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甘泉洛河流域古代崖居初步调查与研究*
2021-12-17王天艺李延莉刘传瑞
王天艺 李延莉 刘传瑞
(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
崖居是古人开凿于崖壁上的一种石构居住建筑,其在陕北地区有大量发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陕北地区18个区县均发现有崖居遗存,总数达数百座之多[1]。其详细资料均未发表,相关研究也较为匮乏,仅有杜林渊等人从宏观角度对陕北崖居的整体面貌、分布特征、产生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2]。
甘泉县位于延安市中部,南距延安市35千米,地处关中通往陕北的咽喉要衢。洛河自县境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甘泉即位于洛河上游下段。该县夏商时为雍州西河地,周为白翟所居,战国时属魏,秦属上郡,汉置雕阴县,隋唐至宋金元时期为甘泉县和敷政县所辖,明清为甘泉县和安塞县辖区。1988年和2007年的两次文物普查中,先后在该县境内发现数十处古代崖居遗存。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崖居的分布、年代、结构等情况,我们分别于2011年7~9月和2014年3月对这些崖居进行了深入调查,共发现崖居地点61处,集中分布在该县西北部的桥镇乡、下寺湾镇和石门镇辖区内洛河及其支流两岸丹霞地貌红砂岩山崖上(图一、表一)。这些崖居遗存规模大小不等,大的由十余间石室形成组群,小的仅有一两间石室,多数崖居所处位置地势陡峭,进入困难。本文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香林寺崖居群、雨岔南河崖居群和石门崖居群,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表一 甘泉古代崖居调查统计表
图一 甘泉崖居分布示意图
续表一
一、香林寺崖居群
香林寺崖居群位于下寺湾镇香林寺山上,坐标N36°26′16″、E109°3′21″、H1256.58米,西距县城约34千米,距下寺湾镇政府所在地1.5千米,东北方向与敷政古城隔洛河相望。香林寺山山体呈南北走向,土石相间,山顶现存明代寺院一座。山腰间一条小路通往山体西侧,小路下临洛河,高出河道30多米,小路上方是一段南北长约200、高约35米的红色砂岩崖壁,崖居群即开凿于其上(图二)。香林寺崖居群由五组崖居组成,沿崖壁自北向南错落分布,其中第四、五组崖居因位置险要而无法进入,内部情况不详。
图二 香林寺崖居群外景图(西-东)
第一组崖居 位于崖壁北端,由3间石室和1道竖井构成,坍塌损毁严重。
第二组崖居 位于第一组崖居南侧10.5米处,由7间石室和1个露天水槽组成。大致分为3层,各层间有栈道、石梯及竖井相连,石室间由门道、过洞连接(图三)。
图三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平、剖视图
1号石室 为一间独立石室,高出地面约3米,由左侧栈道进入,栈道长约5米,现仅存8个柱洞及长条凹槽(图四)。石室平面呈梯形,高2.5、进深3.7、西壁宽3.3、东壁宽3.7米。石室北部为一长方形石炕,长3.2、宽1.5、残高0.38米,石炕表面散落许多草拌泥残块和石块,烟熏痕迹明显(图五)。石炕西北角墙面凿有一条烟道通向室外。石室东壁下部凿出一条石槽,长2.7、宽0.5、高1.5米。门道位于西壁正中,高2.16、宽1.26米。
图五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1号石室火炕(东-西)
图四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1号石室外栈道(北-南)
石梯 开凿于山体西侧,下部与栈道相连,上部通往中层平台,高约4、长6.5米,共11级。
石槽 为露天石槽,位于中层平台北侧,长3.85、宽2.1、深1.3米,石槽右部三分之一用石块垒砌。
2号石室 入口位于石槽南侧3米处,平面呈长方形,高1.9、宽2.2、进深2.7米,坍塌严重,仅残余二分之一。
3号石室 平面略呈长方形,高3.15、宽3.1、进深2.7米。北壁左下部有一过道与2号石室相连,过道高1.5、宽0.85米。西壁中部开一石窗,石窗下有一条烟道。东壁和西壁中部对应分布1排4个边长16、深11厘米的方形榫槽。南壁左下角为一向下的方形过道与4号石室相连,边长0.8米。
