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及茶文化的渗透

2021-12-17

福建茶叶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茶文化考核

(齐齐哈尔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1 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其成因

在英语教育工作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讨论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侃侃而谈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以及无法使用自身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表达。无论是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来看,还是从强化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都需要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能对其解决路径做出探索。

从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来看,首先,英语教育工作者对英语教育目标理解存在的偏差,会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得以产生。英语教育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入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对这一目标进行理解的过程中,虽然将英语国家思维方式、风俗文化等引入英语教育实践无可厚非,但是部分英语教育工作者却忽略了中外文化之间的比较,从而导致了学生难以对我国传统文化做出全面了解或者难以使用自身英语知识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表达的问题;其次,英语教育工作者欠缺传统文化素养,容易导致英语教育工作中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英语教育工作者是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主体,当英语教育工作者欠缺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传统文化教育能力时,则即便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具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也难以有效实现相应目标;最后,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较少,是导致英语教育中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英语教材是英语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英语教材所具有的侧重性也能够为英语教育实践带来导向作用,而在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较少的背景下,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都难以对中国文化产生足够重视,进而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2 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容忽视的育人价值。将茶文化融入英语教育实践,能够有效解决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探索茶文化与英语教育所具有的契合性,而且需要重视探索二者融合路径,与此同时,高校也需要在推进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发挥出导向作用,为二者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1 优化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方式方法

在推动茶文化语言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英语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出英语课堂教学所具有的主阵地作用,而且需要促使茶文化渗透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从而拓展茶文化渗透范围,提升茶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更好的依托茶文化解决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具体而言,在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方式方法的优化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推动茶文化渗透工作向英语课堂教学之外进行延伸,有效促使学生英语素养与茶文化素养得以协同提升。重视推进英语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紧密融合,对于提升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渗透效率发挥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推动茶文化渗透工作向第二课堂拓展,依托丰富的活动提升茶文化所具有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如英语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茶文化文献阅读活动,通过为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目并定期了解学生阅读进度等,提升学生运用自身英语知识获取茶文化资源与表达茶文化的能力。与此同时,英语教学工作者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茶文化主题开展英语演讲、辩论等活动,提升英语第二课堂中的中国文化含量与底蕴,有效强化茶文化渗透工作所具有的吸引力,进而促使学生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身的内在需求。

其次,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依托互联网开展茶文化渗透工作,进一步拓展英语教育中的茶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在茶文化知识建构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英语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群体可以依托互联网获取更为丰富的英语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在推进茶文化向英语教育进行渗透的过程中,互联网为传统文化渗透工作成效的提升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这也决定了英语教育工作者既需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托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素养,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从互联网平台中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更好的满足学生所具有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英语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可以共同制定茶文化渗透目标,由学生自主完成运用自身英语知识对茶文化进行表达的任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与茶文化素养,促使英语教育呈现出更为浓厚的人文色彩与传统文化底蕴。

2.2 提升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工作成效

在将茶文化渗透到英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以及英语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明确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目标,而且需要依托考评机制确保二者融合目标得以有效实现,为此,学校需要围绕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目标对英语教育考评内容、考评方式等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升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工作成效。

首先,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英语学科考核评价内容进行调整。为了能够促使茶文化有效渗透到英语教育工作当中,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茶文化的渗透纳入英语教育目标体系,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茶文化素养以及学生使用英语知识对茶文化进行表达的能力等进行考察,从而检验茶文化渗透成效与茶文化渗透目标之间的差距,为茶文化渗透工作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提供依据。在此要求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英语教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革,从评价内容层面体现出对茶文化渗透工作的关注;其次,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改革英语学科考核评价方式。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重视实现理论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的结合,是确保教育工作者能够对学生茶文化认知水平以及茶文化表达能力做出全面认知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考核评价方式的调整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在笔试考试中重视实现主观题与客观题的结合,通过提升听力题、阅读题所占据的比例,确保学生所具有的信息获取能力得以有效展现,而在实践能力考查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出口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英语知识对茶文化进行表达的能力;最后,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充分利用。依托考核评价结果探索茶文化渗透工作优化路径,是推动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成效得以持续提升的有效手段,为此,英语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出考核评价结果所具有的依据作用,通过对考核评价结果开展深入的、科学的分析,找出茶文化渗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茶文化渗透工作进行优化。

2.3 完善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保障措施

在英语教育工作中,茶文化的有效渗透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对文化导入工作的足够重视及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文化导入能力作为支撑,为此,高校需要重视做好宣传工作以及培训工作,在深化教育工作者对茶文化渗透工作的认知与认同基础之上,有效提升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茶文化渗透能力。

从学校围绕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渗透所开展的宣传工作来看,一方面,学校有必要通过学术研讨会、座谈会以及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宣传工作等多元化的方式,提升茶文化渗透工作所具有的严肃性,将茶文化渗透工作正式提上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议程,从而确保教学工作者能够认识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英语教育工作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渗透对于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做具有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学校有必要通过将茶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为茶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如学校可以在物质文化打造中融入茶文化,并以茶文化为主题举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让茶文化成为师生沟通交流中的重要主题,促使茶文化自然而然的与英语教育实现有效结合。

从学校针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所开展的培训工作来看,一方面,学校需要在英语教育工作者茶文化素养及其教学能力的培养中发挥出主导作用,通过明确培训目标,完善培训体系,推进培训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培训工作所具有的效率,确保英语教育工作者能够对茶文化做出深入认知,并掌握依托茶文化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发挥出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以及探索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路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则要求学校能够引导教育工作者围绕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渗透,构建学术研讨共同体以及专业化发展共同体,支持与鼓励教育工作者在强化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开展相互交流与经验共享,从而促使学校培训工作与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自主成长形成互补,为茶文化与英语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育工作当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容忽视,为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优化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方式方法、提升茶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工作成效,而高校则需要通过做好茶文化渗透宣传工作、完善英语教育工作者培训体系,有效提升教育工作者对茶文化渗透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推进茶文化与英语教育实现融合的能力,从而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解决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茶文化考核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内部考核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