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节胺不同施用剂量对棉株空间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2021-12-17刘铨义王国平王海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衣分棉株主茎

冯 杨 刘铨义 王国平 王海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奎屯 833200)

棉花生产过程中施用缩节胺能起到调节株型、塑造理想群体的作用,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影响的直接效应是株型差异,形态上表现为正在生长的主茎节间和果节节间变短,不同剂量的缩节胺带来变化的强度不同[1-3],施量过大株型易紧凑、群体偏矮小,无法发挥杂交棉横向长势优势,施量过小无法达到控制生长的目的,容易造成偏旺徒长。只有喷施合理的剂量,才能有效控制棉株的纵横伸长,从而优化冠层实现高产。本试验从棉花主茎节间、果枝节间研究缩节胺施用剂量对棉花空间长势和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进行缩节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1团8连农科所试验田进行,肥力均匀,地势平坦。以优质杂交棉品种中棉641为研究对象,小区面积为20 m2,重复3次,种植采用76 cm等行距模式,株距为8.43 cm,1穴1粒精量播种,理论密度为15.58万株/h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个处理,处理1作为对照,全生育期不施用缩节胺,处理2~处理4在各时期的缩节胺施用剂量见表1。

表1 棉花生育期各处理施用缩节胺剂量(单位:g/hm2)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主茎节间长主茎节间长度的测定分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以第1至第4苔果枝为下部,以第4至第7苔果枝为中部,以第7至顶苔为上部,测定各部节间长度,每个处理取连续棉株10株,3次重复。

1.3.2 果节节间长果节节间长度的测定在上、中、下3层部位的基础上,再依果节所在节位,分1~2果节、2~3果节测定长度(上部果枝难有第3果节的出现,故仅测量1~2果节的节间长度),每个处理选取连续棉株10株,3次重复。

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产量以每个处理实收籽棉产量,换算成亩产量计。单铃重:于吐絮收获期每个处理采摘中部果枝第1~2果节吐絮正常的50个铃,晒干称量,计算单铃重。衣分:每个处理将收获的1 kg籽棉,轧出皮棉称量,计算衣分,以上测量均重复3次。

1.4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19.0整理分析数据,显著性检验采用Duncan法进行(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缩节胺不同剂量对主茎节间长度的影响

棉株的主茎节间长是纵向生长情况的直观反映,不同剂量的缩节胺化调首先影响棉株主茎节间长度。

由表2可知,施用缩节胺后,主茎节间长中部果枝>下部果枝>上部果枝;施用剂量对上部果枝影响最显著,随剂量增加,主茎节间长下降,其中处理2、处理3、处理4主茎节间长较处理1分别下降21.3%、35.6%和47.0%。说明缩节胺对棉花纵向长势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且剂量越大,顶部节间长越受到抑制。

表2 不同处理下棉株的主茎节间长

2.2 缩节胺不同剂量对果枝节间长度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施用缩节胺后,下、中、上部果枝内围1、2果节节间长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外围3、4果节节间长随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说明缩节胺对棉花横向长势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且剂量越大,横向伸长越受到抑制。

表3 不同处理下棉株的果节节间长

2.3 缩节胺不同剂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4可知,试验各处理的亩产在348.79~400.69 kg之间,其中处理2亩产量最高,达400.69 kg;第二为处理1,亩产398.24 kg;第三为处理3,亩产396.57 kg;处理4的产量居第四,亩产348.79 kg。当缩节胺总用量在105 g/hm2时(处理2)产量最优,说明试验品种的缩节胺最适总用量为105 g/hm2。试验中缩节胺总用量高于或低于105 g/hm2,产量均呈降低趋势,总用量在352.5 g/hm2时,棉花产量受到明显影响,较处理2减产12.95%。

表4 不同处理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各处理的单铃重在6.00~6.30 g之间,其中处理1单铃重最大,达6.30 g,第二为处理3,为6.20 g;第三为处理2,单铃重6.17 g;处理4的单铃重居第四,单铃重6.00 g。不施用缩节胺(处理1)单铃重最大,当剂量在105~210 g/hm2之间时,随剂量增加单铃重增大,但剂量达352.5 g/hm2时,单铃重较处理1减少4.7%。

各处理的衣分在44.33%~48.43%之间,其中处理1衣分最高,为48.43%;第二为处理2,衣分45.17%;第三为处理3,衣分45.13%;处理4的衣分居第四,为44.33%。不施用缩节胺(处理1)衣分最大,随剂量的增加各处理衣分减小,处理4较处理1的衣分减少8.46%。

3 讨论

随缩节胺施用剂量增加,上部果枝主茎节间长、果枝内围果节节间长减小;果枝外围3、4果节节间长、单铃重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产量和衣分呈下降变化,且在缩节胺总用量105 g/hm2时达到最大值。本试验得出的缩节胺对棉株纵向主茎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与霍飞超等[4]“从第6苔果枝开始节间长度随用量的增加减小”的结果相一致;而缩节胺对棉株横向果节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与石治鹏等[5]“缩节胺可以有效缩短果枝长度”的结果稍有不同。本试验结果显示,缩节胺有效抑制内围果节节间长度,对外围果枝节间长度的影响因剂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猜你喜欢

衣分棉株主茎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土壤钾水平对棉花前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鲁西南植棉区种植密度对蒜后直播短季棉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浅析棉花衣分和价格的关系
雨后棉花应急管理措施和补救方案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
棉花产量组分等性状的品种间及收花期间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