4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高1.66、宽3.36、进深1.7米,地面低于3号石室约1.1米。石室西侧为一三角形天然裂隙,通往下方的5号石室。石室西南角顶部凿出一方形过洞与6号石室相连,下部石壁凿有脚窝,以供攀爬。东壁、北壁上刻有楷书“史”“有”字样。
5号石室 沿山体裂隙向下2.5米即可到达,为一独立石室。平面呈长方形,高1.8、宽2.7、进深3.1米。北壁中部开一石窗,高0.9、宽0.7米。石窗左侧转角处有残灶及烟道。北壁右侧为门道,高1.5、宽0.8米。门道左侧刻楷书题记一方,2竖行,题记内容为:“贞祐元年十月初十日工立,/治主许密、许吉、李顺,匠人党锋。”(图六)
图六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5号石室内题记(西-东)
5号石室西侧约6米处的崖壁上发现一高约1米的方形洞口,洞内可见通往上方的竖井,因无法到达,内部情况不明。洞口与5号石室间原由栈道相连,现仅存若干柱洞。
6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平顶。高1.95、宽2.75、进深2.1米。由东北角过洞与4号石室相连,地面高出5号石室1.1米。西北壁中部开长方形和半圆形石窗。东南壁右上部刻楷书题记一方,7竖行,字迹漫漶不清,题记内容为:“唯大金贞祐二年二月二十日,/西贼犯界,至□□同到□/完颜党平□□□□□/□□计二□□钞□□□/□□□□四月工毕,□□/史□□/史□/史□□/史□□□/史□史□□。”东北壁中部刻有“卅占”两字。石室顶部东南角有一竖井通往崖居上层。
竖井 连接崖居中层与上层的通道。分为上、下两段,直径0.9、上段长1.2、下段长1.9米,井壁有脚窝。上、下两段前后相错形成一平台,平台对面是一长方形瞭望口,高0.8、宽0.7米(图七)。瞭望口右侧墙壁上刻一方框,内刻“杨可文”三字。
图七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竖井(东-西)
7号石室 位于崖居最上部,由竖井与中层相连,平面呈方形,高1.8、宽2.8、进深2.4米。竖井入口位于石室西北角。西北壁右侧开两个上下相错的长方形石窗,下部石窗应为瞭望之用;左上角开一圆形孔洞,直径0.28米。石室四壁上均凿有圆形和方形隼孔数个(图八)。
图八 香林寺第二组崖居7号石室内景(东-西)
第三组崖居 位于第二组崖居南侧下方14米处,由9间石室组成,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包括2~5号石室,中层为6~8号石室,下层为1号和9号石室,各层间由石梯、竖井相连,石室间以门洞、甬道连通(图九)。
图九 香林寺第三组崖居平、剖视图
1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西壁坍塌,暴露于崖面之上。石室进深3.05、宽6.15、高2米,平顶,顶部岩层略有剥落。石室四壁较粗糙,壁面凿痕密集,表面残留烟苔。东壁和北壁上凿有直径16和9厘米的圆形孔洞10多个,东壁右侧中央残留有泥质墙皮,墙皮右上方开有1个三角形小龛。
石梯 位于1号石室北侧,与上部竖井相接,利用岩石天然裂隙人工修整而成,高约4米,极其陡峭。
1号竖井 开凿于山崖内部,下接石梯,由一过洞与外部相通。过洞高1、深1.2米。竖井分为上下两段,直径0.7、下段高5.8、上段高2.5米,井壁两侧各凿出脚窝13对和5对,井口沿凿出月牙形和圆形凹槽,以供攀爬。两段竖井前后相错,形成一平台,平台对面是一边长0.5米的方形瞭望窗。
2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平顶,进深5.2、宽2.5、高2.1米。与竖井相连,竖井入口位于石室西北角。石室东南角为一石炕,炕长2.02、宽2.5、高0.7米,炕面西北角凿出一边长16厘米的方形凹坑。东壁、北壁与石炕水平相对处各凿出一条宽6、深7厘米的凹槽,似为铺设床板之用。西壁中上部开一长方形石窗,窗高1.1、宽0.8米,窗框内侧凿出用于安装木窗的凹槽。石窗南侧墙壁凿出一条长2.5米的烟道,直通室外,烟道内烟熏痕迹明显。烟道左侧墙壁上凿有一三角形小龛。石室四壁上部各凿有水平排列的孔洞若干,直径11~18厘米不等。南壁西侧为一门道,与3号石室相连,高1.8、宽0.8米,门框内侧凿出门槽。
