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2021-12-1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玉门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火烧沟墓地位于玉门市清泉乡火烧沟村,西距玉门市政府驻地玉门镇约67千米。每当日出或日落时,两岸崖面便红似火烧,火烧沟因此而得名(图一)。
图一 火烧沟及玉门境内主要史前遗址位置示意图
1972年,清泉乡政府在修建中学时发现了完整陶器等遗物,这些遗物后移交甘肃省博物馆。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即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酒泉地区文教局、玉门市文化馆、敦煌县文化馆的联合支持下,对校园内残存的古墓葬进行清理和发掘。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各类文物近2000件(套)。现从1976年度清理的墓葬中选择随葬品较丰富的5座墓葬做简要介绍。
一、76YHM47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T2内。墓葬开口于表土层下,保存较好。竖穴偏洞室墓,带单侧二层台和壁龛。墓向正东。墓口平面呈凸边长方形,长约2.2、宽约0.83;墓底长约2.45、宽约0.7;二层台宽约0.1、高0.1米。距墓口深约0.5米的南壁有一壁龛,高约0.15、进深约0.37米。北侧偏洞室距墓口深约0.9米。三人合葬,三具骨架上下叠置于偏洞室中。偏洞室口用木棒封门。上层骨架保存完整,葬式为仰身直肢葬。下层两具骨架被扰乱严重,零散遍布于墓室中,原始葬式不清。经鉴定,上层为一20~25岁的女性,下层两具人骨分别为35岁左右的男性和30岁左右的男性(图二)。
图二 M47平、剖面图
(二)随葬品
该墓共出土随葬品29件,按材质可分为陶、石、铜、金器及串饰和动物骨骼等。
1.陶器
陶器分为彩陶和非彩陶两类。彩陶器形主要有双耳罐、四耳罐、双腹耳壶及豆等,非彩陶器形主要为双耳罐、豆和纺轮。
双耳彩陶罐 4件。保存较完整,多夹细砂红陶质,胎体表面可见小颗粒的石英等羼和料,烧结度高。尖唇,侈口,短束颈,溜肩,鼓腹或折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两桥形耳。有些与两耳连线相垂直的腹部最大径前后分别有一凸钮。器表近底部以上先施红色或紫红色陶衣,再于其上饰几何形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由于陶衣、彩绘和胎体结合不牢固,局部陶衣和黑彩出土时剥落。标本76YHM47:4,口部稍残。陶衣及黑彩大部分已经脱落,不可辨识。腹部似饰分区的复线竖条带纹。口沿内饰垂向罐内的几何形条带纹。腹以下无彩。泥条圈筑而成,内壁近口部可见明显的纵向指窝痕,外壁近底部修抹随意,底面上有深V形刻划纹。通高11.9、口径10、底径6.5、胎厚0.3、耳面宽2.4厘米(图三,8;图五)。标本76YHM47:5,口及腹部稍残。陶衣及黑彩局部已脱落,不可辨识。口沿下饰两周黑彩条带纹,中间夹饰横向连体菱形纹,腹部饰分区的网格纹,中间隔以三条细线条构成的斜Z形纹,耳面上的纹饰同此。口沿内饰网格纹,折腹以下无彩。泥条圈筑而成,内壁近口部可见明显的纵向指窝抹痕,外壁近底部经大致修抹,有圆圈状修抹痕迹。通高11.6、口径8.1、底径6.1、胎厚0.2、耳面宽1.9厘米(图三,2)。标本76YHM47:8,口部残,经修复。口沿下饰两周黑彩条带纹,中间夹饰横向连体菱形纹,腹部饰分区的网格纹,中间隔以三条细线条构成的斜Z形纹,耳面上饰纵向的连体菱形纹。口沿内饰网格纹,折腹以下无彩。泥条圈筑而成,内壁垫窝痕明显,近口部可见明显的纵向指窝抹痕,外壁近底部有圆圈状修抹痕迹。通高10.6、口径8、底径5、胎厚0.3、耳面宽1.7厘米(图三,3)。标本76YHM47:9,夹粗砂红陶。黑彩大部分脱落不可辨识。口沿下似饰两周黑彩条带纹,中间夹饰Z形纹,腹部似饰分区的三角纹与折线纹,中间隔以三条细线条构成的斜状纹带,耳面上与口沿内纹饰不清晰。泥条圈筑而成,内壁近口部可见明显的纵向指窝抹痕,外壁修抹较光滑。通高17.3、口径11.8、底径7.5、胎厚0.3、耳面宽3.3厘米(图三,10;图六)。
图六 双耳彩陶罐(M47:9)
图五 双耳彩陶罐(M47:4)
图三 M47随葬陶器
彩陶豆 1件。标本76YHM47:1,保存完整。夹粗砂红褐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敞口,斜直壁。豆盘口沿内壁贴一周泥条形成宽沿,豆盘下接竹节形空心豆柄,之下为喇叭形高圈足。通体有红色陶衣,豆盘内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宽沿处饰一周均匀分布的网格菱形纹,之下绘一周细条带纹,豆盘内绘平行条带纹分隔成并对称分布的连体菱形纹和蛙纹。泥条圈筑而成,豆盘内外壁修抹光滑,喇叭形圈足内壁可见泥圈接痕。通高11、口径16.2、底径9.5厘米(图三,9;图七)。
图七 彩陶豆(M47:1)
双腹耳彩陶壶 1件。标本76YHM47:10,保存完整。夹粗砂红褐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侈口,矮领束颈,颈根部有一周细凸棱。溜肩,扁圆鼓腹下斜收,平底。腹部偏下装两耳,耳面宽约2.5厘米。通体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线条凹凸感明显。口沿下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一周Z形纹。其下肩部和腹部饰四分区、上下两层的复线反Z形纹,局部并填绘斜条带纹。分区之间隔以纵向宽条带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腹部可见圈状抹痕,近口部可见纵向指印抹痕。器表修抹光滑,腹部以下可见斜向的划痕,底面刻划蛙纹。高15.8、口径10、底径7.7、胎厚0.3厘米(图三,6)。
