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肥沃耕层模式创建机理与效益分析

2021-12-17徐志莹陈波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6期
关键词:耕层综述效益

徐志莹 陈波

摘要:多年的不合理耕作使耕层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导致耕地地力严重下降。针对土壤耕层的理化变化,提出一种土壤肥沃耕层创建模式,分析在沈阳市耕地中应用的综合效益,为提高沈阳地区的耕地地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耕层;综述;效益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6-0111-02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肥沃土壤是保证农业丰产的重要条件,合理的耕层结构有利于农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多年的不合理耕作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导致耕地地力严重下降。为此,针对土壤耕层的理化变化,提出一种土壤肥沃耕层创建模式,并分析其在沈阳市耕地中應用的综合效益,为提高沈阳地区的耕地地力提供参考。

1 土壤耕层的变化

长期以来,人们对耕地的连续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有效耕层变浅和犁底层加厚。耕层有效土壤数量明显减少的同时,有机质含量降低,供肥供水能力减弱。土壤耕层的“浅、实、少”问题,限制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不仅严重影响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吸收,也使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降。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降低,制约粮食作物的高产和稳产。

1.1 板结层加厚

多年形成的板结层,使土壤的透水性差,正常降水和灌溉时入渗速度减缓,降低灌溉效果。在作物需水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得不增加灌溉次数,造成水资源被大量浪费。

1.2 耕层变浅

耕作深度不够导致耕层变浅和犁底层上移,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蓄水能力降低,隔层以下的地下水不能及时被作物吸收利用。在降水或灌溉不及时情况下,土壤失墒较快。耕层变浅影响土壤耐旱、蓄水、降渍等抗逆性能,抗御自然灾害的缓冲性明显下降,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低,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导致农业减产减收。

1.3 犁底层坚硬

犁底层坚硬,密度大,孔隙度低,减弱耕作层和心土层之间的水肥疏通性。农业区的耕地普遍存在“小雨小涝、大雨大涝,无雨旱灾”的现象。雨季集中时,雨水不能及时下渗,雨水稍大就会形成地表径流,出现内涝渍害甚至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在干旱天气,心土层水分又难以向耕作层移动,迅速干透。这种易涝易旱的生产环境,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1.4 土壤肥力下降

人们缺乏对土壤肥力的正确认识,多采取掠夺式生产方式,过度消耗地力;施肥技术比较落后,未能科学合理的使用肥料,表现为化肥施用量比较大,很少甚至不施用有机肥;为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不断增加施肥量和种类,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酸化、盐化、板结现象严重。由此诸多原因致使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2 土壤肥沃耕层模式创建

2.1 原理

土壤肥沃耕层模式创建可利用秸秆掩埋深耕犁机组完成。秸秆掩埋深耕犁机组是土壤耕作技术和秸秆掩埋还田技术的集合体,可一次性完成土壤耕翻与秸秆掩埋还田作业。作业时翻转土层和松碎土壤,将土壤表层的秸秆与作物残茬翻入35~40 cm土层深处,构建土壤肥沃耕层。通过优化耕层结构中的水肥气热条件,形成良好的土壤耕层,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耕层构造、促进作物增产。

2.2 主要技术

翻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将一定深度的紧实土层变为疏松细碎的耕层,从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利于接纳和贮存雨水,促进土壤中潜在养分转化为有效养分和促使作物根系的伸展。

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养分含量,改变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特性,改良土壤结构,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使土壤容重降低,通气空隙和大粒径团聚体增加,耕层土壤疏松,并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促进作物产量提高。

二项技术集合能创建出良好的耕层构造,使土壤具有一定的容重保持和调节能力,进而协调并使土壤具有适宜的水肥气热条件。一方面能促进耕层中矿质化作用,加速养分的释放,为作物根系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使作物根系“吃饱喝足住好”。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耕层内腐殖化作用,保存和积累有机质,从而培肥土壤,为夺取作物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