3号石室 平面呈方形,平顶,边长2.4、高2.2米,地面高出2号石室20厘米。西壁中上部凿出长方形石窗,高0.8、宽0.5米,窗框内凿有凹槽。石窗右下角为一石砌灶台残迹,灶台上方凿出一条烟道与石窗底部相连,灶台、烟道烟苔明显。西壁左下角有一圆孔,通往室外。东壁正中为一门道连接4号石室,高1.9、宽0.8米,门槛高0.3米。门道左侧上方刻楷书题记一方,6竖行,字迹潦草。经仔细辨认,题记内容为:“维大金国贞/祐三年三月二十日/打造,到八月二十日了/毕。石匠同到□□/□终□□靖十□戊戌党平,/室主北□李顺。”(图一〇)
图一〇 香林寺第三组崖居3号石室内题记(东-西)
4号石室 位于3号石室后部,平面呈长方形,进深2.1、宽2.4米。顶部较低,高仅1.6米,似为储藏室。
5号石室 地面低于3号石室1.2米,由北壁左上角一过洞相连。平面近方形,平顶,边长3.15、高2.2米。东南角凿有一长方形石槽,长1.9、宽1.2、深1.1米。石槽内壁垂直凿出两条凹槽,石槽口亦凿出半周凹槽,可能用于安装隔板和盖板。
石室西壁右上方开一石窗,结构与上述石室相似,窗下是烟道。西壁右下角为一方形落地龛,高1.1、宽0.7、深0.25米,龛下部有一孔洞与外部相通。石室南壁右下角有一过洞与竖井2相连,过洞高1.5、宽0.75、长1.2米。
2号竖井 位于上述过洞末端,连接崖居中层,直径0.8、深3.15米,内壁有脚窝8对。竖井下端连接一条长3.2、高0.9~1.2米的甬道,甬道水平略向下延伸,末端西壁开有一方形瞭望窗。甬道尽头与6号石室和竖井3相连。
6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平顶,进深2.2、宽2.5、高2.1米。竖井3出口位于石室西南角。西壁正中开一方形石窗,高1.1、宽1米,石窗右下侧凿出烟道与底部残灶相连,灶台四周石壁和烟道烟苔痕迹明显,烟道上方有一三角形小龛。南壁和北壁上部各凿出一排对称分布的孔洞,东壁上部凿出两排孔洞,直径16~20厘米。门道位于南壁右侧,高1.6、宽0.75米,高于地面0.5米,与7号石室相连。
7号石室 平面略呈长方形,地面高于6号石室0.5米,进深2.9、宽2.3、高1.9米。石室东南角凿有一石槽,长1.2、宽1.1、深1.2米,石槽口沿东、西两侧各凿一凹槽,用于安装盖板。西壁上部为两个直径38厘米和31厘米的圆形窗口;南壁、北壁上部水平相对各开有一排4个孔洞,南壁左上部距地面1.16米处开一方形过道,入口高1、宽1.2米,后段逐渐变窄、变矮,需蜷身方可通过,通长1.8米,与8号石室相连(图一一)。
图一一 香林寺第三组崖居7号石室内景(北-南)
8号石室 高出7号石室地面1.16米,平面呈不规则曲尺形,高2.1、宽3.6米,前部进深1.6、后部进深3米。石室前部、后部西壁各开一石窗,前部石窗为方形,高1、宽0.7米;后部石窗为竖长方形,高0.9、宽0.5米。石室西南角为一灶台残迹,墙壁上凿有烟道与室外相通,烟道内烟苔痕迹明显。
3号竖井 连接崖居中层与下层的唯一通道。上部出口位于6号石室西北角,结构与竖井1相似,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高4、下段高4.5米,直径1.2米,井壁分布脚窝9对和11对。两段竖井前后相错处形成平台,西壁为长方形瞭望窗。竖井下端有一洞与外界相连。
9号石室 位于竖井3出口南侧0.7米处,为崖居下层。平面呈长方形,平顶。高2.1、宽6.85、进深3.7米。石室东壁、北壁、南壁上各有直径6~8厘米的圆形孔洞两排。西壁和西南侧顶部部分坍塌,西壁残存长方形石窗及门道,门道直通室顶,宽1.4米,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一边长21厘米的方形门墩,上雕菊瓣纹(图一二)。
图一二 香林寺第三组崖居9号石室门墩(西-东)
二、雨岔南河崖居群
位于下寺湾镇雨岔沟内,坐标N36°35°15′,E108°58′11″,H1246.48米,北距下寺湾镇政府所在地18千米。崖居群坐东朝西,开凿于沟东侧的红砂石崖壁上,下临小河,高出河面约10余米(图一三)。崖居由15间石室组成,分为上下两层,由竖井和石梯连接。各石室间由过道、甬道和门洞连接(图一四)。
图一四 雨岔南河崖居平、侧视图
图一三 雨岔南河崖居群外景图(西-东)
1号石室 位于整组崖居最北侧,平面呈长方形,高2.5、宽3、进深4.1米。西壁正中开出一不规则方形大窗,右侧凿出半个方形壁龛。北壁左侧沿西壁向内凿出一个曲尺形小室,高1.7、宽1.8、深1.4米。东壁上部凿出两排共8个圆形孔洞。南壁中部偏右为一门道,高1.5、宽1米,损毁较严重。