四耳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47:7,保存完整。夹砂红陶,质地较致密。四耳,扁鼓腹。器盖与器身先一体制成,而后于顶部环切一周取下做盖。器盖上有三个并列的舌形矛头状捉手。捉手下部有茎节状凸起一周,茎节之间并以泥条相连。通体器表先施紫红色陶衣,再于其上绘浓稠黑彩。黑彩大部分脱落而漫漶不清。通高14.8、口径12.6、底径8厘米(图三,1;封二,1)。
双耳红陶罐 3件。标本76YHM47:3,口沿稍残,经修复。夹粗砂红陶,表面可见较大颗粒的石英等羼和料,烧结较好。圆唇,侈口,短束颈,溜肩,瘦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两耳,耳面宽约2.1厘米。肩部至底部拍饰竖绳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隐约可见垫窝痕,近口部内外壁皆有圆圈状修抹痕迹。器表经修抹,较光滑。高18.3、口径13、底径6.7、胎厚0.4厘米(图三,5)。标本76YHM47:6,口沿稍残。夹粗砂红陶,表面可见较大颗粒的石英等羼和料,烧结度高。尖唇,侈口,短束颈,溜肩,圆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两耳,耳面宽约1.5厘米。耳面上下与器壁相连接的地方有四道麦粒状压印纹。颈部有一周不规则的凹弦纹,肩部圆周饰均匀分布的Z形刻划纹,其下又饰一周断断续续的指甲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可见垫窝痕以及泥缝抹痕,器表修抹随意,不光滑。高7.6、口径6、底径3.5、胎厚0.3厘米(图三,7)。标本76YHM47:11,口沿、腹部及一耳残,经修复。夹细砂红陶,烧结较好。圆唇,直口微侈,矮领,圆肩,扁鼓腹,小平底。腹部装两贯耳,耳面左右长约5、上下宽2.7厘米。通体施紫红色陶衣,无彩。泥条圈筑而成,内壁隐约可见垫窝痕及泥缝抹痕,器表修抹光滑。高17、口径13.8、底径7.4、胎厚0.5厘米(图三,4)。
红陶豆 1件。标本76YHM47:2。残,不可复原。
陶纺轮 1件。标本76YHM47:29,保存完整。一面平整,一面凸鼓。直径5.4、中心孔径0.4厘米。
2.石器
单孔石刀 1件。标本76YHM47:25,刃部一角略残。平面呈长方形,平背弧刃,长10.9、宽4.7、刀背厚0.6厘米。刀身中部有一穿孔,系对钻而成,开口直径1.2、内径0.5厘米。钻孔斜面不光滑,可见密集琢痕。刀背磨制光滑,已经两面仍可见未经磨光的石片疤痕(图四,5)。
图四 M47出土金器、铜器和石器
3.铜器
分为工具和装饰品两大类。工具主要有刀和锥,装饰品则有铜泡、鼻环和耳环。
铜泡 1件。标本76YHM47:24。圆形。顶面弧凸,背面内凹,有一桥形钮。直径2.1厘米(图四,3)。
铜环 2件。根据佩戴部位及形制可分为鼻环和耳环。标本76YHM47:13,鼻环。系用一根铜丝螺旋卷曲而成,横断面呈圆形(图四,2)。标本76YHM47:26,耳环。卵圆形,横断面呈圆形。两端平折并紧贴(图四,4;图八)。
图八 铜耳环(M47:26)
铜刀 2件。标本76YHM47:14,残存刀尖部。弧背弧刃,刀尖圆弧上翘。残长4、刀身宽1.5厘米(图四,8)。标本76YHM47:27,残存柄部及部分刀身。弧背直刃。残长5.9厘米(图四,9)。
铜锥 2件。标本76YHM47:15,横断面呈长方形。长3.8厘米(图四,7)。标本76YHM47:28,上部横断面呈方形,尖部断面呈圆形。长5.4厘米(图四,6;图九)。
图九 铜锥(M47:28)
4.金器
金耳环 1件。标本76YHM47:12,置于上层人骨右耳处。系由金丝弯曲围成长3.85、宽3.03厘米的椭圆形环。两端未紧贴闭合。一端为渐收的圆尖,一端为锤平展宽的喇叭形。靠近喇叭状一端附近的金丝亦被稍稍锤扁。金丝横断面直径0.23、被锤扁一端厚约0.18厘米(图四,1;图一〇)。
图一〇 金耳环(M47:12)
5.装饰品
串饰 1串。标本76YHM47:18、19、20,置于颈部。由海贝6枚、玛瑙珠4粒、绿松石珠1粒和圆形蚌片3片组成(图一一)。
图一一 串饰(M47:18、19、20)
海贝呈卵圆形。除一枚背部基本磨掉,其余背部磨大孔。长1.9~2.2、最宽处1.3厘米左右。最大一枚,通体釉质皆存。背部隆起部分呈淡紫色,其余乳白色。壳口一侧有一孔。背部磨一大孔,边缘不整齐,加工后似有崩缺。长2.2、最宽处约1.45厘米,残存背部隆起最高处距壳口约1厘米。
绿松石珠呈淡绿色,表面较多白斑、凹坑。大致呈不规则梯形,一边略弧,扁体。中部对穿一孔,孔内螺纹清晰。通体磨光。孔长1.95、宽0.85~1.35、最厚约0.85、两端孔外径约3厘米。
穿孔蚌片表面光滑,有珍珠光泽,可分辨弧形生长线及层理。1枚蚕豆形,余2枚形状不规则。穿孔皆位于中部,对钻而成。局部风化,触之染指,粉末细腻。最大一枚,蚕豆形,长径1.9、宽约1.45、最厚0.2、孔外径0.4、0.3、内径0.18厘米。
橙色玛瑙珠4粒,腹径大于体长。中部对钻一孔,孔壁较斜。最大一粒,半透明,有平行纹理。圆柱体。边缘有磕缺。孔长0.5、腹径0.95、两端孔外径0.54、0.52、内径0.15厘米。
6.动物骨骼
随葬动物骨骼主要有羊角和肢骨,包括羊角3对(标本76YHM47:16、17、22),肢骨2支(标本76YHM47:21、23)。
二、76YHM84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T31内。墓葬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M93。竖穴土坑偏洞室墓,墓向东。墓口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2、宽0.9、墓底长2.2、宽0.56、深1.4、二层台高0.35米。墓室内骨架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保存较完整。经鉴定为一35岁左右的男性。偏洞室口每隔0.1米斜放一根木棒构成封门。竖穴式墓道近口处随葬一12~13岁的未成年人,侧身微屈肢葬(图一二)。
图一二 M84平面图
(二)随葬品
共出土随葬品25件(套)。按材质可分为陶、石、铜、骨、矿物颜料等。
1.陶器
