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黄秋葵生长发育与有效成分的因素

2021-12-17刘娜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效成分黄秋葵生长发育

刘娜

摘要:基于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从种植环境、品种、产地、土壤、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肥等方面,分析影响黄秋葵栽培生长发育、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为黄秋葵的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参数。

关键词:黄秋葵;栽培;有效成分;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6-0009-02

黄秋葵(Hibiscus esulentus L.),为锦葵科秋葵属1 a生草本植物,是秋葵中的一类。黄秋葵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是一类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从种植环境、品种、产地、土壤、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肥等方面,总结对黄秋葵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以期为黄秋葵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支持。

1 影响黄秋葵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因素

1.1 种植环境

种植实践和试验研究显示,黄秋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环境对其有效成分和性状的影响较大。章毅颖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长度、宽度这2个性状受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叶柄长在品种间差异较小,但受环境影响较大;果实厚度和长度在品种内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而果实长度和果实直径在品种间的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9.68%和8.68%,说明环境作用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单荚种子数在不同生态区表现出显著差异,易受环境影响;在品种类型中,矮杆类型、长果类型、红果类型的黄秋葵相较于其他类型更易受到环境影响。

1.2 土壤

土壤的持水量和微生物数量都会促进黄秋葵植株根系生长和增强抗逆性。

董灿兴等研究表明,在土壤中加入有机基质后,可明显促进黄秋葵生长发育。其中,玉米秸秆和发酵猪粪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表现为株高、叶片长度和产量增加。其中,玉米秸秆25%、发酵猪粪25%、食用菌渣4.37%、稻糠25%的有机土配方最佳。

周娜娜的研究表明,随着土壤疏松剂施入量的增加,黄秋葵的株高、果实长度呈上升趋势,茎粗、鲜根质量、果实的粗度、产量、商品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侧枝结果率先下降后上升。土壤疏松剂施入量为1.8~2.0 g/m2时,能显著改善0~3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状,黄秋葵生长健壮、产量和商品率都达到最大值。

1.3 播种期

种植实践表明,不同播种期的黄秋葵都能生长,但其性状和产量差异显著。宋聚红等选择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3个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对植株长势、抗病性和产量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3个品种的茎粗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株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单株结果数则先增加后减少,单果质量(除五福外)逐渐增大。以4月20日、25日和30日为播期,黄秋葵单株产量和单位产量较高。

1.4 种植密度

黄秋葵喜欢光照,因此种植密度对其生长、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宋聚红等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秋葵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的具体影响,选取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这3个品种设置5个种植密度,确定种植密度对茎粗、株高、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等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茎粗、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株高逐渐增高。种植密度为45 cm×70 cm和50 cm×70 cm时,黄秋葵的品质和产量最优。李雪等为对黄秋葵品种甘60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研究,确定适合在吉林省的种植密度为0.65 m×0.30 m,累计5次测产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密度。

1.5 施肥

在黄秋葵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食用安全性。同时,还能降低黄秋葵荚果的纤维素含量,提高其食用品质和产量。梁中秀等以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品质指标,通过田间栽培试验发现每1 000 m2施用鸡粪1 570 kg、猪粪1 166 kg,为同种有机肥的最佳施用水平,能明显改善黄秋葵果实的品质。

陈连珠等的田间对比试验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和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同时,施磷能提高黄秋葵的可溶性糖、VC和黄酮品质指标,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唐林等研究不同浓度氮素对五龙一号黄秋葵整个生育期营养器官和果实部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确定黄秋葵整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量成显著正相关。但不同的施氮浓度对黄秋葵各个生育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

为减少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陈杰等采用少施多次的方式减施化肥,其中减施25%化肥和20%农药的黄秋葵产量比对照(常规施肥施药)高7.02%。防虫色板和生物农药对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

王方以5~10个不同品种黄秋葵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海藻肥及微纳米气泡水处理对纤维素、果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根据植物学特征,可将秋葵分为果色偏绿类和果色偏红类;营养器官的变异系数為叶片宽度>自然高度>叶片长度>苗期株高,生殖特性的变异系数为开花天数>第一朵花现蕾天数>花瓣数。喷施海藻肥后,黄秋葵果实的果胶含量显著提高,而纤维素含量则显著降低;苗期用微纳米气泡水灌溉,可增加黄秋葵果实的果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

2 影响黄秋葵有效成分含量的因素

黄秋葵含有多糖、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不同产地、品种、播种期和种植环境都对黄秋葵的有效成分有一定影响。

2.1 产地和品种

唐云等的研究表明,不同产地的黄秋葵中5种黄酮成分差异性显著。其中,槲皮素-3-O-龙胆二糖苷、异槲皮苷的含量远高于其他3种黄酮成分。

王继玥等对引种贵州的6个品种黄秋葵籽粒的研究显示,杨贵妃的籽粒产量最高,纤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6个品种籽粒的平均含油率为19.37%,籽粒中的亚油酸含量最高;在黄秋葵籽粒中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这说明黄秋葵籽粒的产量与品质存在一定差异。

2.2 播种期

齐军航等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黄秋葵产量及品质影响时,5月20日—6月1日播种的黄秋葵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均明显的高于其他处理,可以作为北方寒地露地栽培黄秋葵的参考播期。

唐国宁等为筛选出适合广东省东源县种植的黄秋葵品种,以5种不同黄秋葵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栽培环境和管理下,比较黄秋葵的发芽率、株高、病虫、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五福品种的发芽率较高、株高适宜、产量最高,综合表现最佳。

2.3 种植环境

蒙元燕等以黄秋葵原始种子(东方正大种子有限公司)和黄秋葵种植种子(分别种植于贵州大学、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贵州黔南州长顺县)为研究材料,测定籽粒的总酚、总类黄酮、无机磷、植酸、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性状。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不同种植环境中的表现差异较大,且一些营养成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章毅颖,黄志城,赵洪,等.不同地点的黄秋葵部分数量性状表达差异[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2):2 426-2 431.

[2] 唐国宁,董安强.5个黄秋葵品种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3):46-47.

[3] 唐云,李国鹏,殷启霖,等.不同产地黄秋葵中5种黄酮成分HPLC分析[J].中草药,2020,51(14):3 797-3 801.

[4] 陈杰,柴毅,刘佳艺,等.黄秋葵化肥及农药减施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7):65-67.

[5] 王方.微纳米气泡水、海藻肥处理及低温贮藏对黄秋葵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9.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Active Ingredient of Okra

LIU Na

(Benxi Chemical Industry School, Benxi Liaoning 11700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and effe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from the planting environment, variety, origin, soil, sowing period, planting density and fertilization,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th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Okra.

Key words: Okra; cultivate; active ingredie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收稿日期:2021-08-12

作者簡介:刘 娜(1985—),女,硕士,讲师,从事药学、农业职业教育及中草药栽培。

猜你喜欢

有效成分黄秋葵生长发育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山豆根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不同菌株对山豆根幼苗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地区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黄秋葵补肾不是传说
餐桌上的“高富帅”
海南儋州黄秋葵畅销京粤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