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内生路径研究
——以S省PY县为例

2021-12-17成长群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攻坚人才文化

成长群

(沂蒙干部学院 教学研究部[案例研究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提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1)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2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基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建设落后的现状而提出的,其发展目标在于让广大农民群体也能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如何破解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确定有效路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些都是当前学界颇为关注的热点。

一、文献回顾

学界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的研究,主要从以下维度展开:一是政策路径。高强(2020)认为,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挥脱贫攻坚阶段业已形成的制度优势,并对现有扶贫政策进行微观调整,构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的减贫政策框架,形成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形势任务与战略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二是文化路径。耿达(2021)以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为研究对象,认为可以通过发挥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与社区自治组织的运行能力,协同联动,赋予贫困社区与贫困人口文化动能,促进社群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进而成为推动社区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达成文化乐民、文化育民和文化富民的目标(3)耿达:《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化路径——基于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扶贫实践》,《思想战线》2021年第5期。。三是发展乡村教育路径。徐晓军等(2021)分析了乡村教育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如发展“悬浮”、建设主体“缺位”、教师队伍“边缘”、文化认同“流失”等,认为要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充分利用好脱贫攻坚阶段已取得的制度文化成果,形成以“育人”为核心的乡村教育观,构建既有地方性文化特性,又兼具现代化视野的乡村教育体系,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行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4)徐晓军、成君琦、孙权:《教育先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国民族教育》2021年第10期。。四是“主体”推动路径。主要是研究“谁”来衔接的问题。颜德如、张玉强(2021)基于“理念—体制—主体”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种理念互融、体制互通、主体一致的逻辑关系,因此,两者的有效衔接,应该坚持“回归乡村”的目标衔接,“把乡村带回来”;坚持“回归现代化”的体制衔接,“把现代化带回来”;坚持“回归农民”主体衔接,“把农民带回来”(5)颜德如、张玉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及其衔接》,《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8期。。王国敏、何莉琼(2021)则基于“主体—内容—工具”分析框架,进一步深化研究了“主体”的具体指向和行为,认为二者有效衔接需要由党委、政府、市场、社会、农民等五大主体,运用规划、政策、机制“三大工具”,进行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内容的衔接(6)王国敏、何莉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于 “主体—内容—工具”三维整体框架》,《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3期。。张行发等(2021)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充分提升、激发本地优势资源、联系内外市场、居民地方认同、居民广泛参与、居民可持续生计、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地方可持续发展要素等,创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化的内生式发展路径(7)张行发、徐虹、张妍:《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以贵州省 Y 县为案例》,《当代经济管理》2021年第10期。。还有学者从组织、战略、生态、金融支持等视角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总体看来,学者们非常关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有效衔接这个时代重大课题,对于衔接路径的探索也呈现出多种进路,但是这些研究相对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整体性、系统化的有效成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必须根据地方的具体发展实际,探寻有效的衔接路径。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为了探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推进路径存在的问题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笔者对S省PY县20多个存在脱贫任务村庄进行了访谈调研,发现存在产业链延伸空间不足、党组织“二次创业”能力不强、振兴人才储备不够、文化要素挖掘不到位、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一)产业链延伸空间不足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58页。。为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多数地方是以项目的方式推进,通过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地方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建立了不少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在短时间为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乡村全面振兴中需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在实际工作推动中,有的产业扶贫项目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得并不充分,甚至有的无法作为“产业”来运营;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机制衔接过程中,不能实现产业的特色创新,同一区域内同质化、简单化问题突出。缺乏足够的产业竞争力,导致脱贫攻坚产业体系的完善与乡村振兴产业的升级无法实现统筹,各自独立运行,无法真正整合利用各项产业规划资源,甚至可能会发生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和问题。比如,S省PY县是省定贫困县,所有贫困村及贫困户已于2018年底实现摘帽。但是,调研发现,PY县存在扶贫产业简单化、碎片化、同质化等突出问题。从2012年至2018年该县省派第一书记扶贫产业情况来看(见表1),各类“种养加”、乡村旅游、光伏、电商等产业扶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县以成立互助资金协会方式脱贫的占比37.93%,以光伏电站方式脱贫的占比28.74%,以果蔬大棚方式脱贫的占比18.39%。但是随着各类产业扶贫项目的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同质化的情况逐渐凸显。随着时间推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少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开始下降,或是其产品难以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从收入方面来看,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根植于农业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其质量与效益决定了收入的稳定与水平,而农产板块极易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势必会引起农民减产减收,一些边缘性脱贫人口极易陷入致贫返贫陷阱。”(9)韩广富、叶光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0期。因此,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业已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急需通过提升技术含量、发展精细化产业、利用现代化手段等途径,推进产业稳定发展,将项目化、碎片化、同质化的扶贫产业进行整合,使产业发展导向和产业链建构的内在需求与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对接,以强有力的组织力量聚焦资源,久久为功,建构起乡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表1 S省PY县2012—2018年省派第一书记扶贫村扶贫项目统计