双耳彩陶罐 2件。标本76YHM84:1,夹粗砂橙红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微侈口,高直领微束,溜肩,扁圆鼓腹下斜收,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双耳,耳面宽约2.8厘米。最大腹径圆周约四等分处各有一凸钮。器表通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黑彩,凹凸感不明显。颈部饰一周Z形纹和一周条带纹,其下饰四分区复线斜Z形纹,分区之间同样隔以复线斜Z形纹。耳面上亦饰复线斜Z形纹,口沿内饰一周条带纹下连四组、每组由两条斜线相交成的斜三角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腹部可见泥圈接痕,近口部可见纵向指印抹痕。器表修抹光滑。通高18.5、口径约10.8、底径约8、胎厚约0.4厘米(图一三,6;图一四)。标本76YHM84:2,口沿略残。夹细砂红陶,陶质细腻均匀,烧结度较高。圆唇,侈口,高领,溜肩,圆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双耳,耳面宽1.6厘米。腹部圆周约四等分处各有一凸钮。器表折腹以上至口沿内部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陶衣与黑彩皆脱落,但彩绘纹路仍清晰可辨。口沿下至颈部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Z形纹,其下饰复线M形纹饰,耳面上饰平行短横条带纹,口沿内饰一周条带纹下连四组三条竖线一组的纹饰带,腹以下无彩。泥条圈筑而成,内壁有圈状泥条抹痕。器表修抹较光滑,通体可见圆圈状修抹痕迹。通高9.8、口径8.5、底径5.4、胎厚0.2厘米(图一三,7;图一五)。
图一五 双耳彩陶罐(M84:2)
图一四 双耳彩陶罐(M84:1)
人形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84:3,夹细砂红褐陶,通体施黄白色陶衣,其上饰浓稠黑彩,凹凸感较明显。圆唇,侈口,高领束颈,垂腹,罐体下部呈并立的人足形。人足高约4厘米,中空,两腿之间有缝,未完全抹合。人足底面平整,长5.5、宽2.2厘米。罐体口沿下装双耳,耳面宽1.6厘米。口沿下饰两周条带纹,其下饰前后分区的叠置菱形纹,菱形纹内并填绘网格纹。双耳面上饰平行短横条带纹,耳下部绘斜条带纹。口沿内饰一周短竖条带纹。人足形部位前方及左右两侧填绘七组Z形纹,后方臀部绘一Z形纹,两腿部位则各绘一纵向Z形纹。两脚面上则绘封闭的条带纹内填M形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外壁光滑,不见修抹痕迹。通高10.6、口径5.6厘米(图一三,5;封二,2)。
图一三 M84出土器物
双耳红陶罐 1件。标本76YHM84:25,残破不可复原。夹细砂红陶,表面饰绳纹。
2.石器
11件。根据功能可分为实用器和仪仗用器。实用器根据形态有石砧、杵、杯、磨棒、臼、刀、砺石和刮削器(细石器)等多种类别。仪仗用器仅有权杖头一类。
细石器 1件。标本76YHM84:12,青黑色燧石质,刮削器。打制而成,远端保留肉红色石皮,正面边缘可见打制石片疤痕,破裂面可见凸出的半锥体。远端有较锋利的刃,刃部可见使用痕迹。长4.2、最大宽度2.7、最大厚度1厘米(图一三,10)。
石砧 1件。标本76YHM84:5,青白色河卵石质,整体厚重,棱角圆滑。平面呈圆角梯形,通体光滑,上下两面皆可见稀疏的砸击痕。最大长度17、宽11.2、最小宽度6.5、厚6厘米(图一三,16)。
石杵 1件。标本76YHM84:6,灰色砾石质。下端为一较平整的砸击面或研磨面,一侧有一较大的石片疤痕。通体磨制光滑。长15.8、上端宽3.3、最大宽度6.8、下端宽4.8、厚3.6厘米(图一三,14)。
单把石杯 1件。标本76YHM84:7,青灰色细砂岩质,系用整块石料雕琢而成。杯口沿稍残,把手残断。器身可见由于岩石自然解理导致的裂缝。直口,尖圆唇,直壁略弧,平底。通高5.6厘米。杯口呈圆角不规则梯形,长7.8厘米,有把手一端较宽,宽5厘米,另一端较窄,宽2.8厘米。杯壁厚约0.8厘米,内壁和底稍粗糙,可见琢制痕,深约3.8厘米。杯底磨制光滑,形状同口部,长8.5、宽4.5厘米。杯体一侧有凸钮状把手,残长2.6、宽1.7~2.6厘米。通体经磨光,近底部一周表面皆可见灰褐色的烟炱痕(图一三,15)。
砺石 2件。标本76YHM84:8,灰绿色砂岩质。整体呈长方体状,长6.4、宽2.2~2.5、高3.5~4.3厘米。顶面有一打磨光滑的凹槽,凹槽断面呈敞口的半圆形。器身有一对钻的穿孔,开口直径1.4、内径0.7厘米。两面穿孔附近相同高度之处各有一刻划横线。通体磨光,器表有及凹槽两侧顶部皆有一层似烟炱的灰褐色表皮(图一八)。标本76YHM84:9,青灰色细砂岩质。一面局部有层状剥蚀痕。纵横截面皆呈圆角长方形,平面略呈中间弧鼓两端渐收的鱼肚形,长14.8、中间宽1.7、两端宽1.2、厚0.7厘米。两端各有一穿孔,系对钻而成,开口直径约0.6、内径约0.3厘米。通体磨光(图一三,13)。
图一八 砺石(M84:8)
颜料研磨器 1套。包括一个双面石臼和两支石磨棒。标本76YHM84:11,双面石臼。青灰色砂岩质。平面呈近圆形,长径8、短径7.6、最大厚度4.6厘米。上下两面中部各有一打磨光滑的凹窝,其中一凹窝内表面有红色颜料残余。凹窝开口直径3.5、深1.8厘米。标本76YHM84:22,石磨棒两支,与双面石臼配套使用。长条状砾石。下端研磨面圆凸,其上有浓厚的红色颜料残余。标本776YHM84:22a,青灰色,长7.2、最大宽度1.4、厚1厘米。标本76YHM84:22b,灰白色,长7.2、最大宽度1.2、厚1.1厘米(图一七)。另发现硫磺块一块(76YHM84:13),疑似制作颜料的矿物原料。
图一七 颜料研磨器(M84:11)
石刀 1件。标本76YHM84:20。残。
石权杖头 1枚。标本76YHM84:4,整体呈倒梨形。白色,似大理石质。中部有一纵向穿孔,孔壁直滑,外表通体磨光。最大直径6.2、高5.1、上孔直径2.1、下孔直径2.5厘米。原件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图一六)。
图一六 石权杖头(M84:4)
3.铜器
主要包括刀、凿和耳环。
