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意识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2021-12-17南珲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月球意识工程

南珲斌

信息意识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是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基点。良好的信息意识有利于学生适应信息化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主阵地。2019年江苏省优课评选的课题是“探月工程中的信息技术”,这是一节开放性的课题,教材中并无相关内容,这节课选取了生活中的热点信息事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信息世界中遨游,去感知、思考,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提升对信息的认知、兴趣、动机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信息素养在课堂中落地。

● 让技术在场——信息认知的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认知,信息认知影响信息意识水平的高低。信息技术课一直被诟病重技术、重操作,轻思维、轻能力等,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新知识点层出不穷,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得这门学科越来越新鲜,越来越有趣,这也是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

例如,“探月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学生初步了解探月工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就是提高信息认知的开始。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嫦娥四号(玉兔二号)”登月的过程,不少教师通过展示“嫦娥四号”“长征三号火箭”“玉兔二号探月车”等实物模型,并与编程技术、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实际操作,模拟探月车的工作状态,让学生充分体验探月车的传感系统、控制系统的相关信息技术,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认知水平。

● 让思绪激荡——信息情感的出发点

信息情感是信息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富有情感价值的生活素材走进信息课堂,对信息情感的培养就会有无限的创新空间。探月工程,这一让国人自豪、提起就热血沸腾的话题,极易激发学生的热情,能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下面是一位教师的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图片)古时候,由于距离遥远,人们只能用一些神话故事来寄托对月亮的美好向往,而现在的我们,能够拍到月球的真面貌。(课件出示地球上拍的月球照片、月球上拍的月球表面照片)

教师提出思考:为什么我们现在越来越了解月球了呢?(播放中国探月工程的介绍视频)中国探月工程,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探月工程中的信息技术。

出示课题:探月工程中的信息技术。

不论是通过视频观看“嫦娥四号”的登月过程,还是通过AR场景再现,这些教学内容都是“含情”的。在良好的情感渲染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记忆深刻,注意力集中,情感因素以显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航天梦想、探索宇宙的梦想也将变成一颗颗种子,在学生的心间生根发芽,爱国之情得到了彰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科学技术与情感激荡融合。

● 让课程融合——信息兴趣的提升点

信息兴趣是指在信息活动中,人们对信息采取的积极态度。四年级的学生对本课主题“探月”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调动各种已有学习经验与之相联系。但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隔较远,有很多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教学内容与各学科进行融合,找准关切点,拉近学生与探月工程的距离。

例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欣赏关于月亮的千古佳句,背诵含有“月”的詩句,讲述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进行月球小知识问答,了解“登月”背后的知识;讲解新知时,让学生开展“嫦娥登月”“月宫传图”“月上生存”等体验活动;让学生画图来做贺卡和海报,用WPS文字做小报作品和宣传报宣传探月过程,模拟“地球”“探测器”的活动;通过视频和动画,了解探月工程中的“鹊桥”中继卫星,指挥(编程)机器人小车模拟月球车行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玉免车;进行二进制计算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信息的含量是巨大的,包含了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自主探究法、体验法、游戏教学法等层层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探月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这样的课堂中,各学科相互渗透,让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创设更加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自主学习更加复杂的知识,进而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思考。

● 让生命自由——信息心理的发展点

信息心理是信息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信息的心理需求越强,意识就越明确,自觉性、能动性就越大。信息意识的培养落实到课堂上,首先要发展学生信息心理。要让“儿童在场”,要让学生主动感知,思考、发现所学内容能够应用到什么地方,可以用来解决身边的什么问题,并且能够进行综合运用。例请看下面的教学环节。

师: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实现由“绕”到“落”,嫦娥五号将从月球表面采集岩石样本返回地球,从而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我们能用自己学过的信息技术本领,为探月工程出一份力吗?

生:画图来做贺卡和海报,用WPS文字做小报作品和宣传报,用VR技术进行月球探测创意设计……

师:就像探月工程的标识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将追逐梦想,踏着智慧的脚印不断前行。在不久的将来,载人登月、建造月球基地,也都会实现的,那么我国建造的月球基地将会是怎样的呢?

任务:体验平板游戏“和我在月亮的街头走一走”,看文字提示,完成任务。(学生体验平板游戏)

师:正是运用了信息技术,我们创造了一个“中国月球基地”的虚拟现实环境,如果同学们长大后真的想去月亮的街头走一走,现在还需努力学好本领,争取成为探月工程中的一员。

如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的学习,不应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应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学生的思维也随之不断发展。教师只是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举一反三,让学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维品质,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信息技术本领,结合探月工程,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为探月工程出一份力,让学生畅想自己成为探月工程中的一员,想象未来中国月球基地的情况,把学习时间延长到未来,把学习空间延伸到课外,把一些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为学生的创新实践埋下伏笔。相信在这样的氛围激励和兴趣驱动下,学生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这节课的内容,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

总之,《探月工程中的信息技术》一课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及以情境性、挑战性和实践性,注重动手操作与学习、思考相结合,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探月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使其信息认知得到加强、信息情感得到彰显、信息兴趣得到提升、信息心理得到发展,最终让信息意识在课堂扎根。

猜你喜欢

月球意识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陪我去月球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系列长篇故事,《月球少年》之六:降临月球的不明飞行物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我们的邻居是月球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