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骨肽注射液对胫骨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骨生长因子的影响

2021-12-17张大伟

中外医疗 2021年28期
关键词:足踝生长因子胫骨

张大伟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江苏连云港 222100

胫骨平台是人体负重的重要部位,一旦发生骨折,无论是简单型还是复杂型,均应高度重视进行积极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发病率较高,是骨折类型当中临床非常多见的一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原因为直接、间接暴力,如冲撞、重压等,常发生于小腿外前侧部位[1-2],其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发病率较低,主要累及半月板、软骨、韧带等,虽然手术可以复位骨折,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3],伴随影像、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通过切开固定的方式基本上均可以恢复胫骨骨折的解剖构造和性能,尽管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愈合较难,容易产生关节炎、感染等不良后果[4],术后仍会产生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对骨折愈合形成不利影响,因此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提升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还应为患者进行药物辅助治疗[5]。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复方骨肽对胫骨骨折患者具有一定治疗效果,骨肽注射液成分以骨代谢活性肽为主,可以调节骨代谢,具有促进骨细胞增殖的效果[6],为深度了解胫骨骨折患者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该研究方便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胫骨骨折患者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常规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常规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1~48岁,平均(36.38±5.25)岁;骨折类型:胫骨下段骨折、胫骨中段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例数分别为10例、11例、11例、1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2~49岁,平均(37.22±4.10)岁;骨折类型:胫骨下段骨折、胫骨中段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例数分别为12例、10例、9例、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无精神疾病史;家属及患者均了解该研究,并签订同意协议书;符合胫骨骨折诊断标准;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者;资料不完整者;合并关节功能异常、凝血障碍、恶性肿瘤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多处骨折者。

1.2 方法

常规组:为患者使用碳酸钙D3片(国药准字H1095 0029,规格:600 mg×30 s)进行治疗,口服,2次/d,1片/次,连续治疗14 d。

研究组:为患者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952)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30 mL/次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骨生长因子、足踝功能、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骨生长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3个方面;足踝功能通过踝后足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包括关节功能、步行情况等8个方面,总分100分,功能恢复理想为90~100分;功能良好为75~89分;功能一般为50~74分;功能较差为50分以下。临床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后疼痛度4个方面,其中术后疼痛度通过VAS量表进行评定,分别为患者术后3、7、14 d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分值为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最痛,分数越高痛感越强。术后并发症包括成角畸形、伤口感染、其他3个方面。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骨折愈合时间(周)消肿时间(d)骨痂形成时间(d)术后常规组(n=42)研究组(n=42)t值P值23.21±0.52 18.00±0.52 15.14±1.95 10.45±1.61 45.45±6.63 33.03±4.50 5.33±3.65±45.913 12.049 10.045<0.001<0.001<0.001 11.1<0.0术后疼痛度(分)3 d 术后7 d 术后14 d 0.89 0.41 4.99±0.75 3.01±0.22 4.32±0.26 2.55±0.60 10 01 16.417<0.001 17.541<0.001

2.3 两组患者骨生长因子、足踝功能对比

研究组在骨生长因子、足踝功能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骨生长因子、足踝功能的比较(±s)

表3 骨生长因子、足踝功能的比较(±s)

组别 骨形态发生蛋白(pg/mL)治疗前 治疗后转化生长因子-β(pg/mL)治疗前 治疗后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pg/mL)治疗前 治疗后足踝功能(分)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n=42)研究组(n=42)t值P值91.14±8.41 91.23±8.58 110.79±19.63 142.85±15.82 1 752.08±251.39 1 752.10±251.42 2 117.41±303.52 2 692.36±326.27 42.61±3.61 42.64±3.85 52.71±4.85 68.26±7.05 58.87±6.48 59.14±6.69 82.41±3.58 92.75±2.32 0.048 0.961 8.241<0.001 0.000 0.999 8.361<0.001 0.036 0.970 11.776 15.708<0.001 0.187 0.851<0.001

3 讨论

胫骨位于小腿前侧,在暴力作用下会产生骨折情况,胫骨骨折是骨科多发性疾病,常伴随血管组织损伤,引发局部微环境紊乱,从而造成骨折愈合不理想情况[7]。胫骨骨折常用术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骨折后常会出现疼痛肿胀、患肢缩短、患肢成角畸形等异常情况[8],因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尽管手术会为骨骼愈合与肢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局部环境,但手术创伤会破坏骨折断端血运,对局部肿胀的消退造成影响,也会阻碍骨骼生长,且具有较高致残率,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胫骨骨折一直是骨科的研究课题[9]。胫骨骨折的常见病因为外界高能量暴力,受伤后会产生严重组织损伤情况,损伤滋养血管,对骨折端血运造成影响[10]。胫骨骨折的治疗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主,但术后骨折不愈合、愈合延迟发生率较高,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11]。所以,利用药物辅助治疗,改善肢体能力成为临床治疗重点。

骨肽注射液是临床常用骨生长调节药物,主要有效成分为骨生长因子、微量元素,是一种多种骨代谢活性肽类物质的复方制剂,具有调节骨代谢的作用,能够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止骨质疏松[12]。相关研究表明,骨肽注射液能够促进骨生长因子合成,促进间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另外,骨肽注射液可以改善骨折局部组织微循环,对骨折组织的修复具有积极作用[13]。骨肽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活性肽,可以促进骨代谢,复方骨肽注射液内存在大量骨生长因子,可以调节骨代谢水平,促进骨细胞分化形成,且复方骨肽注射液可以改善骨折位置血液循环,减少骨折后炎性反应,从而降低患者术后痛感[14]。另外,复方骨肽注射液含有无机钙、磷、有机钙、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折部位愈合[15]。另外,骨肽注射液内含有营养因子能够为骨折周围组织提供营养与能量,从而改善血供情况,减少炎性反应,可以为骨折愈合创建良好的环境[16]。复方骨肽注射液是从健康动物四肢骨和全蝎中提取出的有效活性骨多肽和全蝎多肽,可以参与骨钙的吸收和释放,促进骨痂及新生血管的形成,且可以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发挥效用,可以加快肿胀位置周围细胞循环代谢,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且复方骨肽具有调节骨代谢、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同时可以促进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曾志琴等[17]研究发现,骨肽注射液能够改善骨折局部微循环,促进骨折组织修复,其研究中显示,患者经骨肽注射液治疗后,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后分别为 (136.74±15.71)pg/mL、(2 691.25±325.16)pg/mL、(68.15±6.94)pg/mL。该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该药物辅助治疗后,骨生长因子和足踝功能均得到改善,研究组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指标治疗后分别为 (142.85±15.82)pg/mL、(2 692.36±326.27)pg/mL、(68.26±7.05)pg/mL,与曾志琴等研究结果相符。另有研究表示,骨肽注射液能够促进骨痂产生,促进骨折功能恢复。赵海鹰[18]研究发现,骨肽注射液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且安全性较高,在其研究结果中,患者的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愈合时间分别为(10.56±1.72)、(33.15±4.61)、(101.45±12.65)d。该文研究中,患者经复发骨肽注射液治疗后,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愈合时间分别为(10.45±1.61)d、(33.03±4.50)d、(18.00±0.52)周,与赵海鹰等研究结果相符。从该文研究结果可知,患者经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后,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其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胫骨骨折患者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后,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高,足踝功能恢复较佳,骨生长因子水平得到提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足踝生长因子胫骨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儿童足踝部复合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护理27例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