铜刀 3件。标本76YHM84:17,残。直背直刃,柄部有对称凹缺,以供绑缚。残长7.8、柄部宽2.3、刀身宽3厘米(图一三,2)。标本76YHM84:18,残存柄部。残长5.6、宽2厘米(图一三,3)。标本76YHM84:19,残断。弧背直刃,柄部残存若干匝双股捻合而成的麻绳。残长8.5、柄部宽2.3、刀身最宽2.8厘米(图一三,1)。
铜凿 1件。标本76YHM84:23,上部横断面呈方形,下端为中锋双面刃。刃部宽0.5、残长1.9厘米(图一三,4)。
铜耳环 1件。标本76YHM84:24,桃形,横断面呈扁圆形。一端呈展宽的扁状,两端紧贴(图一三,8)。
4.骨器
骨匕 1件。标本76YHM84:10,呈柳叶状。长7.4、最大宽度1.2、厚0.1厘米。匕端光滑锋利,稍上翘。一面刻划三道浅浅的纵向凹槽。通体磨光(图一三,11)。
骨针 1件。标本76YHM84:15,针尖残断。残长7.1厘米。针体横断面为圆形,直径0.3厘米。上端稍扁,有一对钻穿孔,直径0.1厘米。通体磨制光滑(图一三,12)。
5.装饰品
绿松石珠 10粒。标本76YHM84:21,出于骨架颈部。表面颜色不一,皆以单色为主,偶有小凹坑、黑斑、细线,通体磨光。4枚较大的分别为绿色和深浅不一的蓝绿色。呈中部略鼓的扁圆柱体。其中两枚一面较平,另一面略鼓,几成扁片;一枚在平面上有人工钻成的凹孔。中部穿直孔,对钻形成。孔长0.7~1、最宽0.68~0.75、两端孔外径约0.2厘米。其余6枚较小,有淡蓝色、淡蓝绿色,皆中部略鼓的圆柱体或体形略扁。中部穿直孔。孔长0.35~0.55、最宽0.3~0.45、两端孔外径0.15~0.2厘米(图一三,9)。
6.动物骨骼
主要有羊角一对(标本76YHM84:14)和羊肢骨一支(标本76YHM84:16)。
三、76YHM93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T31内。墓葬开口于表土层下,北侧墓圹被M84打破,墓葬底部保存较完整。带单侧二层台竖穴偏洞室墓,墓向东偏北。墓口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1.8米,原始宽度不明,深1.2米。二层台与墓口同长,宽0.2、高0.15米。单人仰身直肢葬,骨架保存完整,其下有木板朽痕,偏洞室口用木棒封门。经鉴定墓主人为22~25岁的女性(图一九)。
图一九 M93平面图
(二)随葬品
共11件。根据材质可以分为陶、石、铜和骨器。
1.陶器
四耳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93:1,器盖及罐体残破,经拼合修复。夹粗砂红陶,陶质均匀,烧结坚硬。方唇敛口,口沿面切割痕较光滑,溜肩,扁鼓深腹下斜收,平底。肩部和腹部各装双耳,两肩耳宽2.3、两腹耳宽3厘米。一肩耳附近有半圆形穿孔,与器盖口沿上的半圆形穿孔相对应。器表通施紫红色陶衣,近底部以上绘黑彩,线条凹凸感不明显。器表腹部饰六分区的复线斜Z形纹。肩耳和腹耳之间亦饰复线斜Z形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稍光滑,可见圆圈状抹痕。表面修抹较光滑,腹下部表面可见平行的圈状凹痕。器盖系从罐顶部切割而成,因烧制变形而不能与罐口严密扣合。盖面略弧近平,顶有实心圆盘状基座,上接圆角三角形矛头状捉手。盖面施紫红色陶衣,上绘几何形复线条带纹和卷须形纹。矛头状捉手一面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圆形浅坑,应为贴饰圆形装饰品而用。盖面修抹较光滑,内壁面稍粗糙,可见纵向指印抹痕。通高32.5厘米,口部扁圆,口长径14.8、短径13.7、底径12、胎厚0.6厘米(图二〇,1;封二,3)。
双耳彩陶罐 2件。标本76YHM93:4,完整。夹细砂红陶,陶质细腻均匀,烧结度较高。圆唇,侈口,束颈,溜肩,扁鼓腹下折,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双耳,耳面宽2.1厘米。器表除底面外通施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口沿下至颈部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一周横向连体菱形纹,菱形纹内填饰网格纹。颈以下至腹部饰四分区的网格纹,中间隔以复线斜Z形纹,耳面上纹饰同此。口沿内饰一周交叉网格纹,折腹以下无彩。腹部及口沿内有较浓厚的黑色烟炱。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可见泥圈接缝,近口部可见斜向的指印修抹痕迹。器表修抹光滑,通体可见横向修刮痕迹。通高11.7、口径8.8、底径5.8、胎厚0.3厘米(图二〇,4;图二一)。标本76YHM93:3,口沿稍残,已修复。夹细砂红陶,陶质细腻均匀,烧结度较高。圆唇,侈口,束颈,溜肩,扁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双耳,耳面宽约2.2厘米。腹部圆周约四等分处各有一凸钮。器表除近底部外通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口沿下至颈部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一周Z形纹,颈以下至腹部饰四分区的复线斜Z形纹,中间隔以错落的三条短横线构成的齿状纹饰带。口沿内饰一周几何形条带纹,耳面上饰平行短条带纹,下为X形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光滑,近口部可见纵向的指印修抹痕迹。器表修抹光滑,通体可见横向修刮痕迹。近底部可见泥圈接痕。通高15.5、口径10.5、底径7、胎厚0.3厘米(图二〇,2;图二二)。
图二二 双耳彩陶罐(M93:3)
图二一 双耳彩陶罐(M93:4)
红陶豆 1件。标本76YHM93:5,器形不规整,上部盘口偏向一侧。夹粗砂红陶,陶质稍粗糙,表面可见大颗粒羼和料,烧结度较高。方唇,喇叭形敞口,宽平沿,沿面圆周大致均匀地分布13个圆形凹窝(可能为镶嵌装饰品所用)。斜直壁,短柄下接喇叭形高圈足。通体素面,喇叭形圈足内部及豆盘内壁皆有浓厚的黑色烟炱。泥条圈筑而成,豆盘内壁可见细密的篦状工具修抹痕迹,豆柄处可见纵向刮痕。器表及圈足修抹粗糙。通高10.4、盘口径13、圈足直径8厘米(图二〇,8)。