2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高2.1、宽4、进深1.8米。顶部部分坍塌,西壁正中开一长方形石窗,高0.8、宽0.6米。石窗左侧凿出一条烟道,烟道顶部开一出烟口。东壁右侧开一长方形门道与3号石室相连,高1.6、宽0.8米。南壁与甬道1相连,通向4号石室。
3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高2.1、宽3.7、进深3.4米。石室南壁凿出一条高1.4、宽0.6米的水槽。北壁上凿出两个高0.6、宽1.1、深0.3米的楔形壁龛。
甬道1 大致呈南北走向,长约4、高1.7、宽1.2米。由于常年水蚀,甬道中部被山水侵蚀出一个大坑,直通外部。此水蚀坑应为崖居开凿之前形成,开凿者利用其作为一道天然屏障。
4号石室 与2号石室由甬道1连接,平面呈长方形,高2.3、宽3.1、进深3.8米。西壁正中开一门道与外部相通,高2.2、宽1.3米。石室东北角有一长1.3、宽0.6、高0.6米的石台,紧贴于北壁与东壁夹角处。东壁正中开一门道,高1.8、宽1米,左侧连接甬道1,中部开一高1.8、宽1.6米的方形门道;门道右侧距地面1.2米处刻一方长、宽均为0.5米的牡丹纹样。石室顶部东南角为一直径1.1米的向上竖井,连接8号石室。
5号石室 位于4号石室北侧,平面呈方形,高2、宽3、进深2.8米。北壁中部凿出一石栓。西壁左侧凿出一葫芦形洞口,与甬道1相通。东壁右侧开一门道,高1.8、宽1米。门道右侧上方开一方形小窗,小窗下方刻一跑兽图案。
6号石室 位于5号石室东侧并与其相连,平面呈长方形。此石室为一暗室,高1.9、宽2.2、进深6.6米。北壁距地面0.6米高处并排开凿出3个高0.8、宽1.1、深0.4米的方形壁龛。
7号石室 位于4号石室东侧并与其相连,平面呈长方形。此石室亦为一暗室,高1.9、宽2.4、进深7.3米。
8号石室 处于整组崖居上层,沿4号石室顶部竖井可达。平面呈方形,高2.2、宽3.2、进深3.2米。竖井口位于石室东南角。西壁中部开一长方形石窗,石窗左侧开一圆形小窗。北壁左侧向内凿出一高0.5、宽1.6、深1.9米的长方形灶台,灶台左侧凿出一条烟道与室外相通,烟熏痕迹明显(图一五)。北壁右侧为一门道,高1.4、宽0.65米,与9号石室相连。东壁距地面0.8米处并排开两个门道,高1.4、宽0.9米,分别与10号、11号石室相连。
图一五 雨岔南河崖居8号石室内灶台(南-北)
9号石室 位于8号石室北侧,为一平面呈长方形的储藏室,高1.8、宽1.5、进深3.4米。
10号、11号石室 位于8号石室东侧,均为平面呈长方形的储藏室。10号石室高1.8、宽1.6、进深4米;11号石室高1.8、宽1.5、进深3.5米。
石梯过道 连接4号石室与12号石室,长2.2、宽0.8米,共6级石阶,向上抬高约1.8米。
12号石室 平面呈长方形,高2.3、宽2.7、进深9.2米。西壁中部开一方形石窗,高0.8、宽0.65米。北壁右下角为石梯过道入口,高1.3、宽0.8米。东壁上部并排开凿出2个方形壁龛。南壁右侧开一门道,高1.6、宽1.1米。石室西南角凿出一过洞沿西壁向下通往室外。
13号石室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高1.6、最宽处3.7、进深9米。西壁向外弯曲呈弧面,并排开出3个圆形石窗。东壁左侧开一高1.2、宽0.7米的门道,为甬道2入口(图一六)。
图一六 雨岔南河崖居甬道2入口(南-北)
甬道2 呈东西走向,连接13号与14号石室,长约5.4、高1.2、宽0.7米。略向下倾斜。
14号石室 为一暗室,平面呈方形,高1.7、宽3.3、进深3.1米。西壁中部为甬道2入口,高1.5、宽0.7米。南壁中部开一门道,高1.5、宽0.85米。
15号石室 为一暗室,平面呈长方形,高2.4、宽3.8、进深8.4米。北壁右下角开一门道与14号石室相连,高1.5、宽0.85米。南壁右侧下部凿出一方形壁龛,高0.7、宽0.9、深0.5米;左侧下部开一门道,高1.1、宽0.8米,连接一段长约1.1米的甬道与外部相通,应为逃生通道。石室中部偏西处立一粗0.5米的方形石柱,石柱上下均与石室连为一体,起支撑作用,防止顶部坍塌(图一七)。
图一七 雨岔南河崖居15号石室内石柱(东-西)
三、石门崖居群
石门崖居群位于县城西北20千米处的石门乡石门村洛河北岸的石崖上,高出洛河河面30米,坐标N36°23′0″,E109°14′24″,H1141.35米(图一八)。当地人称其为“马超洞”,传说为三国时期马超屯兵所修。崖居分三层,由11间石室组成,各层间有竖井相通,各石室间由栈道、廊道、甬道相连(图一九)。
图一八 石门崖居群外景图(西南-东北)
