁波谜语的传承使国内外人士均能了解宁波谜语的特点,感受宁波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老宁波谜语必将开创一个新的艺术天地,在新形势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新的光彩,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创立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