双腹耳红陶罐 1件。标本76YHM93:2,口沿稍残。夹细砂红陶,陶质细腻,烧结坚硬。方唇,微侈口,矮领,丰肩,圆鼓腹,平底。腹部装两耳,耳面宽2.4厘米。通体素面,表面施有陶衣,腹以上为紫红色,腹以下为淡黄色。泥条圈筑而成,内壁可见泥条接缝。外表经修抹,较光滑。近底部表面有纵向的刮痕。通高14.3、口径7.5、底径7.5、胎厚0.3厘米(图二〇,3)。
带盖双耳红陶罐 2件(套)。夹粗砂红陶,素面。侈口,短颈微束,扁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有两耳。泥条圈筑而成,内壁可见泥圈接缝及垫窝痕。器表大致修抹,较粗糙。器盖为斜直盖面,顶有一矮柱状捉手,捉手顶面有凹窝。标本76YHM93:6,完整。罐高7.8、口径6.3、底径5.2、胎厚0.3厘米。耳面宽1.7厘米。器盖高3.2、口径5.7厘米(图二〇,6)。标本76YHM93:7,保存较好,罐腹部局部陶胎剥落。罐高8.8、口径7、底径5、胎厚0.3厘米。耳面宽1.6厘米。器盖高3.5、直径6.2厘米(图二〇,5)。
2.铜器
铜耳环 1件。标本76YHM93:11,横断面呈圆形,围成的圆直径3厘米(图二〇,10)。
3.骨器
骨针 1件。标本76YHM93:10,针体稍弯曲,穿孔处残断。残长6.7厘米。针体横断面为圆形,直径0.2厘米。上端稍扁,有一穿孔。通体磨制光滑,针尖锋利(图二〇,9)。
4.装饰品
串饰 1串。标本76YHM93:8,出于骨架颈部。由串珠7粒、绿松石珠1粒、海贝1枚组成。现仅存白色串珠2粒。串珠皆呈白色,圆柱状,穿孔对钻而成。形态及钻孔不甚规整。圆形平面可见同向擦痕,侧面有细小斜纹。标本之一,一平面较平并见擦痕,另一面呈斜坡状,孔壁较斜。腹径0.47、最厚0.23、两端孔外径0.23、0.25厘米(图二〇,7)。
图二〇 M93随葬器物
(5)动物骨骼 仅见羊肢骨一支(标本76YHM93:9)。
四、76YHM269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T15东部。墓葬开口于厚约20厘米的表土层下,无叠压打破关系。竖穴土坑墓,墓向东偏北。墓口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2、宽0.7、深0.4米。单人仰身直肢葬,骨架下有朽木痕迹。骨架保存较完整,经鉴定为一35岁左右女性(图二三)。
图二三 M269平面图
(二)随葬品
共出土随葬品19件(套)。按材质可分为陶、石、骨器。
1.陶器
夹砂红陶罐 3件。夹粗砂红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标本76YHM269:1,原器残,经拼合修复。圆唇,侈口,口沿面不平整,高领束颈,溜肩,圆鼓深腹,平底。颈部以下至腹部拍饰方格纹。泥条盘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腹壁可见泥圈抹痕。器表颈部修抹光滑,近底部可见凹凸不平的陶拍痕和泥圈凹痕。底面印有粗绳纹。出土时里面有动物骨骼残余。通高31、口径24、底径12、胎厚0.5厘米(图二四:1)。标本76YHM269:2,原器残,经拼合修复。整器制作不规整,底面不水平,罐体向一侧倾斜。圆唇,侈口,高领微束颈,溜肩,扁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双耳,耳面宽3厘米。双耳面上饰X形刻划纹。颈部饰两周凹弦纹。器表通体有一层浓厚的黑色烟炱。泥条圈筑而成,内壁较光滑,可见垫窝痕和泥圈抹痕。器表修抹稍光滑,可见散乱的抹痕。通高18.5、口径14.3、底径9、胎厚0.5厘米。(图二四,3)。标本76YHM269:8,残破不可复原。
带盖四系灰陶罐 1件。标本76YHM269:5,完整。夹粗砂灰褐陶,陶质均匀,烧结较坚硬。圆唇,直口,矮领,溜肩,胖鼓扁腹下斜收,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对称四耳,耳面宽1厘米。肩部饰五道平行的凹弦纹。器表有一层浓厚的黑色烟炱。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光滑,外壁经磨光。罐高8.3、口径7、底径4.6、胎厚0.3厘米(图二四,6;图三一)。盖面斜直,圆唇,顶有矮蘑菇状捉手,捉手顶有凹窝。夹粗砂红陶,陶质致密坚硬。通体素面。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光滑,可见细密抹痕。外壁稍粗糙,可见纵向划痕和指窝状按压痕。器盖高3、口径6.8厘米(图二四,5)。
图三一 四系灰陶罐(M269:8)
四耳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269:4,器盖残,经修复。夹粗砂橙黄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罐口内敛,口沿切割面较光滑。口沿上靠近一耳部位有半圆形穿孔,其与器盖边缘的半圆形穿孔相对应。溜肩,扁鼓腹,平底。罐口径13.5、底径8.5、胎厚0.5厘米。肩部和腹部各有对称双耳,肩耳面宽2.5、腹耳面宽3厘米。通体除近底部外皆施一层紫红色陶衣,上饰浓稠黑彩。口沿下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一周连笔Z形纹,其下腹部饰四分区的连笔斜Z形纹,分区之间隔以宽竖条带纹。双肩耳面上饰连笔Z形纹,双腹耳面上饰横条带纹,肩耳与腹耳之间饰三条平行斜条带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稍光滑,可见泥圈抹痕,近口部可见隐约垫窝痕。器表较粗糙,可见散乱修刮痕。器盖高12厘米,系从罐体顶部切割而成。盖面圆弧,近顶部有一直径0.7厘米的圆形穿孔。顶部有并列相连的中空蘑菇状基座,之上装有并列相连的双矛头状捉手。通体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盖面饰一周宽条带纹组成的三角纹,基座上绘条带纹,矛头状捉手上饰平行斜条带纹。泥条圈筑而成,盖内壁修抹较光滑,可见泥条挤压产生的褶皱痕,矛头状捉手与基座的接痕较明显。通高25.5厘米(图二四,13;封二,4)。出土时里面放置两个小陶罐,分别编号76YHM269:4a和76YHM269:4b。
