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儿童哮喘的推拿选穴规律*

2021-12-17吴秋君杨德立王海腾李华南王金贵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肺经组方置信度

吴秋君,刘 娅,张 博,王 瀚,杨德立,王海腾,2,李华南,2,王金贵,2**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天津 300193)

哮喘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痰鸣气喘、呼吸气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在西医中多属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肺部过敏性疾患。小儿哮喘近年来在天津地区的发病率明显提升[1],而在治疗上,西医针对病因治疗,多采用β2受体激动剂及白三烯等抗炎药物治疗[2],且疗程较长,易反复。而中医在治疗此类疾病中,除改善症状外,更注重调理患儿体质[3],但中药味苦,患儿不易坚持服药,小儿推拿则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但小儿推拿流派众多,操作不一,推广及学习操作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纳入推拿治疗小儿哮喘相关文献,以挖掘、抽提核心特定穴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的基础推拿处方,为临床合理选穴组方治疗小儿哮喘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以“推拿”“按摩”“手法”“捏脊”和“小儿”“儿童”“婴儿”“幼儿”以及“哮喘”“哮病”“喘”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年限设置为建库至2020年10月,共查到470篇文献(查重后227篇)。

1.2 纳入标准

诊断为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主要以单纯推拿治疗或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采用辨病推拿治疗;选穴明确且纳入病例数≥20例。

1.3 排除标准

动物实验、综述、机理研究等文献;个案报道或个人经验;重复发表或同一研究的文献仅保留年限最近的1篇,其余排除;诊断为肺炎、咳嗽等文献,以及治疗合并症的文献;科普文章及无关文章;硕博士论文。

1.4 筛选文献与穴位统一

根据上述纳排标准,共纳入108篇推拿治疗儿童哮喘病文献,得到111条推拿处方。按照《小儿推拿学》将穴位名称统一,或根据原文献作者操作描述进行统一。

1.5 处方录入及核对

由单人进行辨病推拿处方的源数据录入,考虑录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再由双人分别进行核对,确保数据准确。

2 数据分析

2.1 提取数据

在中医诊断中输入“哮喘”,提取出全部治疗小儿哮喘的推拿处方。

2.2 穴位频次统计

选择“频次统计”,将所有推拿处方中穴位出现频次由大到小统计排列,并导出至Excel。

2.3 组方规律分析

选用“组方规律”,将支持度个数(表示在所有推拿处方中同时出现个数)设为33,支持度为30 %,置信度(“->”左边为A,右边为B。当A穴位出现,B穴位出现的概率)为0.9。按照穴位组合出现频次,分析常用组方用穴规律。

3 结 果

3.1 穴位使用频次

通过“频次统计”,在111个推拿处方中,共涉及106个穴位及复式手法,其中使用频率大于20的有18个。见表1。

表1 小儿推拿治疗哮喘频次统计

3.2 推拿处方组方规律分析

儿童推拿治疗哮喘的推拿处方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当支持度个数设为33,即支持度为30 %时,发现有38个核心穴位组合,其中有两穴、三穴和四穴3种穴位组合模式,组合数分别为20、15、3(见表2、3、4)。穴位之间的关联规则见表5。其“网络化展示”(见图1),支持度为20 %时,能全面展示穴位的使用情况;支持度为30 %时,能清晰展示以肺经为核心的组方规律;支持度为40 %时,能明确得到推拿治疗小儿哮喘核心穴位组合。

表2 小儿推拿治疗哮喘2穴组合(支持度>20 %,置信度>0.9)

表3 小儿推拿治疗哮喘3穴组合(支持度>20 %,置信度>0.9)

表4 小儿推拿治疗哮喘4穴组合(支持度>20 %,置信度>0.9)

表5 小儿推拿治疗哮喘规则分析(支持度>20 %,置信度>0.9)