3 效益分析

秸秆掩埋深耕犁是一种培肥土壤的复式深耕犁,用于土壤翻耕和秸秆掩埋还田,可以同时获得土壤耕翻与秸秆掩埋还田作业效果。土壤耕作技术和秸秆掩埋还田技术的结合,能够创建良好的土壤耕层。

3.1 经济效益

3.1.1 增产增收 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连续3 a使用秸稈掩埋深耕犁作业的地块,有机质增加0.105%,碱解氮增加10%。从玉米的植株长势和产量来看,与未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相比,秸秆掩埋深耕地块的玉米秸秆株高增2.8~6.0 cm,茎粗增加0.2~0.7 cm,穗长平均增加0.4 cm,穗粗增加0.2~0.5 cm,秃尖减少0.2~0.7 cm,穗粒数增加19.6~128粒,百粒质量增加0.6~3.9 kg,增产率高达11.6%~27.1%。

3.1.2 节约成本 将秸秆资源用来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节省购买化肥的资金投入。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投资,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还田500 kg/667 m2,相当于施用杂肥2 500 kg、碳铵11.7 kg、硫酸钾1.75 kg。还田1 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23%,全磷平均提高0.03%,速效钾增加31.2 mg/kg,土壤容重下降0.03~0.16 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2%~4%。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不仅能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地力亦可提高0.5~1.0个等级。

3.1.3 经济效益估算 辽宁省年产秸秆约1 575万t,扣除作燃料和饲料的部分外,还有1 000多万t的秸秆剩余。按每667 m2还田玉米秸秆500 kg计算,相当给133.3万hm2土地施肥,即施用杂肥2 500 kg、碳铵11.7 kg、硫酸钾1.75 kg。按碳铵800元/t、硫酸钾3 500元/t计算,则133.3万hm2土地可节省碳铵费用18 720万元、碳铵费用12 250万元。

按玉米产量650 kg/666.7 m2、增产率11.6%计算,则增产量为75.4 kg/666.7 m2。玉米价格为1.4元/kg,则133.3万hm2田地可增收211 12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2 生态效益

以往的秸秆还田方式是将秸秆置于土壤表层,容易造成秸秆棚架和作物根悬浮,影响下茬作物播种和幼苗生长。秸秆掩埋深耕犁既翻转土层、松碎土壤,又将土壤表层的秸秆和作物残茬翻入35~40 cm土层深处,使秸秆尽快腐熟,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同时,深耕还能提高土地肥力。据调查,长期旋耕使土壤水分流失增加20%,肥料利用率仅30%左右,每667 m2小麦减产40 kg、玉米减产50 kg左右。而土地深耕后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经过一次深耕,每667 m2耕地的蓄水量可增加10 m3以上,土壤蓄水能力是浅耕的两倍。此外,土地深耕能够削弱地表径流强度,缓解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保护土壤。

4 结语

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进行深耕还田,是落实国家地力保护政策的有效途径,不仅解决秸秆处理问题,还能提高土壤肥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将其还田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等.肥沃耕层构建对东北黑土区旱地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2):4 134-4 146.

[2] 朱凯丽,宋朝玉,宫明波,等.长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國作物学会:中国作物学会,2020.

[3] 朱晓颖,初同伟,刘月岩.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探索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0(10):24-25+28.

[4] 高洪军,彭畅,窦森,等.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0,28(6):134-141.

Analysis on the Creation Mechanism and Benefit of

Fertile Soil Tillage Layer Mode

XU Zhiying, CHEN Bo

(Ansh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Anshan Liaoning 114002, China)

Abstract: Years of irrational cultivation have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hard plow bottom, resulting in a serious decline in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soil tillage layer,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fertile soil tillage creation mode, and analyzed it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Shenya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soil fertility of Shenyang area.

Key words: soil; plough layer; summarize; benefit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徐志莹(1973—),男,教授、研究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耕层综述效益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耕层残膜回收机的工业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