双大耳红陶罐 1件。标本76YHM269:4a,完整。夹粗砂红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侈口,高领,束颈,溜肩,扁鼓腹,平底。口沿至腹部装双大耳,耳面宽约1.8厘米。耳面上端与口沿相连并高于口沿面。器表近底部以上施紫红色陶衣,通体素面无彩。近底部施淡黄色陶衣。腹下部有黑色烟炱斑。泥条圈筑而成,内壁较光滑,近口部可见纵向抹痕。器表修抹稍光滑,可见散乱的抹痕。通高7.5、口径6.5、底径4、胎厚0.3厘米(图二四,9)。
图二四 M269随葬陶器
单耳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269:4b,完整。夹粗砂红陶,陶质较均匀,烧结坚硬。圆唇,侈口,束颈,扁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腹部装单耳,耳面宽1.8厘米。除近底部外通体施紫色陶衣,陶衣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较明显。口沿下饰一周宽条带纹,再下以纵横条带纹分隔出腹部前后的主体纹饰区域,即先在一长方形框内绘羽翼形纹(手掌纹),最下以一周条带纹收边。纹饰区域之间隔以复线竖条带纹。口沿内绘一周条带纹,下连四道竖条带纹一组的纹饰两组,耳面上饰两道平行竖条带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光滑,近口部隐约可见纵向抹痕;外壁修抹光滑。通高7、口径6.2、底径3.6、胎厚0.3厘米(图二四,11;图二九)。
图二九 单耳彩陶罐(M269:4b)
双腹耳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269:3,完整。夹粗砂红褐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喇叭状外侈口,高领束颈,颈根部有一周凸棱,丰肩,扁鼓腹,平底。腹部装双耳,耳面宽2.5厘米。器表通体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口沿下颈部饰一周连续W形折线纹,之下凸棱上饰一周条带纹,之下至腹上部饰五组相连的卷云纹,之下以一周条带纹收边。双耳面上饰五道平行的短横条带纹。口沿内饰一周条带纹,下连两组、每组由四道竖条带纹组成的纹饰带。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近口部可见指印抹痕,器表修抹光滑,近底部可见斜向划痕。通高13.5、口径9.5、底径6.3、胎厚0.3厘米(图二四,12;图二七)。
图二七 双腹耳彩陶罐(M269:3)
双耳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269:7,原器残,经拼合修复。夹细砂红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侈口,高领束颈,溜肩,扁鼓腹下微折,平底。口沿下至肩部装双耳,耳面宽1.8厘米。器表通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口沿下至颈部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一周横向连体菱形纹,其下饰八组复线竖条带纹,耳面上饰平行短横条带纹,其下饰并列X形纹。口沿内饰一周几何形条带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光滑,折腹处可见泥缝痕,近口部隐约可见纵向抹痕。器表修抹光滑,通体可见圈状刮痕。通高11、口径8.4、底径4.5、胎厚0.3厘米(图二四,8;图三〇)。
图三〇 双耳彩陶罐(M269:7)
单耳彩陶罐 1件。标本76YHM269:10,完整。夹粗砂红陶,陶质较致密,烧结坚硬。圆唇,侈口,束颈,扁鼓腹,平底略圜。口沿至腹部装单耳,耳面宽1.7厘米。耳上端与口沿相连并略高于口沿面。除近底部外通体施紫红色陶衣,陶衣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较明显。近底部施淡黄色陶衣。器表腹部及其以下区域陶衣及黑彩剥落。口沿下饰一周宽条带纹,下连四组复线竖条带纹。口沿内绘一周条带纹,下连四道竖条带纹一组的纹饰两组,耳面上无彩。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光滑,隐约可见垫窝痕。外壁修抹较光滑。通高5、口径5.4、底径2.5、胎厚0.2厘米(图二四,10;图二六)。
图二六 单耳彩陶罐(M269:10)
彩陶埙 1件。标本76YHM269:9,完整。夹细砂橙黄陶,陶质细腻均匀,烧结坚硬。薄胎空腔,前后两面圆鼓,下端有鱼尾形钮,上有一穿孔。吹孔位于空腔顶部正中,吹孔附近两侧有对称的两个音孔,腔体偏下一侧有第三音孔。一面绘十字形对称的重圈三角纹,一面绘平行斜条带纹。捏制而成,应系对称的两半腔体套接粘合而成。器表修抹光滑。长8.4、宽6.4、厚4.7、吹孔直径1、音孔直径0.4厘米(图二四,4;封二,5)。
彩陶盘 1件。标本76YHM269:6,完整。圆唇,敞口,斜直壁,平底。口沿内壁贴有一周阶状凸棱形成宽沿,口沿上一侧安装一尖圆状凸起,上有并列两个圆形小穿孔,通体内外施紫红色陶衣,盘内壁绘浓稠黑彩,凹凸感较明显。盘内壁由口沿向底面中心饰呈十字形对称的重圈尖角纹,最内层的小尖角纹呈“个”字形。泥条圈筑而成,内外壁面修抹较粗糙。通高5、口径22、底径7.2、胎厚0.5厘米(图二四,2;图二八)。
图二八 彩陶盘(M269:6)
陶纺轮 1件。标本76YHM269:17,出自76YHM269:4四耳彩陶罐内。夹细砂灰褐陶,陶质致密坚硬。平面呈圆形,直径5.1、中心厚1.3厘米。一面平整,一面鼓凸。中部有一纵向穿孔,孔径0.4厘米。平整面刻划X形纹,表面修抹较光滑(图二四,7)。
2.骨器
骨针 1枚。标本76YHM269:16,长8.7厘米。针体横断面为圆形,直径0.2厘米。上端稍扁,有一对钻穿孔,孔径0.1厘米。通体磨制光滑,针尖锋利(图二五,17)。
图二五 M269随葬串饰及骨器
3.装饰品