4 讨 论

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有专家对小儿哮喘的易感因素进行调查[4],研究发现,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体质特应性、早产等宿主因素,以及变应原、呼吸道感染、烟草、空气污染、饮食等环境因素。在西医学中将哮喘分为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等,其症状相似,不易区分,其病理机制也略有相似,多与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因子相关[5]。其在治疗上多用酮替芬和沙丁胺醇[6]、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7]等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物,以快速恢复患儿肺功能,改善免疫功能,消除炎性介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等。由于小儿哮喘常反复发作,且存在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及不良反应等[8],因此在后期治疗中,可结合中医治疗,以改善患儿体质,减少疾病反复。

A支持度为20 % B支持度为30 % C支持度为40 %图1 不同支持度个数的网络化展示

中医学认为,哮喘属于“哮病”范畴,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要表现。在病机上主要与“痰饮”相关,多因痰饮伏肺,导致肺失宣降,《丹溪心法》言“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同时,由于现在患儿多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阳不足,加之哮喘反复发作,更易伤及脾肾,进而出现干咳、喘促、盗汗等阴虚症状[9]。由此可见,哮喘的病位多在肺、脾、肾三脏。在治疗上,朱丹溪又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生与小儿体质有密切关系,正确辨别小儿体质,针对性调整其偏性,使其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对降低小儿哮喘的发作有重要作用[10]。在临床治疗中,可采用穴位贴敷[11]、中药[12]、膏方[13]、推拿[14]等多种治疗方法,由此可见,中医在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以小儿推拿最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我们得到了使用频率大于20的穴位为18个,结合常用的穴位组合,规则分析和网络化展示,当支持度为20 %,可以了解治疗小儿哮喘常见的17个穴位间的关系,其与使用频率大于20的穴位相一致;当支持度为30 %时,网络化展示提示相关度较高的8个穴位即为频率最高的穴位;而支持度为40 %时,可清晰地看到肺经、肺俞、膻中、天突、肾经及脾经6个穴位关联度最高,这与穴位组合及规则分析相一致,故可将此6穴认定为推拿治疗儿童哮喘的核心特定穴。

其中肺经、肾经、脾经为小儿特定穴,与哮喘的所在病位关系密切。推肺经可起到止咳平喘之效,正如清代医家骆如龙所言“若问男女咳嗽诀,多推肺经是法则”,肺经可清可补,根据患儿症状选取不同补泻手法进行治疗。小儿哮喘的发生除了肺失宣降外,也与脾阳不足有关。《黄帝内经》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同时陈修园认为,“痰之动,湿也,主于脾”,因此在治疗上也可通过健运脾阳,达到祛痰化湿之效,而脾经则为小儿补脾的要穴。此外,哮喘的发作与肾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陈修园言:“痰之本,水也,源于肾”,肾主纳气,肾气虚,则气无以摄纳,上逆于肺,则至喘咳。同时肾还有主水的作用,肾阳可将水液蒸腾气化,上输于肺,若肾阳不足,则水液气化不利,化为痰饮,阻碍气机升降,出现喘憋等症。因此,补肾经则可使小儿肾气充足,肾阳充盛,以促进水液代谢及气机升降,从而治疗哮喘之证。

而肺俞、膻中、天突三穴则为膀胱经和任脉腧穴。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其作为肺脏的背俞穴,是肺脏精气输注之所,因此按摩此穴,可调理肺脏功能,具有止咳平喘之效[15]。膻中和天突穴为任脉腧穴,位于胸中,《针灸甲乙经》认为天突穴可治“咳上气,喘,暴喑不能言”之证,而膻中又为“气会”之穴,二者配合使用,具有宽胸理气,宣肺平喘之效。

由此可见,6核心穴中4穴为调补肺气的腧穴,其余两穴补脾益肾,以化气行水,可作为哮喘治疗的常规选穴,但由于检索文献中大部分诊断标准不十分明确,且缺少中医辨证分型,因此在纳入文献及穴位时,选择将各证型的穴位处方均纳入,希望总结出适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基础穴位组合,但具体补泻手法,可再根据患儿临床症状辨证加减,以达到较好疗效。同时,本次文献检索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试验流程的制订与实施,以便更好地进行后期研究。

猜你喜欢

肺经组方置信度
基于数据置信度衰减的多传感器区间估计融合方法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一种基于定位置信度预测的二阶段目标检测方法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正负关联规则两级置信度阈值设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