图一九 石门崖居平、剖视图
第一层有石室4间,自东南向西北排列。
1号石室 平面略呈梯形,高2.15、面宽1.9、后部宽2.7、进深4.25米。平顶。四壁及顶部有烟苔痕迹。
2号石室 西距1号石室4.3米,其间原有栈道相连,现仅存榫孔一排。平面呈长方形,高2.1、宽3.1、进深2.5米。平顶。外墙用条石垒砌,留有长方形窗口。石室东北角留一石台,高1.4、长1.1、宽1米。
3号石室与2号石室通连,平面呈长方形,高2.1、宽4.6、进深4.9米。平顶。外墙用石块垒砌(图二〇)。南壁中部开一门与室外廊道相连,宽1.6、高1.45米。石室西侧地面凿一圆口石槽,直径0.76、深0.7米。2、3号石室内存留大量石块和一些泥塑残片。壁上残留草拌泥墙皮。
图二〇 石门崖居3号石室石砌外墙(北-南)
4号石室 西距3号石室3.1米,由外部廊道相连。石室低于外部廊道0.4米,平面呈长方形,高1.85、宽6.41、进深5.71米。石室中后部留一连接顶部的方形石柱,边长0.65米。门开于南壁东侧,宽0.96、高1.45米;南壁西侧凿出一条烟道通往室外。前部西侧地面凿出一大一小两个圆坑,大坑圜底,直径0.66、深0.26米,小坑直径0.11米;前部东侧地面凿一瓢形坑,长0.54米。
1号竖井 位于4号石室门外东侧,连接崖居第三层,直径0.8、长5.6米,井壁上凿有脚窝。竖井入口处壁上刻有楷书题记两列:“四月初□/下手谨记。”竖井内壁上刻楷书“王演、王寅”。
第二层有石室1间,位于2号竖井底部西侧。
11号石室 位于2号竖井底部西侧,有过洞与竖井相连,过洞高0.9、宽0.6、长0.8米。石室平面略呈倒梯形,高2.15、长边3.45、短边2.1、进深5.6米。前墙上部开方形石窗。
第三层自东向西排列石室6间,由室外廊道相连。
5号石室 平面近方形,高2.6、宽2.34、进深2.4米。门开口于南壁中央,高1.55、宽1.07米。石室后壁东侧距地表1.2米处凿有一储藏室,高1.4、深2.7、宽2.2米(图二一)。
图二一 石门崖居5号石室内储藏室(西南-东北)
6号石室 西距5号石室4.2米,由外部廊道相连。石室低于外部廊道0.46米,平面呈长方形,高1.96、宽5.64、进深4.8米(图二二)。门开于南壁中央,高1.35、宽0.95米。门外东侧石壁上刻楷书题记一方,9竖行,内容为:“皇统四年/三月十三日下/手,至五月/十七日造成,/打造人/杨政、/任甫,/出粟人……”题记右侧又有一行字“七十五石物”(图二三)。石窗开于室门右侧,长1.4、高0.4米。室门左侧墙壁凿出一条烟道通向室外。石室西北角有一长方形石炕,高出地面0.25米。石炕长1.65、宽1.2米,其东南角留一方形石柱,边长0.65米。石室西壁凿有1个壁龛和3个竖壁槽,壁龛高0.8、长1.5、深0.6米。
图二三 石门崖居6号石室内题记(西南-东北)
图二二 石门崖居6号石室内景(南-北)
7号石室 位于6号石室左后侧,应为6号石室的耳室。平面近方形,高1.95、宽2.1、深2.2米。石室右后侧地面凿一圆口石槽,直径0.76、深1.05米。
8号石室 位于6号石室的右后方,低于后者地面0.25米。平面呈长方形,高2.15、长4.6、深3.1米。后壁左侧有一长方形壁槽。
9号石室 西距6号石室8.3米。平面呈长方形,高2.3、宽3.38、进深4米。门开口于南壁东侧,高1.85、宽1.2米。
10号石室 位于9号石室前部右侧,平面呈长方形,高2.3、宽1.97、深2.2米。前壁右下角有一小室,高1.4、宽0.9、深1.2米,小室前壁中部开一小窗,窗下有接地洞口通向室外。从结构看似一间厕所。
2号竖井 位于6号与9号石室之间的廊道处,向下通往崖居第二层的11号石室。竖井直径0.76、深3.5米(图二四)。
图二四 石门崖居2号竖井(东南-西北)
四、相关问题讨论
(一)甘泉崖居的分类 、分布及构筑特点
本次调查共发现古代崖居61处,根据其布局和构筑特点,大致可分为群组类崖居和单体类崖居两大类。群组类崖居是指在同一地点,崖居成群或成组分布,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少则5~6间,多的超过20间,如香林寺崖居群、府君殿崖居群、石门崖居群等。经统计,甘泉境内群组类崖居共有23处,占目前发现崖居总数的37.71%。根据内部结构不同,群组类崖居又可分为散点式和串联式两小类,以串联式为主。串联式是指崖居群各石室内部用甬道、过道和石梯、竖井水平、上下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如南河崖居群、香林寺崖居群第三组等。散点式是指组成崖居群的石室在同一地点集中分布,但各石室间相互独立,内部不通连,如桥镇村崖居群。单体类崖居则规模小,结构简单,一般由不超过4间石室组成,大多数仅有2~3间甚至一间石室。此类崖居数量较多,共发现38处,占比62.29%。