串饰 1串。标本76YHM269:11,由海贝3枚、蚌片10片、玛瑙珠2粒、绿松石珠5粒组成。散置于骨架腹部。
海贝呈卵圆形,表面风化,触之染指。壳口狭长,位于中部(应属腹足纲宝贝科),两枚背部磨有大孔,一枚背部磨掉。长2.2~2.4、最宽处1.5~1.8厘米(图二五,14~16)。
蚌片表面可见珍珠光泽和层理,风化处呈白色,触之染指。多枚在一边有残孔,似穿孔蚌片改制而来(图二五,2、3、6~13)。标本之一,大蚌片,略呈椭圆形。大部风化。一面较平滑,风化形成的粉末细腻;另一面较斑驳,见多行弧形生长线。边缘有缺,厚薄不一。钻孔位于中部,略呈椭圆形,孔壁较直。径3.1~3.7、最厚0.5,孔径0.4~0.7厘米。
玛瑙珠皆半透明,圆柱体,腹径大于体长。中部穿孔对钻而成。通体磨圆(图二五,4、5)。标本之一,橙红色。孔壁较直。孔长0.5、腹径0.65、两端孔外径0.32厘米。
绿松石皆通体磨光,中部穿孔。标本76YHM269:11其中之一,淡绿色,白斑较多。呈中部略鼓的扁圆柱体。孔长0.8、最宽0.65、最厚0.35、两端孔外径0.2厘米(图三二)。
图三二 绿松石串珠(M269:11)
穿孔串珠 1串。标本76YHM269:12,290余枚(现存254枚)。出于骨架颈部,串系后总长约36厘米。皆圆柱体,中部穿孔。一枚较大,浅棕色。中部单面钻一孔。厚0.2、腹径0.65、两端孔外径0.3、0.2厘米。一枚形状不甚规则,厚薄不均,触之略染指,疑为蚌质。残厚0.12、腹径0.6、孔径0.2厘米。其余质地相似,表面一层白色物质,圆形平面上有疏朗的同向划痕,侧面亦有竖直划痕。部分表层脱落,边缘尤甚,露出内部淡黄色物质。标本之一,为体量较大者之一。腹径0.52、孔长0.15、两端孔外径0.15厘米(图二五,1)。
4.动物骨骼
主要包括羊角两对(76YHM269-13、14)、羊骨一支(76YHM269-15)。
五、76YHM310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T22东北部。墓葬开口于厚约20厘米的表土层下,无叠压打破关系。带二层台竖穴偏洞室墓,二层台在南,洞室居北,偏洞室上部被破坏无存。墓向东。墓口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2.1、宽1.2、墓底深0.6米。二层台与墓口同长,宽0.3、高0.15米。单人仰身直肢葬,头部稍侧向北。骨架保存完整,经鉴定为一30~35岁的男性(图三三)。
图三三 M310平面图
(二)随葬品
共出土随葬品20件。按材质可分为陶、石、铜、骨器和装饰品等。
1.陶器
四耳罐 2件。标本76YHM310:1,保存较完整,口沿略残,经修复。夹粗砂灰黑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微侈口,高直领,溜肩,扁鼓腹,平底。肩部装对称四耳,耳面平均宽1.2厘米。四耳之间各饰四道大致平行的凹弦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光滑,近口部经磨光。器表腹部及其以下磨光。罐高9、口径7.3、底径5、胎厚0.3厘米(图三四,10;图三五)。标本76YHM310:2,保存较完整。夹粗砂红陶,陶质较致密,烧结较坚硬。圆唇,微侈口,矮直领,溜肩,扁鼓腹下斜收,矮假圈足,平底。肩部装对称四小耳,耳面平均宽0.6厘米。每两耳之间戳饰四个珍珠状圆点纹。器表大部分有黑色烟炱斑。泥条圈筑而成,内壁较粗糙,可见泥圈抹痕。器表修抹稍光滑。罐高6.4、口径7.5、底径4.5、胎厚0.3厘米(图三四,9;图三六)。
图三六 四耳罐(M310:2)
图三五 四耳罐(M310:1)
双耳彩陶罐 3件。标本76YHM310:3,完整。夹细砂红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侈口,高领束颈,溜肩,扁鼓腹,平底。口沿下至腹部装双耳,耳面宽2厘米。最大腹径前后各有一凸钮。器表除近底部外通施紫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由于烧制温度过高,器表部分黑彩呈黑色焦糊状。口沿下至颈部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一周反Z形纹,其下饰M形复线竖条带纹。口沿内饰一周几何形条带纹,耳面上饰短横条带纹,其下饰并列X形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近口部可见纵向指印抹痕。器表修抹光滑,底面有十字形刻划纹。通高10.8、口径8、底径5、胎厚0.3厘米(图三四,4;封二,6)。标本76YHM310:4,保存完整。夹粗砂红褐陶,陶质致密,烧结坚硬。圆唇,侈口,高领束颈,溜肩,扁鼓折腹下斜收,平底。口沿下至腹部装双耳,耳面宽3厘米。腹部折棱圆周约四等分处各有一凸钮。器表通施红色陶衣,其上绘浓稠黑彩,凹凸感明显。口沿下至颈部饰两周条带纹,中间夹绘一周横向连体菱形纹,其下饰M形复线竖条带纹,外缘的宽条带纹呈上窄下宽的喇叭状。口沿内饰一周几何形条带纹,耳面上饰短横条带纹,其下饰并列X形纹。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折腹部可见明显的泥圈抹痕,近口部可见纵向指印抹痕。器表修抹较光滑。通高16.3、口径11.8、底径7、胎厚0.4厘米(图三四,1;图三七)。标本76YHM310:19,残破不可复原。
图三七 双耳彩陶罐(M310:4)
图三四 M310出土器物
双耳红陶罐 1件。标本76YHM310:5,双耳及口部残缺,口部经修复。夹粗砂红陶,陶质较疏松,烧结度不高。器表因风化而剥蚀不平。圆唇,侈口,高领束颈,溜肩,圆鼓深腹,微圈足,底面粗糙不平整。口沿下至肩部装两耳。颈部和腹上部各饰一周刻划弦纹,中间夹绘Z形刻划纹。颈部以下拍饰竖绳纹至底部。器表大部分有一层黑色烟炱。泥条圈筑而成,内壁修抹较光滑,可见泥圈抹痕,近口部可见纵向指印抹痕。通高18.3、口径11、底径7.5、胎厚0.4厘米(图三四,2)。
夹砂罐 1件。标本76YHM310:6,仅残存底部碎片,未采集。
2.石器
石刀 1件。标本76YHM310:11,平面近长方形,长11.4、宽5.4、最大厚度0.6厘米。刀身中部有一穿孔,系琢制对钻而成,开口直径1.1、内径0.4厘米。通体磨光(图三四,12)。
3.铜器
