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2021-12-17彭安慧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5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大学生对策

彭安慧

摘要:社交焦虑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大心理问题。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转型,我国大学生的状态和特质焦虑水平逐渐提高,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产生社交焦虑,给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带来许多负面影响[1]。文章在论述当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表现和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374

一、社交焦虑的概念及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表现

(一)“社交焦虑”的概念

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是 指个体在一种或多种社交场合中持续感到紧张、害羞、害怕、忧虑的情绪反应,个体往往会回避他人的注视,害怕自己因言行不当而丢面子[2]。最近网络上流行词汇“社恐”指的就是社交恐惧症,这些“社恐”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自我封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一般而言,轻度的社交焦虑对个体没有害处,反而可能会增强斗志,提升工作效率 ;但强烈的持久的社交焦虑会使个体产生社交回避现象,妨碍个体正常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发挥[3]。但是如果这种焦虑感严重到影响生理和生活就应该警惕是否患上了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属于一种精神疾病,发病时会有口干、出汗、心跳剧烈等症状。

(二)当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表现

在大学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害羞,总是心跳和紧张的生活,他们害怕聚会,只是在家里,感觉轻松。一群“社恐”人每天跟别人交谈,紧张的手足无措;路上见到熟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打个招呼,而是逃避;公休假期,只喜欢待在家里,班级聚会总是很尴尬,不知道做什么才好,浑身不自在;发朋友圈小心翼翼,很在乎谁点了赞谁留了言,那些没点赞的人就会被归为自己不被他们喜欢;从异面前走过,会觉得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害怕被看到;害怕当众说话……通常被胆小、敏感、内向等词汇形容着,偶尔试图显得特别外向。可是随后,便陷入无止境的低潮。这些都是不少大学生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表现。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龚耀先通过研究证实,基因和遗传因素对社交焦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国外有研究显示具有焦虑症具有遗传性,且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此外,身体缺陷或缺陷本身的某些方面也是社会焦虑的因素。例如,一些残疾人更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缺点,不愿与他人接触。周丽华等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的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的研究发现,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间存在显著相关,体像烦恼特别是性器官烦恼是影响社交问题的因素之一[5]。但生理因素并不是产生社会焦虑的主要原因,因为一些健康、美丽、聪明、成功的人也会遭受社会焦虑。

(二)心理因素

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和反应过度。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就产生了长期的持续性的焦虑心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就会无意识的产生焦虑,一件小事可能就会使他过度焦虑,例如:他们对伴侣非常挑剔,对他人缺乏理解和宽容。他们相信真正的朋友应该有相同的兴趣、想法和感受。当他们有一点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不想联系,人际关系也会恶化。越来越多,自己抑郁和孤独,导致社交焦虑症或社交焦虑症。

(三)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大学生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对人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背景、父母的教养方式及言行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響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于是把所有精力和物质投入在一个孩子身上,形成高预期,高保护,低挫折的家庭教养环境,因此,子女缺少社会交往的经验,难以克服人际交往产生的困难,容易引起社交焦虑。这一推论也得到了以往研究的支持,即母亲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均与子女的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6]。

(四)社会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一般缺乏必需的社交经验和技能,进入大学后便有可能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恐惧和紧张的心理,造成其社交焦虑水平的升高[7]。大学生离开熟悉的老师、同学,离开对他们关怀备至的父母亲人,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他们必然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 再加上大学生自主时间增多,不像中学时期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故社交活动增加,人际关系更为复杂,自己不再如高中时期是班级的佼佼者,学校、老师的宠儿,就会产生失意、压抑和焦虑心理。另外,以往研究证实不良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同痛苦地与人交往的经历相联系的[8]。那些在学校里曾受人欺凌、被人排挤、遭人嘲笑的事情不仅在当时带给他们极大的痛苦,过后也会给他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创伤。

总之,社交焦虑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原因寻找适当的调适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交际能力。

三、克服社交焦虑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焦虑的应对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也应该发挥其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克服焦虑心理[9]。

(一)自我调节

1.加强练习,克服害羞心理

社交能力虽然受遗传和性格的影响,但是通过练习可以克服消极的心理障碍。可以尝试着去学习基本的社交技能社交常识,例如:尽量保持微笑,真诚赞美他人,与对方交谈时正视对方的眼睛。

2.学会理解,纠正认知偏差

当代“社恐”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不是因为遗传,不是因为交往能力,而是因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才导致社交焦虑。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调动自我监控意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当然,产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不自信,因此自我调节也应从培养自信心开始,例如:培养一项技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过分关注外在因素,而是注重内心世界的富足。

(二)外部支持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科学引导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让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认识,要认识到焦虑是一把“双刃”剑,必须科学地、全面地、正确地对待它,大学生被焦虑绑架会对身心、学习、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必须正确引导。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和大学生保持“零”距离,要深人到学生中去,特别是对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要将思想工作和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的困难结合起来,来了解问题的症结,要给他们相应的大学生活方面的指导。对具有社交焦虑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应从矫正认知入手,因为缓解社交焦虑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大学生调整认知,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和环境,增强自信心。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积极和谐的外部交往环境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在課外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科技、体育、娱乐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校园文化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逐步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开展高品位的、内容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同学间的真实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加强人际交往的锻炼;可以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可以培养更多的兴趣和爱好。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个人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和社会角色过渡期,如何平稳度过这个时期一直是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当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会产生很多令人焦虑的因素,大学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需要培养克服焦虑、战胜焦虑的能力,这既是为国家发展进行人才储备的需要,也是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梅锦荣. (1994). 社交焦虑与认知行为治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4),193-197.

[2]郭晓薇. (2000). 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分析.心理学探新,20(1),55-58.

[3]李朝霞,杨孝. (2008).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77-80.

[4]龚耀先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周丽华.初探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6]张秀芳,张淑娟,张顺,张素娟. (2010). 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8(4), 481 - 482.,2005,(1):64-65.

[7]朱敏. (2015). 大学生幽默风格与社交焦虑关系研究.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8(5), 34-37.

[8] 熊苏春等. 大学生焦虑根源及其应对策略[J]. 教育學术月刊,2009(03)68-70.

[9]陈熙维. (2011). 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与孤独感间的关系.黑龙江高教研究,(5), 121-123.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