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玙:在结核病患者心里洒下一片阳光

2021-12-17丛林丁兆丹

北京支部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医术病灶结核病

丛林 丁兆丹

马玙,女,汉族,江苏人,1932年2月出生,1955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任内科主任。曾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三八红旗手、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和第三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她年近90岁时,依然坚持出诊,是患者眼中可亲可敬的“马老太太”;她从医66年,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结核病防治事业;她以精湛医术解除病人的痛苦,用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初心……她就是中国结核病防治领域的大医——马玙。

“尽己所能,为民解疾”

1932年,马玙出生于上海。小时候,看到百姓贫病交加看不起病,她就立志要当医生。1955年从江苏医学院医疗系(现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马玙来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成为一名医生。

“在那缺衣少粮的年代,设备老旧、药品短缺,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从没想过改行。”马玙回忆说。那时候交通不便,下村做筛查,她和同事们常常要背着X光机跋山涉水。有一次,马玙带队去平谷土谷子村做结核病筛查。这个村在大山里,不通汽车,他们只能徒步前往。到了村里,村民吃惊地说:“这座山,好汉爬也得出三身汗。你们带着这么重的机器赶过来,太不容易了!”

结核病患者中很多人家境贫寒,马玙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少花钱,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给农民看病时,碰到家庭困难拿不出医药费的,她就自己垫上。马玙说:“有一次我们开完药,老乡说,您等一会儿,我出去一下,结果半个小时都没回来。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回家从鸡窝里捡了鸡蛋,要拿出去换钱给我们。这件事让我太难忘了。”当时,马玙的工资是56元,她每个月都拿出一部分钱给病人垫付医药费。“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己所能,为民解疾。”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不管什么人找马玙看病,她都特别认真。有一次,一位在体检时发现双上肺病灶的患者来院就診,根据检查结果尚不能明确诊断,马玙就建议患者先随访。一听说随访,患者以为没有什么事,也不过来看病了。两三个月过去,马玙没有见到患者的踪影。这位患者恰巧和本院一名职工认识,马玙着急地找到这名职工,问:“这个患者我还没有给他诊断,还没有解决问题,他怎么就不来了呢?”

患者知道后特别感动,马上赶到医院做CT等相关复查。马玙仔细查看各项检查指标,发现病灶进展明显,考虑到恶性病灶的可能性大,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先后做了两次手术,证明两侧病灶都是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后,马玙才放下心来。此后,随访近10年,这位患者都没有复发,并且和马玙成为至交。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马玙一直坚持出诊。为了尽快作出准确诊断,她常常到CT室查看电子影像,及时给患者打电话告知病情,让患者安心。她说:“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医生的一点点关爱,就可能改变患者的一生;医生一个小小的亲近动作,都可能在患者心里洒下一片阳光。”

“做一名精湛医术的追求者”

曾有人问马玙:“您快90岁了,应该颐养天年,为什么还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她回答说:“面对患者,我们除了要有仁爱之心,还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做到诊断正确、治疗有效。医无止境,要真正成为医者,就要不断学习。”

从医半个多世纪,马玙每天坚持学习。年轻时下乡劳动,她随身携带一本《实用内科学》,一有空儿就拿出来读。为了能阅读国外相关文献,她自学英文,攻克语言难关。马玙经常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每次都全程听课做笔记,回来后还要查阅结核病诊治的相关文献,了解前沿信息。

坚持不懈地学习,使马玙始终站在世界结核病研究的前沿。她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130余篇,参加了17部专著相关篇章的撰写工作,主编了《实用肺癌防治指南》《结核病》等书籍。

在基础研究方面,每次发现新的课题、新的观点,马玙一定要刨根问底弄个明白。1980年至1982年,她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进修。回国后,马玙开始进行结核病的免疫学研究。1990年以来,她又在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完成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获得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8项。

(责任编辑:袁瑛)

猜你喜欢

医术病灶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