甘泉崖居在分布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分布集中,除县境西南的道镇东沟村发现1处外,其余崖居均集中分布于县境西北部洛河上游的3个乡镇,即故敷政县境内。二是多沿洛河及其支流、沟谷分布。三是崖居的选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均位于临近沟谷的悬崖峭壁之上,人迹罕至。四是地点隐蔽,多数崖居从外观看仅见石门、石窗等几个窟口,但其内部却结构复杂,别有洞天,具有较强的隐秘性。
甘泉崖居的构筑特点基本一致,石室平面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室顶均为平顶,室内高度多在1.8~2.3米之间。除结构简陋的单体类崖居仅有一个出入口外,多数崖居都留有石门、石窗、瞭望口、通气孔。串联式崖居多有分层结构,各层间用竖井和石梯相连,每层各石室间由廊道、甬道和门洞连通,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在内部用竖井连通各层的做法是甘泉崖居构筑的一个显著特点。规模较大的崖居内部配套有火炕、石床、灶台、烟道、壁龛、灯窝、储藏室、窖穴、水槽等生活设施。火炕、灶台、烟道内留有明显的烟苔,一些石室的墙壁和顶部也可见烟苔痕迹,这种明显的生活居住特点与四川地区和陕西商洛地区的崖墓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是将甘泉崖居确定为居住遗存的重要依据。另外,强烈的防御性是甘泉崖居构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一般情况下,一组崖居仅有一个出入口,其空间狭窄,且均位于悬崖石壁之上,易守难攻。进入崖居内部,可见明显的层层防御设计。一些规模较大的崖居群,还在尾部的石室内设置暗室,暗室内又凿出通往外部的逃生秘道。
(二)题记所反映的崖居年代问题
甘泉崖居数量多,分布集中,构筑特点鲜明,其开凿和使用年代的确定是深入研究的关键。石门崖居和香林寺崖居内发现的4处纪年题记,为我们判断甘泉崖居的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4处题记均明确记述了石门崖居和香林寺崖居开凿的时间、工期、工匠、治主等信息。从题记可知,石门崖居开凿于金代皇统四年(1145年),历时两个多月。香林寺崖居群开凿于金代贞祐年间,从贞祐元年(1213年)至贞祐三年(1215年),先后三次开凿,每年都有动工,最长的一次为贞祐三年,历时5个月。从以上题记年代,结合香林寺崖居和石门崖居的构筑特点分析,似可认为甘泉崖居的开凿时间应不早于金代皇统四年,串联式崖居群的大规模开凿则主要集中在金代晚期。散点式崖居群和单体类崖居的开凿年代不好一概而论,特别是数量较多、结构简单且分布广泛的单体类崖居。从调查时在崖居内发现的题记中有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和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的内容推测[3],此类崖居开凿持续的时间应较长,除金代晚期外,明代中期和清代晚期也应有不同程度的开凿。另外,不排除部分崖居为明代及以后扩建的可能,同时还存在着后世民众对早期崖居利用的现象,甚至出现改变崖居性质,将其改造为佛堂的情形。调查时,我们在石门崖居近旁的石壁上发现了一方明代修建观音堂的题记,并在底层崖居的石室内发现了晚期泥塑残块和壁画残迹,在香林寺崖居的一间石室内也发现了泥塑的明代老君、童子像和壁画,表明崖居在此时已被改造成了佛堂。
(三)甘泉崖居出现的时代背景、原因及性质
甘泉境内的洛河川道自古就是甘肃、宁夏通往关中和延安的捷径。宋金时期,甘泉县为延安府敷政、甘泉两县所管辖,其西北部归敷政县,东南部归甘泉县,均属鄜延路。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叛宋称帝,开始了西夏与北宋长达百年的军事对峙,地处洛河上游的敷政县便成为双方冲突的拉锯地带,洛河川道则在此时成为西夏侵扰鄜延路的主要军事通道之一。