(二)党组织“二次创业”有序衔接能力需要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10)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0年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4页。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各农村党支部通过各种方式发挥引领作用,有的地方以村支书为领头人,以强有力的措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有的地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农村的各种资源整合进合作社,借助社会合作与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集聚与规模效应,利用有限的条件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等等。但在S省实际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各地农村党组织需要重新进行职能定位。在许多乡村党支部中党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村支部书记的年龄也相对偏大,一般在50-60岁左右。受时代条件限制,这些人的学历层次大多不是很高。有的是退役军人出身,在部队训练出过硬的素质,回村带领群众致富;有的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小毕业,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被推举出来成为支部领头人;有的是在外经商,经过社会各方面的考验,见多识广,被村里或当地镇街政府“劝”回,在村里担任村支书;等等。这一批人通过各种方式、各种路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自己的威信和力量,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为本村脱贫走上致富道路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脱贫攻坚的“一次创业”过程中,凭借个人有限的知识和筹集资源的能力,把基础条件相当薄弱的村庄从贫穷状态提升到相对富裕的状态。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科技、信息、产业、治理等新知识要素的掌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如何精准把握村庄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满足村民养老、就业等福利需求,如何实现更高水准的村庄治理,无论是对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村里的党员、致富能人来说,都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更高挑战,以他们的年龄、知识积累、管理经验、发展眼界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需要农村基层组织依据当前目标价值追求、村民需求、村级治理能力等情况的改变而重新进行职能定位。二是基层组织架构改革的制度体系有待完善。一些地区在脱贫攻坚阶段为解决村庄规模小、人口少、布局分散、村级运营成本偏高的问题,采取联村党建的组织形式,为村庄抱团发展提供了可行的组织基础。但是,由于原有行政村的组织体系迥异以及联建村之间各方利益关系冲突的原因,这种联村运营的基层组织架构还未得到充分有效整合(11)崔红志、马翠萍、赵黎、于雅丽:《淄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经验与相关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Z1期。,使得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有待进一步制度化、体系化。

(三)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受到城镇化与老龄化的双重夹击

在脱贫攻坚阶段,土生土长的乡村精英或能人基于对农村乡土的热爱与不舍情感,在乡、返乡为村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他们的号召力、引领力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但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受到了城镇化与老龄化的双重夹击。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产业链的延伸与资源集聚,吸引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断代现象严重,而乡村发展与振兴的有用人才则更为稀缺。在PY县调研发现,村办企业中管理人才最为紧缺,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优惠,人才断层成为乡村发展的最大制约。另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愈益严重,在一些村庄调研中发现,在村庄留守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空壳化的现象随着老龄化现象而凸显出来。人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要素,乡村的振兴必然是人才的振兴,但人才在储备与衔接上的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这个问题也源于地方对待乡土人才的方式上,一是地方政府对乡土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在实际的衔接过程中,习惯于引进外地优秀人才,而对具有本土优势的乡土人才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当地很多向往更高质量生活的年轻群体从乡村流失。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布局不合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多类型的人才需求更高,涉及农业技术、农业管理、农业营销、农业法律等领域,而当前的人才队伍结构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三是衔接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持续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各有差异,而当前乡村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既具备乡村产业技术需要、又愿意长期扎根脱贫地区的人员严重缺失,对于乡村长期人才保障缺乏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政策的落实,不利于各项乡村建设成果的稳定。由于缺乏有见识、有能力的“能人”充分带动与引领,加上受小农意识与文化层次的限制,从而影响村民对乡村振兴意愿的推进、政策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方向的选择。对已经脱贫的农村实地调研发现,群众对于脱贫的意愿较高,而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缺乏充分的理解,导致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群众对于衔接工作缺乏应有的热度和支持力度,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缺乏参与的主观积极性,直接影响了乡村各项发展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政策的推进带来不少困难。

