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南极科考医疗保障“临床与预防合体”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估

2021-12-17欧阳增洪余奇李敏郝俊杰余万霰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极地科考

欧阳增洪 余奇 李敏 郝俊杰 余万霰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远离祖国,只配备一名医师,且医疗设备简易、医疗资源匮乏。为了保障我国极地科考队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笔者提出了南极科考医疗保障“临床与预防合体”工作模式,并对中国第32次、33次和34次南极科考队承担科考站医疗保障的极地医师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临床与预防合体”工作模式及评估项目

共分为6个模块36个项目:(1)模块1—常见疾病诊治模块:根据极地医师在南极医疗保障工作中对各科常见疾病的掌握程度,共设计6个评估项目。(2)模块2—病情评估模块:根据极地医师在南极医疗保障工作中对疾病进展的判断正确程度,共设计6个评估项目。(3)模块3—卫生应急模块:根据极地医师在南极医疗保障工作中对极地突发医学事件的预知和处置程度,共设计5个评估项目。(4)模块4—医疗辅助及护理模块:根据极地医师在南极医疗保障工作中建立个体观察与干预程序的掌握和实施程度,共设计7个评估项目。(5)模块5—预防模块:根据极地医师在南极医疗保障工作中对医学预防措施的掌握和实施程度,共设计8个评估项目。(6)模块6—心理健康模块:根据极地医师在南极医疗保障工作中心理健康照顾和健康关爱的掌握和实施程度,共设计5个评估项目。见表1。

(二)评估方法

对中国第32次、33次和34次南极科考队在科考站越冬的3位极地医师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在驻科考站医疗保障工作期间和结束后采用评估表形式进行自评和他评,了解极地医师对极地科考医疗保障“临床与预防合体”工作模式6个模块36个项目的掌握和实施情况,取3位极地医师得分的平均数,<60分为差, 60~80分为合格,>80分为良好。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

二、结果

36个项目中,7个项目(19.5%)为差,17个项目(47.2%)为合格,12个项目(33.3%)为良好;整体评估结果最优的模块是“模块4—医疗辅助及护理模块”,最差的是“模块2—病情评估模块”,见表1。

表1 中国南极考察医疗保障“临床与预防合体”工作模式现场应用效果评估结果

三、讨论

南极大陆自然生存环境恶劣,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南极科学考察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各国陆续在南极大陆建立起越冬科考站,医疗保障和卫生应急则是科考站正常运作的最重要保障。南极科考队员、尤其是越冬队员的医疗保障和卫生应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各国竞争的重要项目之一,提高中国南极科考医疗保障和卫生应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内涵。

南极的气候环境极端恶劣,针对该地区居留人员的医疗保障极具特殊性[1-2]。中国南极医疗保障“临床与预防合体”工作模式是基于现代预防医学理论,依据实践经验设计的,共有6个模块36个项目,涵盖了常见疾病的诊治、病情评估、卫生应急、医疗辅助与护理、预防、心理健康等[1]。

南极科考队员的伤病涵盖面广,担任南极科考医疗保障和卫生应急的医师需要掌握精湛的全科医疗技术和急救技能,并要求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3-5]。因此,对南极科考医疗保障医师出行前进行培训非常重要[6]。笔者研究发现,经过出行前轮科培训,极地医师均能掌握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要点、各科重症的抢救要点[7],具备扎实规范的全科知识和良好的急救技能,可胜任南极的医疗保障工作。然而,极地医师对功能相近系统常见疾病互相转化的规律和功能不同系统常见疾病互相转化的规律不够熟悉,这种情况可能是选派的极地医师均为专科医师、出行前轮科时间短造成的。因此,在今后的极地医师选拔时应优先考虑具有全科知识和急诊工作经历的医师,并加强和适当延长出行前轮科培训时间,针对其薄弱专科进行专项强化培训,并强化其对不同疾病重症变化的病理机制的逻辑融合,形成精湛的、多科交叉融合的全科医疗新概念,以确保其可在南极现场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做到单兵作战、诊疗思路基本不偏差,从而提高抢救水平[7]。

极地医师对疾病的进展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对于将疾病“遏制”在萌芽状态或防止重大疾病恶化非常重要[7]。本文数据显示,病情评估模块,即极地医师对疾病进展的判断程度总体评估结果最差,提示极地医师对于疾病的发展还不能完全做到“心里有数”。疾病变化既有一定的病理发展规律,又非常复杂。能否正确地掌握系统功能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特别是掌握功能相近的系统疾病的病情互变规律,对于高效施救尤为重要。因此,极地医师在轮科培训中,应加强学习功能相近系统疾病的病情互变规律,善于将各科疾病诊疗要点及病理机制进行逻辑融合、交叉思考、整体施治;同时可借助远程会诊寻求国内相关专家支援。

极地自然环境恶劣,在极地实施各种作业都存在较大的风险。极地医师对极地突发医学伤害事件的预知程度和处置突发医学伤害的诊疗技术的掌握程度非常重要,在关键时候可以挽救队员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极地医师通过出行前培训,在熟悉极地野外作业危险因素、掌握极地野外作业伤员抢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极地机械作业损伤特征及处理方法和熟悉站区易发生伤害的地方等方面均能达标,对保障科考队员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6]。然而,在掌握应对科考站火灾、车祸、海难、雪暴等突发事件的医学措施方面不达标,尽管上述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极地医师仍应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并时刻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

极地医师对医疗辅助及护理模块的掌握和实施程度最好,提示患病队员在诊疗过程中处于极地医师的规范性监测视野里,包括:按照疾病归转病理机制建立的症状变化监测、根据病因推断的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药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健康行为监测和干预(营养、睡眠和不良习惯等),对于加快疾病痊愈、身体恢复、将疾病“遏制”在萌芽状态、科学地确定痊愈指标将起到关键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极地医师对预防模块,即医学预防措施的掌握和实施程度总体上达不到应有要求,尤其是野外作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8-12]、影响队员健康的工作和生活行为[5]和南极科考队员疾病谱[5]的熟悉程度较差,这将影响南极科考队员疾病的预防、制定针对性医疗保障计划和药品医疗器械配备。值得肯定的是极地医师上岗前对科考队员的体检结果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并认真对每一位科考队员进行了健康访谈。这些工作的完成度达到了应有要求,对保障科考队员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极地医师应提高预防意识、积极学习预防知识,在到达南极前后应进一步加强落实预防措施。

南极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心理有明显影响[9-11]。最后一个有关心理健康模块的评估结果显示,极地医师对科考队员健康照顾和关爱方面基本达到要求。这对于稳定科考队员心理起到重要作用,队员安全感进一步上升,但离更高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保障科考队员心理健康应做为我国南极科考医疗保障中需要加强的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南极科考医疗保障和卫生应急中所实施的“临床与预防合体”工作模式的总体实施情况良好,极地医师能胜任极地科考医疗保障和卫生应急工作,对保障中国南极科考队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保持30余年中国南极科考现场“零死亡”纪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极地医师应提高预防意识、积极学习预防知识、加强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在科考队员发生伤病后应对疾病的进展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将疾病“遏制”在萌芽状态、防止重大疾病恶化;掌握精湛的全科医疗技术和急救技能;制定应对科考站火灾、交通事故、海难、雪暴等突发事件的医学措施;关爱科考队员、重视科考队员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极地科考
极地恐龙生存赛
可怕的极地雪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极地之星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