天会元年(1123年)金与西夏议和,西夏正式向金称臣。天会五年(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克延安府,鄜延路为金所统治,结束了此地百年来的战火,开启了金、夏近80年的和平时期。在此期间,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至金章宗明昌年间达到了高峰。近年来,甘泉境内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金代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墓葬结构复杂,建造奢华考究,内部砖雕、彩画装饰繁缛精美,非富足不能为之,墓葬主人应是当地财力雄厚的富绅[4]。其中有4座为纪年墓,分别为大定二十九年和明昌四年、七年,可见随着经济发展,至金代中期,甘泉地区已出现了颇具经济实力的地主乡绅阶层。
金大安二年(1210年)八月,西夏派兵攻打葭州(今佳县),金夏重燃战火,包括甘泉在内的延安地区再次成为夏金战争的主要地带。史料记载了这一时期西夏对延安多次以侵扰掠夺为目的的军事进犯:贞祐元年(1213年)六月,西夏侵扰保安州,杀刺史[5];贞祐二年(1214年)八月,夏人攻庆原、延安、积石州[6];贞祐三年(1215年)十月,夏人入保安,攻延安[7];贞祐四年(1216年)八月,夏人入安塞堡,败之[8];九月,西夏联合蒙古进攻延安府[9]。保安、安塞堡均位于金夏西北边界,西北与敷政县相邻,文献中记载的夏人侵扰时间与香林寺崖居题记记载的崖居开凿时间完全吻合,题记中所言“西贼犯界”指的应该就是西夏人的军事侵扰。从大定、明昌年间的繁荣富足到贞祐元年的战火纷飞,期间相隔不足20年,和平时期积累的大量财富突然间受到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甘泉当地的大族富户不愿放弃经营数十年之久的土地和财富,只能自寻对策应对战乱,开凿崖居便成了最佳选择。从崖居内部阴暗、空间狭窄、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等情况和其选址、构筑的隐蔽性、防御性等特点来看,甘泉崖居表现出了明显的临时避难色彩。从崖居题记看,未见有与官方相关的内容。从治主的称谓看,均直书姓名,未见任何衙署及职衔,这与本地宋金时期佛教石窟开窟题记中民间开窟者的情形相同[10],而与有官方背景的不同,其身份均应为民间人士。香林寺第二组崖居内贞祐二年的题记中出现多个“史”姓人名,应是史姓家族开凿崖居的证据,据此可推测甘泉崖居应属于当地富绅大户自发出资修建的临时性避难设施。香林寺坪崖居、雄黄塌崖居以及阳崖窑崖居内发现“天顺三年”“嘉靖二十五年”“同治四年”等纪年题记,与明代中期套虏侵扰陕北以及清代同治年间回民事件发生的时间可相对应,应当也是当地民众为躲避战乱所修,其中应不乏改造利用金代崖居的情况。杜林渊即认为,由于北方蒙古部族的南下侵扰,陕北地区的各类寨堡在明代中期应当有大规模的修筑,崖居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11]。
关于甘泉崖居的修筑理念和技术来源,可以从延安地区宋代佛教石窟中找到一些线索。研究表明,延安地区是我国宋代佛教石窟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这里发现了大量宋代石窟遗存[12]。这些石窟多为平顶,与当地唐代石窟的穹顶特征明显不同,应是新技术的运用。目前发现的崖居亦均为平顶,与宋代石窟相似,这一共同特征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另外,这里还发现许多宋代的禅窟和僧房窟,均开凿在石壁内,平顶单室,其技术特征和居住功能与崖居已无本质区别。
那么北宋时期甘泉地区是否出现了崖居?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在技术上没有障碍,北宋和西夏的长期军事对峙也会使开凿崖居躲避战乱成为一种需求,但正是因为受宋夏长达百年军事对峙的影响,鄜延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生活遭受了严重破坏,战乱期间民间难以积累可观的财富,根本不具备开凿崖居的物质基础和必要需求。我们在敷政故城对面山沟内的一处天然岩棚下发现一处题记:“建炎三年己酉岁三月二日,金国人马犯本县,官民弃守出城到彼避难。”这表明在南宋初年,当地官员和民众仅能依靠天然岩棚来躲避战乱,亦从侧面证明了崖居一类避难设施在此时尚未出现。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石门崖居的开凿年代为金皇统四年(1145年),距天会议和仅过了22年,正处于夏金和平时期,其出现较为特殊。天会议和初期,由于金未兑现割地承诺,西夏便趁金南下攻宋,在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治丧期间出兵陕北,占领了金府州(今府谷县)、丰州(今准格尔旗)、麟州(今神木县),以及保安军部分地区。石门崖居的出现,或可说明虽然处在金夏关系平缓时期,西夏的军事侵扰依然能够影响到相对靠近内地的敷政县一带,反映了这一时期金夏之间的微妙关系。