(四)文化要素的挖掘力度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05页。文化振兴对促进农村社会合作,聚焦乡村振兴资源,激发内生持续发展活力,起到支撑作用。在城市中,以文化为主题打造的街区、旅游设施、消费场馆为城市发展带来持续不断的效益;在一些农村,借助于传统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乡土风俗等元素打造起加工、旅游等产业并初显出产业链的端倪。但在PY县调研发现,对于如何挖掘本地文化元素或充分借助外来文化元素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其在脱离温饱需求向美好生活转变过程中的支撑作用,许多村干部并没有长远的打算,认为文化振兴投入多,打造起来慢,见效也慢,干起来不如投资建个大棚养殖场实在。即使有些村庄重视文化的潜在支撑作用,但在打造思路、发展方向上也受人才匮乏的限制,对于如何挖掘文化中的新动能,将文化与产业建构相衔接,一时还找不到好的发展方向。另外,调研中也发现,PY县一些农村一直饱受宗族文化的影响,在涉及村庄发展的利益调整、资源分配时,宗族文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动的阻力;但这种文化对于建立抱团发展机制,更好地募集资源,促进产业振兴,具有支持作用,如何将宗族文化中具有“正能量”的一面充分挖掘出来,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匹配度需要调整

在曾经一段时间内,有些村庄为了能够快速脱贫致富,在不具备其他政策条件的前提下,将村集体天然所拥有的河沙、山石、林木等进行变卖,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在短时间内为村集体解决了资金方面的短缺问题。但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前提条件下,如何通过生态建设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成为一些村庄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最为棘手的问题。生态建设是系统性的,自然生态的保护性开发、可持续性发展,与村庄的治理、农民的知识水平、风俗习惯等人文生态密切相关。比如,在PY县调研发现,为了整治乡村环境,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对各户门口乱搭乱建现象进行纠正,但村干部在推行过程中就受到家族或宗族势力的人为干扰,甚至干群双方到了爆发冲突的地步;在一些村庄实行了改厕工程,但这些工程也大多成为每家每户的摆设,农民从生活习惯上还无法适应这种方式,不愿意费水费电。可见,从依赖于破坏生态的粗放式发展到生态价值内生型的乡村振兴,乡村的利益格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文明意识等人文生态也需要进一步引导与调整。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生路径

当前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期,既需要继续巩固拓展前期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也需要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从PY县调研的情况来看,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需要从产业、组织、人才、文化与生态维度,各自突破,协同推进。

(一)构建产业提升增效机制

脱贫攻坚阶段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解决的是农村贫困人群的基本生存问题,包括温饱、医疗、住房、教育等基础保障,属于人类基本的需求层次;而乡村振兴中强调的“生活富裕”则是农村农民群众对于生活的更高层次追求,是“两不愁三保障”的更高需求阶段。可见,要想实现生活富裕,首先要解决农民的“两不愁三保障”,才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实现农民需求升级。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产业既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保障,更是确保生活富裕的关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聚焦、提升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一是政策链引领。坚持系统性的规划引领,在有计划、有秩序的前提下对乡村资源进行开发。二是主体链的整合。调动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党组织引领、社会资本支持、群众参与,以群策群力建立利益共同体,依靠一个或几个产业项目,多点开花,以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和利益整合促进产业链的构建,拓展产业链延伸的空间。三是对生态价值链进行挖掘。以合理、适度为准则,既不破坏生态资源的原生属性,又激发出资源的商业属性,在注重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乡村特色产业上下游发展链条。四是加强新业态的支撑。要大力培育市场,构建新型产业业态,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不断扩大贫困地区的社会影响力,持续强化农村产品或服务的品牌知名度,以品牌与产权为基础,树立专属于这些地区的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由此,通过将政策链、主体链、生态链、新业态结合在产业链上,有了组织、人力、生态、文化的支撑,乡村产业的发展才能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由环到链,产业振兴的丰度才会提升,乡村中产业特性才能由单一化、项目化、碎片化演化出整体性、系统性与可持续性。