根据功能可分为实用器、装饰品和仪仗用器。实用器主要有匕、锥,装饰品主要是铜泡,仪仗用器主要指权杖头。
权杖头 1枚。标本76YHM310:7,整体呈椭圆球状,器身中空以纳柄。中部稍偏上部位圆周四等分外接四个羊首状凸钮。羊首塑造逼真,鼻骨高隆,吻部下勾,两支螺旋状大角分置左右。权杖头上孔周围起矮脊一圈。下孔呈瓶口状,以便纳柄,外表并饰四圈弦纹。通高7.9、上孔直径1.9、下孔直径1.8、单个羊首高2.2厘米。出土时穿孔内有木柄残余(图三四,7;图三八)。原件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图三八 铜权杖头(M310:7)
铜匕 1件。标本76YHM310:8,柄部及匕首残缺。双侧弧刃,上端较窄,下端展宽。残长8.2、最大宽度2.2、厚0.3厘米(图三四,9)。
铜锥 1件。标本76YHM310:9,上部横断面呈方形,尖部断面呈圆形。长2.7厘米(图三四,8)。
铜泡 3件。标本76YHM310:10,圆形,直径2.5厘米。顶面弧凸,背面内凹,有一桥形钮(图三四,13)。标本76YHM310:17,残,椭圆形,长径不明,短径2.8厘米。顶面中央有一圆形凸起,边缘平整,背面有一凹窝,长径两端有对称的两个穿孔(图三四,14)。标本76YHM310:18,圆形,直径2.2厘米。顶面弧凸,背面内凹,有一桥形钮(图三四,15)。
4.骨器
骨针 1枚。标本76YHM310:20,针体稍弯曲,针尖部分残缺。残长6.5厘米。针体横断面为圆形,直径0.2厘米。上端稍扁,有一对钻穿孔,直径0.1厘米。通体磨制光滑(图三四,3)。
5.装饰品
串饰 1串。标本76YHM310:13,出于骨架颈部。由穿孔绿松石珠3粒,玛瑙珠4粒组成。绿松石珠皆浅蓝绿色,表面有黑线、凹坑,中部穿孔,对钻形成。通体磨光。标本之一,平面略呈椭圆形,体形较扁。一端略尖。一面较平,一面略鼓。孔长1.4、最宽1.1、最厚0.65、两端孔外径0.3、0.25厘米(图三四,5)。
海贝 2枚。标本76YHM310:12,出于骨架头顶处。卵圆形,表面绝大部分风化,触之染指。壳口狭长,位于中部(应属腹足纲宝贝科),背部磨有大孔。长2.3~2.4、最宽处约1.4~1.6厘米(图三四,6)。
6.动物骨骼
主要包括羊角两对(76YHM310:14、15)、羊骨一支(76YHM310:16),出土时因风化严重未采集。
六、结语
火烧沟墓地1976年发掘的墓葬皆属于单纯的四坝文化遗存。出土彩陶在陶质、陶色与纹饰方面与山丹四坝滩遗址[1]、民乐东灰山墓地[2]等遗址出土的典型四坝文化彩陶风格一致。彩陶特征鲜明,皆饰浓稠黑彩。一些特色器形,如各式双耳罐、双腹耳壶、带矛头状捉手四耳罐等皆在民乐东灰山墓地中有见。彩陶的装饰风格与手法也与东灰山墓地无甚差别,但与属于四坝文化晚期的干骨崖墓地[3]出土彩陶稍有区别。日常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陶纺轮、陶埙、石刀、骨锥、铜刀、铜锥等)、装饰品(铜耳环、金耳环、海贝、蚌饰、串珠等)在组合和类型上也与东灰山墓地所出同类器物一致。然而,有些带明显域外输入风格的贵重物品,如绿松石、海贝、玛瑙、滑石珠、玉器、权杖头、金银器等在火烧沟墓地多见,而在民乐东灰山墓地少见或几乎不见。东灰山墓地出土的铜器无论在数量上和品类上也与火烧沟墓地不可同日而语。
葬俗方面,火烧沟墓地以其独特的竖穴偏洞室墓区别于干骨崖墓地和东灰山墓地。火烧沟墓地偏洞室墓既有一穴多室,也有一室多葬。从大多数骨架保存状况来看多是在死亡之后不久便下葬的一次葬。一些墓葬设施,比如偏洞室的木棒封门等,都是为了方便生者多次进出墓穴并葬入后来的死者。另外,火烧沟墓葬中普遍随葬羊角和羊肢骨的习俗也少见于其它四坝文化墓地中,而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墓葬中常见的“头蹄葬(head-and-hoof burial)”[4]习俗接近。
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一处墓地。其中出土的随葬品种类齐全、数量丰富,为四坝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资料。M47人骨加速器放射性碳素(AMS)测年结果为3330±30BP、3300±30BP,校正后年代分别为1690~1520BC(95.4%)、1670~1500BC(95.4%)[5]。结合其它墓葬的测年数据可知,火烧沟墓地的绝对年代主要集中于1800~1500BC。该墓地出土的数量众多的铜器在器型和组合上皆暗示了公元前两千纪前半叶后段河西走廊西部地区与欧亚草原地带在文化上的紧密联系。火烧沟墓地所发现的一些明显具有域外风格的物品(如权杖头、海贝、烧制滑石串珠等)则表明,河西走廊地区曾与西亚、中亚乃至南亚地区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远程交换。这些资料为研究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绘 图: 孙 峰 孙明霞 景小庆 赵吴城
人骨鉴定: 潘其风 韩康信
文物摄影: 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
执 笔: 王 辉 温成浩 艾婉乔
[1]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59(3).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教研室.民乐东灰山—四坝文化墓地的揭示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酒泉干骨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4]Anthony,D.W.,&Brown,D.R.Eneolithic Horse Exploitation in the Eurasian Steppes:Diet,Ritual and Riding[J]. Antiquity,74(283),75-86.
[5]放射性碳素测年数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提供,在此谨致谢忱!