五、结语
此次调查探明了甘泉境内古代崖居的具体地点、数量、基本分布和结构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崖居内纪年题记的发现为判断甘泉古代崖居的年代和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墓葬、石窟等资料,讨论了崖居所反映的军事、经济和社会变迁过程,基本勾勒出甘泉乃至整个陕北南部地区自北宋至金末数百年间的历史图景,并为研究宋、金、西夏三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
据杜林渊等人研究统计,除了甘泉外,在延安地区的志丹、吴起、安塞、子长、富县等地以及榆林地区的神木、横山、米脂等地亦发现有大量崖居,合计总数达到546座之多[13]。陕北地区已成为继北京延庆、重庆永川、福建武夷山和陕西旬邑地区之后我国境内古代崖居遗存的又一重要分布区域。由于陕北崖居均为普查发现,除甘泉崖居外均未进行系统调查测绘,因此要弄清陕北地区古代崖居的整体情况还有待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1]a.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延安卷[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b.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榆林卷[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
[2]a.杜林渊,晁辽科.论古代陕北崖居[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b.杜林渊,王江涛.延安地区崖居的分布特征[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3]调查时,在香林寺坪崖居内发现了一处题记,内容为“天顺三年”;在雄黄塌崖居内发现题记一处,有“嘉靖二十五年”等内容;在阳崖窑崖居内发现题记两处,内容为“同治四年”和“巳未年孟夏四月”。
[4]a.王勇刚.陕西甘泉金代壁画墓[J].文物,2009(7).b.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甘泉县博物馆.陕西甘泉柳河渠湾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6(11).c.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调查新收获[J].考古与文物,2014(2).d.王沛.延安宋金画像砖[M].西安:陕西出版传媒集团,2014.
[5]脱脱.金史:卫绍王本纪(第1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296.
[6]脱脱.金史:外国传上(第13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2871-2872.
[7]脱脱.金史:宣宗本纪上(第1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313-314.
[8]同[7]:319.
[9]同[6]:2873.
[10]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纂委员会.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293-295.
[11]同[2]b.
[12]同[10]:14-15.
[13]同[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