(二)健全有效衔接的组织保障体系

脱贫攻坚阶段的组织建构,通过一些地方在经商精英或乡村能人中挑选组织领头人,采取“强拉策略”可以奏效,但在当前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与老龄化大背景下效果就难以保证了。要确保乡村振兴路上组织保障继续有效,确保领头人的队伍继续壮大,一是要强化村党支部新生力量的培育。通过开设读书班、网上教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村党组织新生力量深入学习党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的前沿信息,掌握市场拓展与企业管理的知识,等等。二是科学配置村党组织带头人。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的村党组织干部储备,积极吸纳新型职业农民、返乡人才、大学生村干部等进行挂职锻炼,并建立导师库,将优秀的村党组织带头人与储备人才结成导师对子,一对一实施帮扶,形成良性的党组织人才循环机制;另一方面,拓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选拔渠道,引入突破式激励方式,通过业绩考核激发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的动力。

(三)强化乡村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和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到来,使得农村人口急剧减少,但同时也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土地资源空间、养老需求的价值空间、政策转换的空间都因农村人口的减少而增大,这也给“新型农村人”“新型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带来了发展空间与机遇。一是建立动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乡村人才的培养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来推进,与村党组织的打造协同推进;充分利用当地人才数据库的资源优势,立足于本地人才,做好人才的跟踪管理,鼓励支持本地乡土人才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与服务,形成动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为乡村发展人才更换预留足够的空间(13)蔡松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启示——以兰考县为例》,《中州学刊》2020年第11期。。二是将优化调整乡村人才队伍结构布局与乡村产业技术提升需求相衔接。根据各项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实际衔接多元化人才需求,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智力优势,为乡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三是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为吸引高技术、高素养的人才,应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改善人才的薪酬、绩效、福利等待遇,鼓励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充分发挥文化要素的支撑作用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乡风民俗、各种外来文化等对当前乡村振兴产生诸多潜在的影响。发挥文化的衔接作用,要特别注重与产业挖掘、组织建设、人才建设相统一。一是对宗族文化要因势利导。宗族文化在一些农村仍然盛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同族人抱团发展,但有时候也会因利益冲突等原因而成为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农村公共事业推进的“拦路虎”和矛盾的导火索。要积极引导与教育,充分利用村庄中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或有名望的乡村精英的威望对宗族文化进行引导或消解。二是要善于挖掘本土培养而身在外乡的人才的文化能动作用。留住乡愁是针对出离乡土在外发展的人来说的,其中的大多数人居住在城市,经受了城市文明的洗礼,但“乡愁”也会激发他们回归参与家乡建设的情感,这些人可以将城市的文化、资源、理念等与乡土自然资源、文化风俗相衔接,将乡村“土”生资源与城市现代文明生态相融合,给生态振兴增添深厚的人文动力。例如,威海文登区大水泊镇就动员在北京发展的本土知识精英回乡举办义学,将北京的文化朋友圈援引回乡,鼓励各类文化精英包村到户,将文化产业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将文化的产业价值逐步激发出来。

(五)促进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协同建构

生态振兴,倡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良好生态不仅需要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支撑,更需要人文生态良性循环的有力支持,否则,发展观念不改变、生活习性不改变、利益取向不改变,就很难保证乡村生态建设的成果。要将脱贫的村庄推向振兴之路,一是要大力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要本着“村庄文明改造、发展理念再造、先进文化塑造、生态价值营造”的理念推进人文生态与生态振兴的衔接。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充分建好管好用好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广播室、文化活动室、村史室等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借助大学、研究院所、基层文化站等力量,加大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特征,其本身的义举就容易激发社会公德心。将一些能够对村民的文化程度、文明素质起培养、教化、引导作用的社会组织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其在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民间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调、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

猜你喜欢

攻坚人才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