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保背景下茶农贫困问题研究

2021-12-17

福建茶叶 2021年3期
关键词:茶农新农养老保险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进行了多种有效的脱贫攻坚工作,并在2021年2月25日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圆满完成了长达7年的脱贫攻坚的任务目标,在我国农村地区,以2010年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不变价为贫困标准线,基本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消除了以个人及其家庭无法满足生存需要定义的绝对贫困,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贫困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因为我们判定脱贫的标准是人均纯收入达到贫困线之上就表示已经完成了脱贫,贫困人口的脱贫具有很大的脆弱性,贫困将作为一项动态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绝对贫困已经被消除,但是相对贫困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政府的贫困治理工作重点和中心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到解决相对贫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作用,并在减轻茶农的绝对贫困、兜底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深入研究探析茶农面临的贫困现状,并对我国茶农贫困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新农保的背景下,从多角度阐述茶农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而归纳出茶农贫困的原因,结合当前的实际经济发展现状对这些不足提出政策建议,旨在防止茶农由于其自身脆弱性返贫,并在巩固减贫成果的同时,平稳向乡村振兴过渡。

1 新农保背景下茶农面临的主要贫困问题

1.1 绝对贫困消除,相对贫困仍然存在

现行条件下,虽然我国宣布农村地区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但是茶农由于其自身的脱贫能力、个人或者家庭的经济实力,还是所处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实际的生活中,仍然有部分低收入、贫困边缘户、易致贫返贫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茶农,仍然需要新农保政策以兜底他们基本的生活。对这部分茶农来说,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形势严峻。

1.2 茶农自身及家庭收入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虽然2020年以后贫困不再表现为单一的收入贫困,但是收入贫困仍然是衡量是否贫困的重要指标。部分茶农由于其自身收入较低,会使他们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中导致支出增加,难以达到收支平衡,从而落入贫困的边缘;其次,由于以新农保为代表的社会兜底保障政策的保障水平较低,摆脱贫困的茶农极容易因为生活意外而再次陷入贫困,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1.3 茶农的精神贫困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贫困内涵的理解局限于收入方面而缺乏对其他维度的认知,所以扶贫也主要集中在资金的帮助上,例如以兜底保障为目的的新农保政策等,而较少的注重茶农的自身精神水平的提升,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指人的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风尚、习惯等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等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状态。信息闭塞,文化,教育,娱乐的缺乏不可避免的带来茶农的精神孤独,进而导致心理和精神疾病等。精神贫困既是物质贫困的结果,又是物质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2 新农保政策背景下茶农存在贫困的原因分析

2.1 茶农的金融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其参保档次存在差异

研究发现,金融知识有助于激发茶农当期和长期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促进参保茶农当期和长期选择更高的新农保缴费档次,同时改善茶农参加新农保政策的行为。因此,对于了解金融知识较多的茶农来说,其选择新农保缴费比例高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对于金融知识了解较少的茶农来讲其可能缴费比例较低,由此造成收入水平的不同,相对贫困由此产生。

2.2 茶农的收入来源渠道单一

传统茶产业属于利润比较低的行业,受天气影响极大,同时风险问题不可预测。如果当年风调雨顺,茶农还能产生收益;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年份,可能会产生负的净收益。茶农由于经济结构的单一性,造成当地劳动力转移困难。茶叶作为茶农的支柱产业,普遍的现象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匮乏问题从根本上没有得到解决,虽然每年都有国家给的一部分种植补贴,但是大多数普通茶农收入依然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单一的种植茶叶发展致富近乎不可能。

2.3 茶农经济和精神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茶农在各种基本公共设施的享受方面被排斥在外。具体表现为:一是只能进行茶叶基础生产,利润较低。由于茶农普遍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水平的限制使得茶农人力资本难以提升;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农村地区交通并不便利等,使得茶农难以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行为做出有效的措施,这些原因使茶农被排斥在市场之外;二是在经济方面。茶叶的价格存在“剪刀差”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茶农的利益;三是茶农的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茶农的精神生活水平较低。

3 政策建议

3.1 提高茶农的金融素养水平

各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加大新农保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与此同时政府应组织专业人员去农村地区宣讲,重点普及茶农的金融知识,目的是让茶农能够将所学的金融知识学会运用,分析参保新农保对其本身的益处,从而激发茶农参加新农保;同时要加强农村地区长期性、针对性的金融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专业性解读,鼓励茶农积极参与金融教育项目培训,同时引导茶农在培训中和政策解读中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将金融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并建立动态工作和反馈效果机制,根据反馈的结果调整方案,达到普及茶农的金融知识水平的目的。

3.2 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政策的相互补充功能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新农保政策本质上只能起到保基本的功能,其他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与完善能够弥补不同的养老需求。因此,在参加新农保的基础上,收入水平高的茶农或者有其他的养老需求的,政府可以鼓励参加商业养老保险,为此,需要对茶农的养老需求进行细分,将商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相结合,研制出一种优化的组合保险,去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实现商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的相互补充作用,提升茶农未来领取养老金水平。

3.3 有针对性的产业扶贫化解茶农的精神贫困

茶农之所以发生精神贫困,主要原因之一是本地缺少致富机会,子女外出谋生,茶农长期留守,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目前的产业扶贫较少涉及以老年人为主的产业政策,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产业扶持,同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这样既可以提高当地的产业水平,子女也可以陪伴父母。同时不断改善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其对茶农精神慰藉供给水平与质量,为茶农创造良好的参与社会活动的环境,积极建设社会文化活动和户外健身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建立民间社会活动组织和团体,更好地提高茶农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

3.4 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

当前正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实施年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茶农由于其本身人力资本比较脆弱,同时个体之间由于存在竞争关系,整个群体之间是疏离的,最后由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较大,所以茶农的精神空间是极度匮乏的。因此,当地政府应该重视此问题,和当地社区文化组织机构牵头共同解决,来提高茶农的自我提升能力。文化领域方面,村委会可以号召茶农参加文艺队,自给自足的提供节目,这同样保证了节目内容是符合茶农预期的;关于中老年茶农群体,可以组织开展棋牌等相关的比赛等,这种活动方式不仅有成本较低,见效快的优点,还能使茶农获得极大的物质和精神满足感。政府在此过程中应承担起两个方面的角色:一是在组织活动中引导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二是增加在农村地区文化事业产业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持。

3.5 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政策双通道机制,促进新农保政策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新农保政策有合理的生命周期,当新农保政策的保障水平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时,追求福利保障的参保茶农就会对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由于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较低,无法满足高水平参保茶农的保障要求,从而降低其贫困脆弱性。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新农保政策的双通道反馈机制,政府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新农保政策,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福利保障需求,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定期公示新农保账户基金收益,以保证新农保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多方面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是覆盖面要涉及全体农村居民,茶农由于自身资本比较脆弱,更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以保障其老年生活需要;二是统一筹划城市和乡村;三是明晰的权利和责任;四是养老保障水平要适度,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五是资金筹措要可持续和多层次。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目前中国已经初步构建了涉及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他们的发展基础,尤其是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包括产业这个支撑的根本,同样也不牢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逐步推进新农保制度的有效改进,同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让茶农通过享受不断提高的社会养老获得生活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茶农新农养老保险
奋进新时代 一起向未来 “农行杯”第六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活动圆满落幕
老党员“卖”茶忙
未来是新农人的舞台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